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读第9讲:公孙丑(上)解读2
《孟子》研读第9讲:公孙丑(上)解读2
教学内容:公孙丑(上)第五至九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认识和理解 “以德治国”的观点;“性善”说,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术不可不慎”;要乐于接受批评,乐于从别人的话语中汲取营养;对伯夷、柳下惠的评述。
教学重点:“以德治国”则无敌于天下;“性善”说,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
第五章
【原文】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①,法而不廛②,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③,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④,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⑤无夫里之布⑥,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⑦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有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⑧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
①廛而不征:在市场上提供储货的地方却不征税。廛(chan):公家所建供商人储藏或堆积货物的货栈。征:征税。
②法而不廛: 指官方依据法规收购长期积压于货栈的货物,以保证商人的利益。
③讥而不征:只稽查不征税。讥,查问。
④助而不税:指“耕者九一”的井田制只帮助种公田而不再收税。
⑤廛:这里指民居,与“廛而不征”的“廛”所指不同。
⑥夫里之布:古代的一种税收名称,即“夫布”、“里布”,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土地税、劳役税。
⑦氓:指从别处移居来的移民。
⑧天吏:顺从上天旨意的执政者。替天行道的官吏。
【译文】
孟子说:“尊重贤才,使用能人,杰出的人物都有职位,那么, 天下的士人都乐于在这样的朝廷担任一官半职了;在市场上提供储货的地方却不征税,把滞销的货物依法收购不使积压,那么,天下的商人都乐于在这样的市场做生意了;海关只稽查而不征税,那么,天下的旅客都乐于在这样的路上旅行了;种庄稼只按井田制助耕公田而不再征税,那么,天下的农民都乐于在这样的土地上耕种了;居民区没有额外的土地税和劳役税,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乐于成为这里的居民了。真正能够做到这五点,就连邻国的百姓都会把他当父母一样仰慕。如果有谁想率领这些百姓来攻打他,就好比率领儿人去攻打父母,自有人类以来就没有成功过的。使这样,他就会天下大敌了。天下无敌的可叫做'天吏’。做到了这个程度还不能够让天下归服的,是从来没有过的。’”
【评析】
这一章实际上是孟子与齐宣王对话中关于“发政施仁”内容的进一步展开。我们从他展开的描述中,看到的走一幅开放的治国蓝图:从干部政策到商业、农业、城市居民、海外关系等各个方面,无不以开放的姿态来处理。
开放则得民心.得民心则国家兴旺发达。古代已是如此,当今更是必然的趋势。当然,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关于用人,关于税收(商业税、关税、农业税、城市人口土地占用税等等),恐怕都还有很多地方不能尽如人意。这里面错综复杂的原因是非常之多的,需要专题研究。其中根本的一条恐怕还是理论与实践的冲突。一方面,理论毕竟含有很多理想的成分;另一方面,治理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地区)绝非纸上谈兵那样容易,其中千头万绪的矛盾,千丝万缕的纠葛,非个中人绝难有所体会。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不认为孟子在这里所描绘的开放蓝图是诱人的。尤其是在他所处的那个战火纷飞、兵祸不断的时代,如果有哪一个君王真能够做到实践他的这一系列规划,那的确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当然,是不是真能像他所说的那样行之有效,甚至达到“无敌于天下”的理想程度,那又另当别论了。当今之世,改革开放,孟子的这一幅理想蓝图倒正好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
第六章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②见孺子将人于打,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④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⑤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⑥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刚端于我⑦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人之始然⑧,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⑨;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注释】
①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
②乍:突然、忽然。
③怵惕:惊惧。侧隐:哀痛,同情。
④内交,内交即结交,内同 “纳”。
⑤要(yao)誉:博取名誉。要同“邀”,求。
⑥端:开端,起 源.源头。
⑦我:同“己”。
⑧然,同“燃”。
⑨保四海:安定天下。保:定,安定。
【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评析】
本章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
