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城传说」济阳垛石镇千年古槐的故事
折断后的古槐
(1958年12月29日,济阳县合并到临邑县,称临邑县。1960年10月5日恢复济阳县)
在济阳县垛石镇东西大街正中央,有一棵千年古槐,人们称之为仙槐、神槐,其神奇的的经历与传说,一直在垛石镇以及徒骇河两岸流传着。
垛石早在唐朝以前就有杜姓先民在此定居,因为杜姓早在此居住,此处又有一湾碧水,因此最早此处的村名叫——杜家水口。
这条碧水——杜家水沟是从徒骇河分流出来,又在安子坡流入徒骇河的分支流。
清.济阳县志、民国.济阳县志卷首《县志全图》中,载有徒骇河与分支流图,曰:杜家水口图,并有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又因为在唐朝贞观年间,在杜家水口修建一座寺庙——洪济寺,又将杜家水口改称为洪济寺村。
唐朝贞观年间,杜家水口修建了一座寺庙——洪济寺,洪济寺临徒骇河而建,坐北朝南。
洪济寺竣工几年后,有一位四方云游的和尚路过洪济寺,伫立片刻,口中念念有词,对洪济寺方丈说:
洪济寺香火旺盛,乃风水宝地,地灵人杰,钟灵毓秀,经年之后这一带必出大人物,此地将来必成重镇,此庙可保千年香火延绵。在院内种植一棵国槐,更能使寺庙声名远播。
方丈点头称是。临走,云游和尚边走边嘟囔:枯木逢春,起死回生,生死轮回,生生不息。
因为洪济寺本来已经香客如云,云游和尚的话,更使得洪济寺声望远播,四面八方的香客络绎不绝地前来膜拜烧香,洪济寺的在人们心目中逐渐高大起来,遂将杜家水口称之为洪济寺村。
洪济寺方丈按照云游和尚的指点,在洪济寺院子的最南边种植了一棵国槐树,起初,国槐生长旺盛,与一般国槐不一样,发芽早落叶晚,叶子黝黑发绿,不几年便枝繁叶茂,长成了一棵大树。历经数年,古槐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树干达到了十几米,树冠遮天蔽日。
冒出新枝的古槐
从此,僧侣们夏季酷暑日,在树下打坐念经,月夜在树下饮茶乘凉,成了和尚们修心养性、悠闲消暑的好去处。后来,树干越长越粗,树围达到了四米多,树身逐渐有了裂洞,壁虎、黄鼬等小型动物居住,小鸟逐渐不敢再树上搭窝。也引来了小型动物的天敌——蛇;树大招风,更招雷电的袭击。
明朝万历四年,即1576年夏初,一场巨大的雷电击中槐树,树身破裂,树心被雷火烧焦,巨大的雷火亦将树叶烧掉,槐树第一次死去。
因为树上盘踞着蛇等动物,老百姓都议论纷纷:这是槐树上住着歪门邪祟,老天爷在惩戒这些作恶的东西。人们总是以一颗善良之心、虔诚之心、惩恶扬善之心来看待自然界发生的现象。
由于古树近千年,又被雷火烧死,洪济寺的和尚们,对神秘的雷电、对古槐都怀有敬畏之心,谁都不敢砍伐古槐。十二年后的清明,和尚们一看烧焦了的国槐树,又枯木逢春发芽了,而且夏季又枝繁叶茂,方丈和弟子们喜出望外。
九百多年以后,云游和尚的话,他们才悟出道理,原来这:枯木逢春,起死回生,生死轮回,生生不息。指的是这棵国槐啊。
被雷电烧焦的树心,每年被大雨冲刷,数年后,枯木逐渐腐烂,形成了一个树洞,根部空洞最大可以容下三人,在树根洞内顺着爬到树洞顶部可以容下两人。
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古槐第二次遭遇雷击,这时距离第一次雷击又过去二百二十多年,但几年后又焕发新枝;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槐真的有点年近迟暮,1936年第三次自己枯死。
人们以为这是古槐太老了,自己无疾而终。就在人们惋惜唏嘘不已时,隔年古槐又一次自己复活了。
老百姓都说:这是一棵神奇的槐树,带有仙气的唐槐。
人们称之为神槐、仙槐还有诸多传说:古槐树洞不知何时住进了一条龙蛇,也不知道这条龙蛇有几百岁了。这龙蛇安家在古槐树洞,可谓占尽了地利,下通沃壤,冬天可以盘踞在树洞下温暖过冬,上可以攀爬倒树枝上,捉树上的小动物当食物,渴了将尾巴在树枝上缠绕几圈,头探进古树旁的一个叫燕墩湾池塘里喝水。
自从古槐有龙蛇盘踞,徒骇河两岸风调雨顺,年年好收成。每年夏天是槐树豆子成熟的季节,把槐树豆子采下来,在水里泡一段时间,再取出里边的槐豆包衣,老百姓叫做槐豆肉,即筋道又好吃。有人琢磨古槐上的槐豆挺多,把这些槐豆采摘下来,就是几顿可口的豆肉,在饥荒的年月可以填饱肚子。
此人趁龙蛇在树洞睡眠时,爬上古槐采摘了很多槐豆,回家后不知是在水中没有浸泡出槐豆的毒性,还是在操作中不当,吃了槐豆肉一家身上、脸上浮肿起来。
就有巫婆说:这古槐是神槐、仙槐,谁要是敢动仙槐一枝一叶,就会得到龙蛇的报应,就会去全家遭难,不是让他得病、就是让他见阎王。巫婆的话确有号召力,从此,人们对仙槐更加敬畏,没有人再敢动仙槐一枝一叶。
1976年第四次枯死,隔年又枯木逢春,从1983年拍摄的照片看,那时依旧枝繁叶茂;2002年6月11日,第五次枯死。
因为前几次虽然遭雷火烧死,或者自己枯死,毕竟树身依然屹立不倒,现在从根部全部刮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在人们以为古槐彻底死亡时,第二年在原来树干处,蓬蓬勃勃长出五、六棵新芽,近二十年的时间,已经长成五、六根比成人胳膊粗、四米多高的一簇槐树。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道路截弯取直,仙槐已经在垛石东西大街的正中央。
无巧不成书,更陷神秘中。就在截弯取直修建道路时,有两台推土机在仙槐旁施工时,正巧遇熄火趴窝,其中一名司机不久夭亡,更增添了些许怪异,给千年古槐更增加神秘色彩。
传说与巧合不足为怪,但,这棵仙槐给垛石带来了诸多典故,传承了千年的历史文化,为垛石镇、徒骇河畔增加了古老的人文底蕴。
古槐以前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