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孙权都强调长江天险,长江那么长,别的地方不能渡河吗?

在我国古代,由于南北方经济、人口上的巨大差距,一个势力一旦能够统一北方,那么基本上它就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在这种局面下,人烟稀少、土地尚未开发完全的南方,大多不是北方政权的对手。

没办法,体量的差距摆在那里,根本不是少数人的努力就可以翻盘的。但是,在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情况下,南方的孙权却能形成偏安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与长江和长江前沿桥头堡的淮河流域有关。

许多南方政权虽然敌不过北方,但一旦北方军队想要跨过长江入侵南方,往往会碰一鼻子灰。比如我们最熟悉的赤壁之战,就是一场最典型的南北渡江之战。

有人可能会觉得纳闷,长江只是一条河,又不是难以逾越的天堑,如果水军打不过对方,难道不能利用小船偷运,换一个地方登陆么?

答案是,还真不能!

还是以三国那段历史为例,在赤壁之战结束后,曹操的继任者曹丕继续在合肥的巢湖流域训练水军,而魏国的镇南将军曹休也是在此时开始遣兵渡江。

史书记载,曹休派出了“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而当这一消息传至曹丕耳中后,他竟然大惊失色,并准备将曹休召回。然而此时的曹休其实已经出发,不过就像曹丕预想中的一样,这次突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反,在濡须中州一地,曹军的不少轻船屡屡被吴军的战船击破。之所以曹丕会严令曹休出战,正是因为暗中渡江的打法很多时候没有办法起到预想中的效果。

战争是一种复杂的对抗,它并不是两支部队排开阵型,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当面锣对面鼓的交锋。与真正开始冲阵时相比,它更重要的细节,反而取决于前期的布置和调配。

比如粮草的调运、军备的配给,乃至信息渠道的沟通。尤其是在一些大型战争中,更是如此。一些影视剧中动辄几十万人的部队,在同一片狭小区域进行反复对冲的情节,在真实历史中往往是不存在的。

实际上,双方会更为谨慎地投入兵力,一般先是两军先锋间彼此交战,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探明对手的虚实,也能对己方大部队的到来做好接应。因此,这种战争往往会在前期持续许久。

也就是说,在战斗真的爆发之前,南方军队不会坐以待毙,反而会主动派遣蒙冲斗舰之类的小船四处侦查敌情,北方军队既不熟悉当地环境,同样也不熟悉水战,大部队的行踪暴露几乎是肯定的。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征南军队的将领,在虚实不明的情况下,即使有机会,你会选择将所有的军队压上,在有可能被人半渡而击的危险下渡江么?对于统帅而言,这样的决策既对自己不负责,同样也是对自己手下万千将士生命的忽视。

而即使真的邀天之幸,你能在被敌人发现之前渡过长江,紧接着你就会发现,后续的一系列问题可能比渡江本身还要麻烦。比如,粮草的补给。

能够以趁其不备的方式渡江南下,已经是走了狗屎运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期待敌人没有发现你军的行踪,那不如直接将对手设定为脑残来的简单。于是,在登陆长江南岸后,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喂饱自己手下军队的一张张嘴。

补给线是不要再想了,即使是再饭桶的敌人,也不会选择在敌人打到眼前的情况下继续坐视不理。他们即使不袭扰你们这支刚刚强行涉江而过的疲惫之师,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切断你们的后勤补给。

这时,留给你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作为一支没有足够强大水军作为后盾的远征之师,偷渡而来的你们不可能携带大量的军事补给。

不仅如此,如果渡河船只真的只是小船,除了补给缺乏外,北朝面对南朝军队时最强力的武器——骑兵用的战马,也不可能随军过江。

这样一来,即使是在陆军实力上,南北方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拉近。如果南军能继续谨慎一些,利用国家机器动员当地百姓迁移,以此来坚壁清野,那么原本就人老师疲的北军将会内外交困。

说白了,限于运输能力的限制,古代军队的行军路线看似天马行空,但无论走到何处,背后都需要依靠数倍的民壮民夫来支持起一条粗壮的运输线。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渡江作战要防备背后出现敌人水军的袭扰,就连单纯的陆地作战,也不能放任自己背后有超过允许数量的敌人存在。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有多少战役是因为补给线被切断,最终导致失败的,比如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隋朝大业年间隋炀帝倾尽国力的高句丽之战。

单从军事实力上来论,这两次战役的最终胜利者,在当时都远不及失败者实力雄厚,但是由于后勤补给无法跟上,人数越多这些军队崩溃的就越快。

正因如此,在面对偏居一隅的南方势力时,无论是三国时的曹魏,还是南北朝时期的大隋,都只能选择更加稳妥和耐心的方案,一方面训练和招揽熟悉水战的将领士兵,另一方面在长江北岸修造巨型战船。

相比于那些出其不意、天马行空的作战思路,这种水墨功夫反倒是最有效,也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北方没有足够的水面力量支撑庞大的前线作战和后勤保障前,贸然饮马长江极有可能会导致自身政权的全局崩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