孟子的推导仍然是为了推行他那毕生追求的“仁政”理想。但他的推导本身似乎没有产生很大影响,倒是他那推导的前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仁义礼智”都发端于这种“不忍人之心”的看法,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
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便相差很远了。但孔子既没有说相近的人性是什么,是善还是恶,也没有展开论述。而且,从我们的理解来看,孔子还主要强调的是后天教养的一方面。
孟子指出了那相近的人性就是发端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而且还举出了生动的例证论证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没有它简直就不是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孟子的人性理论的确是“先验论”的。因为他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性质的道德观念说成是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甚至带有生理性的色彩。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因为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即为“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 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或者说“四端”。这“四端”就像刚刚燃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不然的话,就会熄灭或枯竭。“扩而充之”也就是后天的培养,也就是“习相远”。
所以,从理论基础来说,孟子的确是从天赋性善论“四心”推导出天赋道德论“四端”,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即仁政。但从实践来说,他还是重视后天努力“扩而充之”的作用的。联系到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状况来历史地看问题,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七章
孟子曰:“矢人①岂不仁于函人②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③。故术④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⑤,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⑥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注释】
①矢人:造箭的人。
②函人,造销甲的人。
③巫:指巫医。匠:匠人,这里特指做棺材的木匠。
④术:这里指选择谋生之术,也 就是选择职业。
⑤御:阻挡。
⑥由:同“犹”,好像。
【译文】
孟子说:“造箭的人难道不如造销甲的人仁慈吗?造箭的人唯恐自己造的箭不能够伤害人,造销甲的人却唯恐箭伤害了人。医生和棺材匠之间也是这样。所以,一个人选择谋生职业不可以不谨慎。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而不迷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怎么能说是明智呢?’仁,是上天尊贵的爵位,人间最安逸的住宅。没有人阻挡却不选择仁,是不明智。不仁不智,无礼无义的人,只配被别人驱使。被别人驱使而引以为耻,就像做了造弓的人却又以造弓为耻,做了造箭的人却又以造箭为耻一样。如果真正引以为耻,那就不如好好行仁。有仁德的人就像射手:射手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放箭;如果没有射中,不怪比自己射得好的人,而是反过来找自己的原因。”
【评析】
孟子的本意还是为“仁”而鼓与呼。他提出了“术不可不慎”的问题。造箭的人生怕自己所造的箭不能够伤害人,而造铠甲的人却生怕自己所造的铠甲保护不了人。医生生怕自己的医术不高明救不了人,而棺材店的老板却生怕没有人死,棺材卖不出去。这并不是因为造箭的人和棺材店的老板就一定没有造铠甲的人和医生仁慈,而是职业使他们各自产生出不同的心理状态,或者说是职业心理。
所以,孟子得出结论说:“术不可不慎。”选择职业一定要谨慎。既有社会分工,就有职业选择。虽然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说法,有“干一行,爱一行”,“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的教育和宣传。但是,有教育和宣传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了确实有差异存在,说无高低贵贱之分,正说明有高低贵贱,只不过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个人有不同衡量标准罢了。
第八章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①大焉,善与人同②,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 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③者也。故君于莫大乎与人为善。”
【注释】
①有:同“又”。
②善与人同:与人共同做善事。
③与人为善:与别人一起来行善。与:偕同。
【译文】
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很高兴。大禹听到有教益的活,就给人家敬礼。伟大的舜帝又更为了不得:总是与别人共同做善事。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人家的优点,非常快乐 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从他种地、做陶器、捕鱼一直到做帝王,没有哪个时候他不向别人学习。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也就是与别人一起来行善。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别人一起来行善。
【评析】
