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白,守其黑”是修身的最高阶段

有时候越是神秘的东西越能激发人们的遐想和灵感,如果这样的遐想不只是“瞎想”就好了。这些神奇的东西,有如新疆喀纳斯湖中的神秘水怪,有如《老子》中神秘的“知其白,守其黑”。

❶神秘的“知其白,守其黑”

传世本第28章是这样说的: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敦煌写本S .798《老子道德经卷上》(图片来自英国国家图书馆)

对于这一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的问题,古人从没有弄明白过。到了疑古之风盛行的清代之末期,易顺鼎先生认为其中的“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是“后人窜入之语,非尽《老子》原文。……窜改即在魏晋之初,幸赖《庄子》所引,可以考见原文,函当订正,以存真面。”(《读老札记》)

马叙伦曰:“易说是也。……”(《老子校诂》)

高亨说:“其‘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二十三字,后人所加也。请列六证以明之。……此采易顺鼎马叙伦说而补成之。”(《老子正诂》)

张松如曰:“按:易、马、高所说极是。今帛书出,可见后人窜改之迹,非但不待魏晋,且复早于汉初,盖自帛书已经有人染指了。”(《老子校读》)

陈鼓应先生综上所述后,认为“当从以上各说订正”。似乎已是板上钉钉、无可置疑了。

任继愈老先生的做法则不同,他直接把“白”译作“光彩”,把“黑”译作“沉默”,又把“知其荣,守其辱”中的“荣”译作“荣誉”,全然不顾这种做法出现的“光彩”与“荣誉”的雷同。

有趣的是,这些被不少国学大家们否定的文字,却给德国大哲学家海德格尔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在《论真理的本质》一书中就表达了其对“知其白,守其黑”的诠释:“谁知道他的光亮,将自身隐藏于黑暗之中(老子)(Der seine Helle kennt, sich in sein Dunkel hüllt――Lao-tse)。”

然而海德格尔的解释纯属臆想,与老子的本义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真相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❷追本溯源

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片段(图片来自《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

这段话在马王堆汉墓帛书本中是这样写的: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贷,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两汉之交时期形成的传世本的整理者看到了帛书本中的“复归于朴”应与“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相连,于是就把“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调整到“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贷,复归于无极”之前。这样整章文字读起来也比较流畅。

只是整理者没料到的是,老子只是把作为“复归于朴”补充说明的“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挪到了该段末尾。而整理者的错误操作,竟成为让近现代人对“知其白,守其黑”这段文字进行否定的依据。(这个整理者最可能是汉成帝时奉命整理古籍的刘向刘歆父子。)

如果他们采取把作为补充说明的“复归于朴”提前的做法,就和经过我还原后的《老子道德真经》中该章文字的顺序一致了: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贷,复归于无极。”

由于原有的“故大制不割”与本章其他文字无关,本文不再讨论。本应归于本章、却散落在其它章节的阐述性内容也未列出。

作者把这段文字分成了三段,分别对应着圣人修身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一段讲的是如何修成一个合格的家长;第二段讲的是如何修成一个合格的地方官;第三段讲的是如何修炼成合格的天子,它是圣人修炼的最高阶段,也是我们今天着重要讲解的内容。就是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贷,复归于无极”不但不是后人的篡改,反而是原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❸详解“知其白,守其黑”

因为牵扯到对天子从政资质的讨论,老子这段“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贷,复归于无极”的表述不得不搞得很晦涩,研究者必须回溯到春秋时的文字字义才能弄明白。

这里的“白”义为“素”,指洁白得一尘不染,隐喻“尸位素餐”(《诗经·伐檀》中有“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吃闲饭享清闲;这里的“黑”原义为烟囱上烟熏火烤后的颜色,此处隐喻战火纷飞的考验。相应地,这里的“式”也不是“榜样”之义,而是“拭”的省写,义为“抹布”。

明嘉靖31年版魁本《诗经·伐檀》(图片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

“无极”本指“道”之元气的混沌状态,小到无孔不入,大到无远弗届。就像《道原》所说:“神微周盈,清静不熙。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内,又包其外。”这里寓意天子的品德像道一样,既做得了一块渺小的抹布,也配当得高贵的“天下王”。这种对“无极”状态的表述,在《老子》中也多次出现过。

解释到这里,我们就可以把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了:

“明知尸位素餐的惬意,甘受战火纷飞的熬煎,作那天底下的一块抹布(涤除天下尘埃,换得大白世界)。作天底下的一块抹布,坚持不懈,德性才能圆满无缺,就能返回到无极的状态。”

❹老子的自注

其实老子对这句话有一个自注,只是被移到了传世本中第78章中了:“故圣人之言云曰:受邦之訽,是胃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胃天下之王。”

这句话的重点在后面的“受邦之不祥,是胃天下之王”。意思是能够经受邦国危难考验的人,才能配得上天子的称号。

老子要求圣人要具有平定天下事变的能力,这正是当时的周敬王所不具备的贤德。公元前520年,继周景王位的周悼亡在王子朝的进攻下仓皇逃窜而死,继位的周敬王也没有平定叛乱的能力,致使王畿动乱持续了18年之久。史学家以其去世之年作为划分周秋、战国的分界线。

《老子》充斥着对多届周天子屡屡失德的批评,所以老子才不得不把它写得非常晦涩难懂,并把逻辑严密的系统结构顺序有限度地打乱,才使这部虽把意图深藏却仍闪耀着智慧之光的神秘著作得以基本完整地保留下来。这也正应了作者前面提到过的海德格尔那句玄妙的解释:“谁知道他的光亮,将自身隐藏于黑暗之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