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确定的无序 2024-06-21 08:20:30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三位科学家凭借他们“对我们理解复杂物理系统的突破性贡献”获奖。真锅淑郎 Syukuro Manabe和克劳斯·哈塞尔曼 Klaus Hasselmann 因为“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可变性并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的研究共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奖金。乔治·帕里西 Giorgio Parisi 因为“发现了从原子尺度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的无序和涨落的相互作用”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另一半奖金。这两个看似无关的研究,实际上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复杂系统。关于什么是复杂系统,科学上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一般来讲,复杂系统一定是非线性的,而非线性系统却未必都是复杂系统。线性系统其实是非线性系统的一个特例。从系统动力学特性上来看,线性系统的运动轨迹是确定的、可预测的,一般都有解析形式,而非线性系统则相反。但是动力学轨迹的不确定性,并不意味着动力学模型的不确定性。恰恰相反,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大类复杂系统,它们有着完全确定的动力学模型,但动力学轨迹却显示出高度不确定的“随机性”。简单来说,你无法根据T0时刻的系统状态,准确预测T1时刻的系统状态,这就是听上去颇具魔幻色彩的“混沌系统”。1885年,为庆祝瑞典和挪威国王奥斯卡二世在1889年的六十岁生日,瑞典数学杂志Acta Mathematica举办了一次数学问题悬赏大赛,奖品是一块金牌和2500克朗。顺便说一句,奥斯卡二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和音乐爱好者,大学主修数学专业。这次大赛的题目一共有四道,第一道便是太阳系的稳定性问题,也就是著名的“N体问题”。有个问题我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很多欧洲君主会支持科学研究?英、法、瑞,俄等国都有皇家科学院,由此产生了一大批灿若星河的科学家。这是出于对未知的好奇、财富的贪婪、宗教的虔诚、占卜的崇拜、统治的需求,还是什么别的原因?这些“可能”在东方一样存在,但却没能孕育出科学的种子。亨利.庞加莱这次大赛的明星就是法国近代著名数学家、天体力学家、数学物理学家、哲学家亨利.庞加莱(Jules Henri Poincaré)。参赛之前,庞加莱已经名满天下,但他意识到,解决N体问题将使他名垂青史、百世流芳。N体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力学问题,即使是牛顿对此也无能为力。庞加莱巧妙地把N体问题转换成三体问题,然后再转换成“限制性三体问题”求解。最终他提交了一篇150多页的论文,并摘得金牌。但不幸的是,1889年就在论文已经排版准备发表的时候,一位编辑发现有一些问题没说清楚,于是写信请庞加莱加以说明。庞加莱仔细研究后发现问题越来越多,已经不是解释不清的问题了,于是撤稿、自费重印。一年以后,一篇270多页的新版论文问世,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微小差异将导致运动轨迹完全不可预测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混沌”。这篇论文也被认为是“混沌理论”的开山之作。爱德华.洛伦兹然而,给混沌理论赋予魔幻浪漫色彩、并最终使之走进大众视野的,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1963年他在计算机上模拟天气预报结果的时候,惊讶地发现两个极其微小的初始条件差异,竟然造成最终预测结果完全不同!一开始他以为是自己的计算错误,但很快他认识到对大气这样一个有确切数学模型的非线性系统,长期预报是不可能的。1963年他提交了论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系统描述。随后在1972年,洛伦兹给大众讲了一个美丽而生动的故事,即提出了著名的“蝴蝶效应” —— 巴西热带雨林里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造成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飓风。我个人认为,蝴蝶效应对混沌理论的大众化普及,不亚于薛定谔的猫对量子力学的普及,以及爱因斯坦用“美女和火炉”对狭义相对论的解释。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两位得主,真锅淑郎 Syukuro Manabe 和克劳斯·哈塞尔曼 Klaus Hasselmann 恰恰都是气象学家。当然他们的研究本身并不是蝴蝶效应,而是量化研究大尺度下全球气候问题,据说可以对全球碳排放进行有效指导。