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俊华 :我想放羊 【06同题·非虚构】

我想放羊

文/侯俊华

“我想放羊!”这句话早已过去了二十年,至今却依然回荡在我的耳边,振聋发聩。那个稚嫩童音的少年,也即将进入而立之年。但是,这句话却像一粒种子,种在了我的灵魂,也种在了他的心里;更像一颗钉子,钉在我的心灵深处,令我感伤。

(一)

人生半百,我参加过不计其数的大小会议,也主持、主讲过无数次会议,但没有几次至今历历在目的。

成年人的会议,多半是程序化、形式化的。就像看到的段子:所有的会,无非是两种会议的缩影:有钱人的“两会”——董事会,招商会;有名人的“两会”——发布会,记者会;普通人的“两会”——约会,聚会;穷人的“两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奋斗之人的“两会”——必须会,一定得会。

我参加和主持的会,也不过两种会——编前、编后会,“便”前、“便”后会,把我自己的废话和套话,搬上了西装革履的“舞台”。有朋友在事业单位底层工作了十几年,因为位卑,每次开会都躲在角落里,默默参会,总觉得所有的会,都似乎与自己无关,自己只是参会人数的分母而已。终于在一番沉思和痛苦的抉择后,辞职创业,做了一个小老板。于是,每天都喜欢坐在老板台前,组织手下的员工开班前、班后会;还有月总结等诸多会议。哪怕几分钟,也开一个小会。“找一点存在的感觉!”他十分自豪地跟我笑谈,大有一种“扬眉吐气”的快感和骄傲:“老子也坐在第一的位置上了!”

我们都在会议中寻找着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影子,不管听了、讲了多少废话、空话、烂话、假话,几乎所有的会议,都在煎熬里,把时光磨得干干净净。

时间总会冲淡一切的。想一想,万千的会议,竟然没有一次抵得上我主讲的一次几十分钟的小会。这次小会至今清晰在目,令我汗颜,令我反思,令我难过。

(二)

那是我在2003年支教期间,在五年级三班的一次特殊班会。

班主任康老师找到我,想和我一起给她的班级开一次“关于人生和理想”的主题班会。

我愉快地答应了。支教几周下来,我给这个班级讲了几次课,对这个班级的孩子,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在喜欢这些孩子们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到了孩子们身上缺乏的东西,总有和他们好好谈一谈未来的强烈欲望。因为那时信息的闭塞和信息化手段的限制,大山里的孩子们接触的新鲜事物极其有限,对外面的世界更是知之甚少。思想和眼界局限了他们对未来的畅想。

有想法才有未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们多知道一些外面的世界,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这是我一直的想法。

机会来了,我对这一次的主题班会有了特别的期待。

说实话,二十年前大山里的孩子,和我小时候一样,远没有现在的孩子接触得多,懂得多。一个个像“傻蛋蛋”一样,纯真可爱,但知识匮乏,了解甚少。仅有的知识,也是老师教授和家长言传身教的。这是所有人无可奈何的事情,大山的苏醒总是比城市的觉醒晚了不止一个时辰。

“理想”这个词对孩子们来说,也就是仅仅知道词的朦胧含义而已。孩子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理解,还是十分困难的。

我把原定的主题“人生和理想”,直接进行了修改:“长大了,我想干什么?”

因为跟班主任康老师接触得多,再加上这个班级紧邻我们的办公室,就跟孩子们走得近、感情深。孩子们更喜欢我的课,我也给五三班的课上得多一些,对孩子们的了解也就相对多一些。

听说我和康老师一起来主持这次主题班会,班级立即像炸了锅一样兴奋。

班会上,我没有像以往的班会一样,急于围绕主题进行灌输、讨论、讲解。我首先把孩子们对我的“神秘”进行了破解,对我走过的路,吃过的苦,儿时的贫穷和艰难,以及自己的奋斗和努力、抗争进行了详细的陈述,吸引着孩子们进入了我的故事。

看到孩子们进入了状态,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仰望着我,我把话锋一转:“孩子们,只要你们有目标,肯努力,将来的你们一定比侯老师强。好了,咱们一起说说你们自己的想法。”

“谁先说?”“我说!”“我说!”“我说!”……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争抢着发言的机会。

“好的,不急!不急!同学们一个一个来,我们都要说一说。”

“我想当老师。”“好!”“我想和康老师一样,好好教书,让更多的孩子读书、学习……”

“我想当医生。”“为什么啊?”“我们村里没有医生,大家病了,就要走很远的路,到镇上和县里看病,会受很多罪。”“好,有爱心,有同情心,老师期待!”

