方剂歌诀详解——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饮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天麻钩藤饮熄风,茯神牛膝桑寄生,
黄芩栀子石决明,杜仲益母夜交藤。
【歌诀总括】
天麻钩藤饮治疗阳亢化风证,对由阳亢化风导致的头痛、眩晕、视物昏花均有治疗作用。全方药物由天麻、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组成。
【歌诀详解】
天麻钩藤饮是治疗高血压头痛的主方,制方者认为高血压头痛“病原在于肝火之厥逆”。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忧思、恼怒致肝失条达,抑郁化火则肝阳亢盛;或平素肝肾亏虚,阴不制阳,肝阳偏亢,均可致阳亢化风,风阳上扰则见头痛、眩晕、视物不清。肝藏魂,心藏神,肝火扰心,神魂不得安宁,则见失眠、心烦等症。针对上述病证,本方从平肝熄风清热,兼以补益肝肾立法。
方中以天麻、钩藤为主,平肝熄风,清肝热,合石决明凉肝清热熄风之功更著;黄芩、栀子苦寒降泄,清热泻火,助清肝经火热之邪。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从功用来看,上述药物已经能够完成平肝熄风清热兼以补益肝肾的立法要求,为何方中还要配伍益母草和川牛膝呢?
本方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制方者认为高血压乃“肝火之厥逆”导致,治宜“平肝降逆”,益母草和川牛膝均为药性向下的药物,有利于肝阳、肝火的降逆;另外高血压的产生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故应从活血和利水入手治疗,故方中配伍益母草和川牛膝活血利水。
【应用点睛】
本方可用于高血压见头痛、眩晕、视物昏花、失眠者;中风后遗症、内耳性眩晕等中医辨证属于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者亦可使用。
天麻钩藤饮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天麻(9g)钩藤(12g)生决明(18g)山栀黄芩(各9g)川牛膝(12g)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g)
【用法】水煎,分2—3次服。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方解】本方证由肝肾不足,肝阳偏亢,生风化热所致。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故头痛、眩晕;肝阳有余,化热扰心,故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证属本虚标实,而以标实为主,治以平肝熄风为主,佐以清热安神、补益肝肾之法。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为君药。石决明咸寒质重,功能平肝潜阳,并能除热明目,与君药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并能活血利水,共为臣药。杜仲、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栀子、黄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益母草合川牛膝活血利水,有利于平降肝阳;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均为佐药。诸药合用,共成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剂。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眩晕头痛剧者,可酌加羚羊角、龙骨、牡蛎等,以增强平肝潜阳熄风之力;若肝火盛,口苦面赤,心烦易怒,加龙胆草、夏枯草,以加强清肝泻火之功;脉弦而细者,宜加生地、枸杞子、何首乌以滋补肝肾。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病、内耳性眩晕等属于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