从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官方声明来看,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的复杂系统。1975年,一位天才的华裔数学家李天岩和他的导师詹姆斯.约克共同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周期为三意味着混沌”,即李-约克定理(Li-Yorke Theorem),首次把混沌引入到动力学研究中,并在数学上给出了混沌的严格定义。从此混沌理论成为微分动力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李天岩有人说,二十世纪科学上的三大成就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和混沌理论。没错,这三大理论不仅是科学上的伟大发现,更是从根本上推动了人类世界观的改变。前两个理论因其卓越的成就,特别是在应用上的发展,以及科学家的明星效应,如今早已家喻户晓,可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但是混沌理论(或复杂系统理论)还处在一种“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孤独状态,除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应用之外,大众曝光率非常低。实际上混沌理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无处不在,也许这次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能够为它带来发展的新机遇吧。说个题外话,我在网上发现了一个日本小旅馆,外墙上的广告标识就是真锅淑郎发现的公式,一眼看上去显得特有学问的样子。估计在这里入住的得先看看学历吧,学过复杂系统的打五折?长按关注天下说事儿 赞 (0) 相关推荐 “庞加莱回归”,宇宙或在不断轮回,熵增定律要被推翻了吗? 笔者:扶苏 宇宙的结局是什么?科学家们曾经给出了两种答案:一种是在不断膨胀后到达极点,最终撕裂,一切都会消失不见:另一种是热寂,也就是在熵增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混乱,最终走向灭亡. 当然,也有人认为宇宙可 ... 轮回真的存在吗?一个已被证明的科学理论,暗示了宇宙在无限循环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轮回真的存在吗?通常来讲,我们都不会认为"轮回"与科学有什么联系,然而或许你不知道的是,有一个科学理论暗示了"轮回"可能真的存在,但与想象中的 ... 一旦出现以下“成交量”现象,立即满仓买入,这是涨停拉升的信号 炒股炒的是预期,但是盈利却要求交易者从自己的幻想里面跳出来,面对随机多变,混沌无序的市场,每一个交易者都处在一个弱势地位... 炒股炒的是预期,但是盈利却要求交易者从自己的幻想里面跳出来,面对随机多变,混沌无序的市场,每一个交易者都处在一个弱势地位,每一个交易者都应该承认自己的局限性. 就最现实的意义来说,优秀的交易者都是现实 ... 征文 | 混沌(Chaos)世界——无序中的数学之美 本文参与遇见数学#数学蒲公英#第一次征文活动,作者张瀚升,10岁,2009年6月28日出生,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现代双语小学四年二班. 为什么相同的细胞会组成不同的组织? 为什么相同的原子会组成不同的 ... “天地玄黄混沌未开”时期,女娲兄妹“亚当”“夏娃”古猿、鱼石螈、直立人、智人……现代人继承了尼安德特人的抗冻基因, 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独异志>. 在生物学未发展之前,人类的起源都跟神话有关,中国传说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女娲造人",西方也有上 ... 混沌理论到底是什么——从蝴蝶效应出发 混沌理论到底是什么--从蝴蝶效应出发 原创 杨夕歌 科普最前线 2017-06-29 蝶 赤橙黄绿千百色,东西南北伴芳眠. 梦里庄周游云雾,却见夏蝶迎秋山. 才子佳人泪执手,花丛翩翩续前缘. 作茧自缚 ... 【史迹META】混沌初开牺牲内卷——后乌洛时代第一场大赛 好久没聊史迹赛制了.自从2月15日禁了乌洛以后,就一直没有史迹大型比赛,大多数人更倾向于玩新系列凯德海姆的轮抓模式和标准构筑.经历了禁牌的动荡,又有凯德海姆大量新牌的加入,以及不久之前史迹精选4的加入 ... 通过“计算的不可约性”理解混沌和决定论的关系,寻找生命的意义 伊曼努尔·康德或许是现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他痛恨决定论.面对宇宙发条式的运转,人类如何能抓住自己的命运呢?毕竟,人之所以是人,只是因为人类可以做出选择,选择正确的东西,让人类的行为合乎道德并意识到自己内 ... 黑暗混沌 "黑暗混沌"在孝义话中可以读hә(一声)dàgә(三声)duә(一声),"暗"还可以读dǎ,"沌"还可以读quә(一声),是"(天 ... 阴雾混沌 "阴雾混沌"在孝义话中可以读yīngmàhuә(一声)duә(三声),也可以读yīngmàgә(一声)dǎo,还可以读yīngwàgә(一声)dǎo,用来形容天气阴沉. 1.外头天 ... 萎蔫混沌 "萎蔫混沌"在孝义话中可以读mì cuī huә(一声) duә(三声),有"精神不振,糊涂,老糊涂"等意思. 1.兀个个孩儿萎蔫混沌的,你可不可指望兀家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