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运家丨读史札记·商鞅的教训

读史札记·商鞅的教训

作者:唐运家

商鞅乃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学中国历史的人,没有谁不知道商鞅变法的。当时中原诸国不屑一顾的荒蛮戎狄之秦国,因商鞅变法革故鼎新而崛起,跻身战国七雄之列。秦国能够由弱至强,笑到最后,传至秦王嬴政,横扫六合,并吞天下,建立起大一统的秦帝国和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始皇帝,可说商鞅居功至伟,其实施的系列变法,为秦国蚕食诸侯六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军事经济基础。

为秦国的崛起富强作出了如此重大贡献的商鞅,结局实在不妙。非但不妙,而且很惨,惨不忍睹。商鞅的变法可谓大刀阔斧,其力度之大之深之猛史无前例。时任国君秦孝公,对商鞅的变法非常重视,鼎力支持。商鞅的变法在秦国也雷厉风行势如破竹势不可挡。破旧立新,革故鼎新,商鞅的变法改革,不可避免地触犯和侵蚀了旧贵族的固有利益和世袭特权。

秦孝公去世后,秦惠王继位执政,旧贵族就迫不及待地展开了疯狂的反攻倒算,大肆诋毁诬陷商鞅,商鞅的命运就危如累卵了。

战国时期,天下纷争,各国诸侯礼贤下士,竞相揽才,为自己开疆拓土称王称霸出谋划策。为此,社会上也出现了这样一个奇观:谋臣政客朝秦暮楚,在各国之间自我推销游说穿梭,一言不合就跳槽走人改换门庭。此种现象,不只是偶然个别,乃是司空见惯的家常便饭。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到处找饭碗谋俸禄觅功名,冀君王赏识择良木而栖的苏秦和张仪,就是那个时代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人物。

商鞅也知道了自己的危险处境,也预感到了自己即将大祸临头,也采取了实际行动,也打算效法当时的风尚:西方不亮东方亮,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改嫁新人,投奔新主。只是他的好运气走到了头,兜兜转转始终逃不出去,天地苍苍宇宙茫茫,难觅一处藏身之所。他也曾好不容易逃出了秦国,来到了魏国边境,并许愿承诺背秦仕魏,要为魏国效力建功。但魏国边关守将鄙视他的人格,认为他曾经出尔反尔,言而无信,人品卑劣,不值得信赖,而拒绝其入境。走投无路的他,最后迫不得已,只得逃到自己的封地——商於。商於乃秦国周土,无障无碍,束手被擒也就在意料之中了。秦惠君派人追杀了商鞅,并将尸体运回咸阳,在众目睽睽之下,对其实行车裂之刑(五马分尸)。商鞅落得如此悲惨之结局,确实可悲可叹,让人唏嘘不已。

商鞅结局为何如此悲惨?变法力度过大,旧贵族切齿痛恨伺机反扑报复,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在朝秦暮楚蔚然成风的战国时期,为何逃不走呢?为何觅不到一块安全的藏身之所呢?这就不得不说到商鞅人性当中的一大短板,一个严重缺陷了。正是这个短板和缺陷,商鞅自己为自己种下了祸根,自己为自己埋下了祸种,也就是自己为自己断绝了后路,掘下了坟墓。

这件事情的起因,源于一场令人不齿的毫无诚信操守可言的战争。

公元前340年,商鞅向秦孝公献计,趁魏国兵败马陵国力亏损将卒疲惫之际,出兵攻魏,东进中原,震慑诸侯,逐渐由霸而王。

秦孝公采纳了商鞅的建议,命令商鞅挂帅出征,攻伐魏国西部。魏惠王闻讯,命令公子魏昂,领兵迎战秦军。

陈兵布阵交战之前,商鞅致信魏昂:“我当年在魏国时,与公子交好,如今各自为两国主将,实在不忍相攻撕杀。愿与公子相见,立盟欢饮,各自罢兵,两国各得相安。”魏昂非常高兴,准备前往秦营。

部下阻止,并对魏昂说:“秦人素无信义,提防有诈,公子不可贸然前往。”魏昂说:“商鞅本是卫人,并非秦人,曾经游魏多年,公叔痤待他不薄,我待他更厚,交谊甚笃,怎么可能欺骗我?”