孟子认为,与人为善就是与别人一起行善,而这种与人一起行善的基础是吸取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所以,他是从子路说起,因为子路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闻过则喜,听到别人给自己指出过错就高兴。除了子路而外,夏禹也是这方面的模范,他只要一听到别人对他说有教益的话,不仅高兴,而且还要就地下拜,行上一个大礼。
当然,比起子路和夏禹来,大舜的“与人为善”就更高一筹了,不仅高兴、下拜,而且还要切实吸取并付诸行动,这就等于和别人一起行善了。从闻过则善、闻善言则拜,到与人为善,虽然有程度的不同,但其性质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而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曾经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把别人能够给自己指出过错看作一大幸事。可见,孔孟在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这个问题上也是一脉相承的。
第九章
【原文】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①。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②。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③,不羞污君④,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⑤,阨穷而不悯⑥。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⑦,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⑧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⑨。”
【注释】
①涂炭:泥淖和炭灰,比喻极困苦的境遇。这里有比喻污浊的地方之意。
②浼:(mei)污,肮脏。这里用为沾染之意。
③柳下惠:姓展名获,字禽。鲁国大夫。柳下是他住的地方,惠是他的谥号,故称柳下惠。
④污:这里用为贪官污吏的污之意。
⑤佚:(yi)本义是指散失,这里用指为隐逸的人之意。
⑥阨:(è)穷困,这里用为困厄、困窘之意。
⑦袒裼裸裎:袒(tǎn)裼(xī)裸(luǒ)裎(chéng),古代行礼时,袒出上衣之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而露出左臂,这是一种违礼不敬之举。这里用为袒臂露身之意。
⑧由由然:高兴的样子。
⑨由:行,做,这里用为遵从,遵照之意。
【译文】
孟子说:“伯夷这个人,不是他所理想的君主不侍奉,不够格的朋友不交往,不在凶恶的人的朝廷里做官,不与凶恶的人谈话;如果在恶人的朝廷里做官,和恶人交谈,就好象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坐在污泥和炭灰等污浊的地方上一样。推想他厌恶恶人的心理,想象他与乡下人站在一起,那人衣冠不整,他就会愤愤然离开,好象他将会被沾染上一样。因此,诸侯中虽然有人用动听的言辞来聘请他,他却不接受。不接受的原因,是因为他瞧不起那些人。
“柳下惠并不觉得侍奉贪官污吏是耻辱,不会因官职小而觉得卑贱;他进职不隐藏自己的才干,必定要按自己的主张行事;被冷落遗忘而隐逸也不怨恨,处于困窘之境也不发愁。所以他说:'你是你,我是我,即使有美女一丝不挂赤裸裸站在我身边,又怎么能迷惑沾染我呢?’所以他很随便的遵从与她站在一起而不会失去理智,即使拉着他让他留下他也留下。拉着他让他留下他也留下的原因,是因为他瞧不起那些人。”
孟子又说:“伯夷这个人狭隘,柳下惠有失庄严。狭隘和有失庄严,都是君子不该遵从和仿效的。”
【评析】
儒家是入世法,利益众生是目标,正如《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召众生,用言行去利益众生,因此所作所为要让众生理解、学习、推崇、践行,这样才是最终目的。
伯夷坚持自己的原则,时时处处维护了自己的志向和心,表面上看起来没有问题,也很让人感动,但是站在儒家的角度,这样的做法或许得到部分人的认同,但大众不会效仿,因为做不到,不值得推广学习,也不会给众生带来更多的益处。从内心将人们分出了善恶,亲善而避恶,至少没做到孔子的“泛爱众”,这就是狭隘之处,或者说自私之处,只保自己的节操,弃他人不顾不是儒家君子的做法。
而柳下惠的做法心、行不一,表面看媚俗,来者不拒,柳下惠的做法,让人从言行判断不出他是个内心高洁的人,孟子认为这样做对自己的德行、品性、操守、志向不敬,肯定不值得效法。
伯夷为了躲避纣王的残暴统治,隐居在北海之滨。武王伐纣本是众望所归、天意所然的普天同庆的大喜事,却被其看作是不臣、不孝的举动,作为商朝先王旧臣的伯夷,毅然决然的选择不食周粟,最终隐于首阳山饥饿而死。伯夷不忍看到纣王统治下的水生火热的人民,而又无可奈何,只能选择隐居,体现了伯夷作为一个有恻隐之心的人的“仁”;作为一介布衣,又不愿意生活在新朝的统治之下,体现了伯夷作为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的“忠”。
柳下惠的“坐怀不乱”与“直道而事人”在如今都是贤臣的典范。在朝堂上,众目睽睽之下,作为一介臣子,定然会慌乱,而其不乱;在是非曲直上,“人”只有圆滑才能不被侵害,而其依旧以直示人,不管不顾自己的安危与地位。
孟子认为伯夷隘与柳下惠不恭,作为对其两者的评价,皆与史实不符。时代不同,风气会不同,人们的认知更会不同,若以“死”的标准去看待一个“活”人,这个人也会被看“死”,从而使得自己对这个人的看法也会有所偏颇,甚至是错误。伯夷的归隐与不食周粟而死的隘,其实是大仁与大忠;柳下惠的坐怀不乱与直道而事人的不恭,其实是大智与大义。
【学习札记】
尊贤使能广施恩,治国蓝图颇诱人。
四端扩充发四心,仁政追求源不忍。
选择职业要谨慎,里仁为美天之尊。
与人为善知错改,孝亲避恶衣冠正。
《孟子》研读第9讲学习小结
第九讲我们学习了《孟子.公孙丑》上篇的第五至九章。
第五章提出“以德治国”,则无敌于天下。第六章提出了“性善”说,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第七章提出“术不可不慎”,选择职业不能光看赚不赚钱,还要考虑这职业是害人还是救人。第八章提出要乐于接受批评,乐于从别人的话语中汲取营养。第九章评述伯夷、柳下惠,认为伯夷隘与柳下惠不恭,其观点有待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