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桃道人谈写诗
(作者:种桃道人)
1 、 诗语无常法,某字用于山则灵气,用于水则仙气,然吟山而用水意则败也,所谓诗家语法各有道,然法有异,语有常。通俗一点说,诗人所言不能是外行话,学诗者必先习老杜,复习小李,先得诗法可出语,再得典故可用于事,而后学乐天用笔清淡,典在其中而不查典书也意通韵美。
词者先习东坡运气宇与章句,复学易安得细腻用于情理,然二词公皆有其短,东坡气语超凡甚过狂疏,易安言情别致繁于精密,习者须取其长,而后学白石张炎用意清空,因有东坡易安为启蒙,清空疏密间有法,则词人成矣。
至于格律原是死物,先出诗,后用韵,复而才是平仄。此洋洋数语,仅为余习诗悟道,不足挂目。
2 、心得一二:大凡诗成须多次修改方可定论。
第一步须先从“定意”上加以修正,看看其内容是否己经全部表达了诗人要表达之意。
其二是诗的合理性,既诗中用料是否是最合适、最恰当、最能借以说明问题的,也就是说要把“比”与“兴”炼的最有说服力,在绝句中这点尤为突出。
其三是筛词,既每一个辞汇是否最准确、所用之词会不会使读者“曲解人意”,辞与辞之间是不是“声”“色”俱全,如未如意须在不害已定诗意的前题下修饰,但不能顾此失彼。
其四是炼字,所炼之字又往往须先从“副”“助”辞中着手,看看所用的这些“副”“助”辞,是否足能把意引活,把味勾出,以取得最佳效果。
其五是朗声,一定要念出声来,把诗多念几遍,感其韵味,因为诗意已立,辞汇也炼就了,我们再从诗的形式上加以完善,使其达你自己认为的最佳境界。
3、状熟烂之景,表平常之物,语不投奇,法不取巧,意不唯新,无色却可生花,无声又可裂竹,诗词最高之境。
4、写诗宝典
诗之五毋: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宁事毋典。
诗之四得:平淡者非浅俗。奇古者非怪僻。咏物莫窘于物象。说事莫拘于常理。
四深:诗有四深说:气象氤氲、深于体会。意度盘礴、深于日常。声律不滞、深于通达。用事不涩、深于典外。
二要:诗有二要说:要力全而不苦涩、要气足而不怒张。
四离:诗有四离说:道情须离深僻。用史须离书气。高逸须离迂远。飞动须离轻浮。
六迷:诗者有六迷须忌:以虚诞为高古。以缓慢为淡泊。以诡怪为新奇。以错用为独善。以烂熟为隐约。以力弱为容易。
5、诗有三味短一不可。
一曰“意味”二曰“形味”三曰“韵味”。用意浅而涩者乃寡意味,章句层次不明故欠“形味”。语感差吟来涩口则欠韵味。
本文摘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荐读
原创文学平台 诗词轩
欢迎诗友赐稿 邮箱: Shicixuan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