善良单纯的魏昂没有想到,这是商鞅做的一个局,设的一个恶毒的圈套。一入秦营,就被商鞅安排的甲士击杀。原来商鞅要用魏昂的人头去扰乱魏国军心,去涂抹自己的战袍,去换取自己的功名富贵。

魏军未战之前,主将被杀,军心惶惶。商鞅趁机挥师追杀东进,攻城掠地,魏国西部全面失守。魏惠王仰天长叹:“寡人悔恨不用公叔痤之言!”

魏国无奈,割让部分河西之地,向秦国屈辱求和。商鞅也志得意满,凯旋咸阳。

秦孝公大喜过望,把商於(今陕西商州)封给商鞅,封号商君。有了封地封号,姓名也因封而变,过去的卫鞅变成了后来的商鞅。

魏惠王目睹魏昂被骗中计身亡后,发出了一句“悔恨不用公叔痤之言”的深沉哀叹。这句哀叹有何出处?这里也简单略述一下。它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了解商鞅的面目。

商鞅年轻时,投奔在魏国相国公叔痤的门下。

公叔痤病重临终之前,魏惠王前往探望慰问。并郑重地垂询:“何人可以继任为相?”公叔痤说:“我的门客商鞅,今年二十九岁。原本卫国人,有旷世奇才,可以继我为相。”魏惠王没有吱声,起身告辞。公叔痤又说:“主公不用商鞅,最好杀掉他。否则他伺候别国,必定不利于魏国。”

魏惠王出来后,对身边的人说:“公叔痤先劝寡人重用商鞅,后劝寡人杀掉商鞅,真是老糊涂了!”

公叔痤叫来商鞅,告诉他说:“我先向国君举荐你为相,他没有答应。我又劝说他杀掉你。我是先公后私。你迅速逃离此地。”商鞅说:“主公既然不听先生之言用我,也不会听先生之言杀我。”

公叔痤死后,正如商鞅判断的那样,魏惠王果然对商鞅既不用又不杀。

商鞅继续留在魏国,与公子魏昂为友,钻研李悝《法经》,学习富国强兵之术。

由于在魏国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他后来跑到秦囯,投奔秦孝公,并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和重用,从而为秦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上述故事也印证了商鞅富有远见卓识,非等闲之辈。

话说回来,如果不是商鞅的举止严重丧失了道德底线,如果不是国恨家仇交织在一起,凭借商鞅的满腹经纶和旷世奇才,凭借他在秦国变法取得的赫赫成果,凭借公叔痤临终之前的大力举荐,昼思夜想图强坐大的魏惠王,估计会捐弃前嫌,求贤若渴,接纳商鞅的逃难。说不准还会重用他,给他提供舞台,让他继续出将入相,继续让他纵横捭阖,施展才华发挥才智。可惜,历史没有假设,也没有重来。得瓜得瓜,种豆得豆,魏惠王拒绝他入境避难,商鞅也自食了人生的苦果,为自己的不义之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如此看来,诚信守诺,不为金钱所惑,不为利禄所诱,不财迷心窍利令智昏,乃为人处世之基本准则,乃为人处世必守之底线。丢失之,抛弃之,小则丟失人格,丟失尊严,丢失操守,大则可能丟失立身处世之地,丟掉身家性命。

二千多年前的商鞅,留给历史的不只是悲惨的结局,还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历史教训。时至今日,我们还应当切记之,慎思之。

2021.6.8撰写

文/唐运家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唐运家,湖北省咸宁市人,退休公务员。年轻时喜舞文弄墨,先后发表习作多篇。后忙于公务,辍笔多年。退休后,重拾旧好,披阅故籍,偶有所感,欣然命笔,以自娱自乐。所撰文章,先后被多个微刊刊用。阅者能获少许禆益,本人则倍觉欣慰,甘之若饴矣。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