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人工智能研究框架(一)
1957年,有专家预言:10年内计算机下棋会击败人,预言落空……
1968年,有大师打赌:10年内下棋程序会战胜人,赌局输了……
1977年,IBM开发的下棋机器人终于击败了俄罗斯象棋冠军……
2017年,AlphaGo大战围棋职业选手且战无不胜后,围棋界公认人工智能棋力已经超越人类顶尖水平……
当然,当前大家的目光已经不在围棋上面了。随着一波又一波的造车新势力涌入,充分利用了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项通用目的技术,人工智能迅速发展,正在引发产业变革,推动社会进入“智能”新赛道,给国际竞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产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当前,各个国家均在战略层面上对人工智能予以高度关注、大力支持,科研机构大量涌现,科技巨头大力布局,新兴企业迅速崛起,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人工智能开始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展现出可观的商业价值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此外,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小觑:虚假新闻、伪造视频、信息茧房、自动化军事武器、大数据智能杀熟等问题层出不穷。
本文尝试系统研究人工智能的发展,从人工智能的概念出发,为此本报告从人工智能的概念出发,系统地研究人工智能的技术架构、产业概况、政府布局、发展问题、伦理治理及发展趋势,并将主要聚焦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以期给政产学研金等领域的研究者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一、人工智能还是人造智能?
人工智能似乎成了新时代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在研究人工智能之前,我们有必要厘清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发展历程以及当下人工智能所处的阶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igence首次提出是在1956年的美国达特茅斯大会上,与会专家有信息论之父香农,计算机科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认知学专家等等,他们聚在一起讨论了两个月,提出一个新奇的概念,人工智能:利用机器来模仿人类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智能。当然直到现在还有人吐槽“人工智能”,应该叫“机器智能”,当然笔者以为也可称之为“人造智能”。
当前业界对人工智能的定义:研究、模拟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技术科学,其使用机器代替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决策等功能,本质是对人类思维过程的模拟,最终目的是达到甚至超越人类智能。而人工智能企业是指处于人工智能全产业链上的科技型企业。
从主要应用领域看,人工智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图像视觉、语音交互和自然语言处理上,即模仿、甚至超越人的手看、耳听、手写。其中,图像视觉CV是由图像处理和理解、自然人识别、视频编解码和内容分析、三维视觉等技术组成。语音交互是由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硬件技术等组成。自然语言处理NLP包括自然语言应用技术、语义理解计算、翻译基础计算等技术。
从技术路线上看,人工智能的发展有3条路线:符号主义、连接主义和行为主义。
思想来源 |
基本思路 |
成功案例 |
困境 |
失败案例 |
进展 |
|
符号主义 |
计算科学 认知科学 |
智能形式化为规则、知识、算法(自顶向下) |
机器定理证明 |
常识难以穷尽 |
第一次低谷 CYC工程 |
深度学习 |
连接主义 |
神经科学 |
构造人工神经网络产生智能 (自底向上) |
反向传播算法 |
什么样的网络产生预期功能 |
失败是常态 第二次低谷 |
类脑 |
行为主义 |
进化论 控制论 |
智能来自智能主体与环境的互动 (由外而内) |
波士顿动力 |
什么样的智能主体? |
失败是常态 |
强化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