“老师,我长大了当县长!”“说说看,为什么要当县长?”“县长能管着咱们全县的人,可以带着村民挣大钱,过上好日子。”“好!”接着这个孩子的想法,我把国家行政机构进行了讲解。孩子们开了眼界:“老师,我想当总理!”童声一落,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

“老师,我想在村庄前面那里的深沟上,架上一座桥。这样,人们来回就不用绕很远的路了。”“好!设计桥梁的职业,是桥梁工程师。将来,你好好读书,考上建筑设计专业,就可以设计好多的桥梁,把家乡建设得更美!”

“老师,我想和您一样,当记者!”“好!那你从现在起,好好读书,认真写作,仔细观察,培养自己的正义感、使命感……”

“老师,我可以当个做饭的吗?”“当然可以!那叫厨师。”“我喜欢吃好吃的,我要自己做自己喜欢吃的,做好多好多好吃的,也分给大家……”

讨论越来越热烈,孩子们的想法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胆……一时间,五三班的教室成了孩子们对未来畅想和描绘的海洋……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依然注意到,在右侧竖排倒数第三排的一个同学,始终没有发言,只是在默默地听着大家的讨论、欢呼。

“这位同学,你来说说,你有什么想法?”他的反常,让我产生了好奇。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点了他的名,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老师,我……我……”他低着头缓缓地站起来,怯生生地回答着我的问话:“我,我,我想放羊。”

他的话音刚落,引来全班一阵大笑,有的孩子甚至笑得前仰后合。孩子们齐刷刷地把头扭向了他。他顿时脸红到了脖颈,低着的头一下子埋得更深了,双手不住地搓捻着衣角……“同学们别笑,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想法。”我及时止住了孩子们的哄笑。

在以前的新闻报道里,我读到过这样的“故事”。说的就是山里的孩子,因为对外面世界的封闭、不了解,没文化,带来的认识差距。说实在话,我原来觉得也许是同行们的写作渲染,故事而已。

“放羊,娶婆姨,生娃,放羊……”没想到,这故事今天竟然在我眼前活生生地上演。

“放羊?为什么?”“我家有一只奶羊,爸爸妈妈靠着它,产羊奶卖钱。可是,前几天,奶羊病死了……我们家没钱了。”说到这里,他用小手擦了一下眼睛。

我心里一阵酸楚……把头扭向了一边。

“放羊,那以后呢?”“我爸妈身体不好,没上过学,我要攒钱,养活爸妈。”“再以后呢?”“攒更多的钱,养更多的羊,让爸妈过上好日子……”

“好!好样的!”在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砸出声音的半分钟寂静后,我打破了这种氛围,大胆肯定了他的想法。

“放羊的想法很好。不过,你要记住,不能只想着像你爸爸妈妈现在这样简单地放羊。要好好学习,科学养羊,将来可以建工厂,办企业,养好更多的羊,卖到全国各地去,要做一个未来的农场主!”“来,同学们,让我们为这位同学成为未来的企业家鼓掌!”

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久久的掌声。他低着的头,慢慢扬了起来,脸上有了骄傲的笑容……

铃铃铃、铃铃铃……下课了。我和康老师迈着沉重的步伐,在孩子们的掌声中,走出了教室……

回到办公室,我坐在办公桌前,良久没有说话。我一遍又一遍擦着湿润的眼睛。我的心,在严冬的日子里,多了一些寒冷和悲凉……

孩子们是天真的,孩子们是无辜的。大山里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公平地来到了这个世界,来到了美好的人间。可是,教育的不平衡,资源的差异化,让更多山里的孩子,失去了成长需要的坚硬翅膀,他们也同样失去了更多的机会,去飞得更高,更远。

这条路,太漫长、太艰难……

(三)

二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孩子们已经长了。在我断断续续的跟踪信息里,我有了部分孩子们的消息。全班有十多个同学先后考上了大中专院校。有的做了检察官,明辨着是非,主持着正义;有的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人民教师;有的做了公务员,开启了仕途之路;有的考上了医学院,打开了医者仁心;有的考上了播音主持,传送着新的故事……

遗憾的是,我始终没有打听到那个想放羊学生的后来之路。我想,只要我坚持寻找,我一定会知道他的未来。我也坚信,他的未来,一定很好,他走的是一条真实、务实的路,朴实的想法,真诚的爱心,孝顺、担当的行为,踏实、坚定的目标,怎能没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惦记着孩子们的明天,惦记着孩子们的未来,就像春天里播种的农民,在春雨里播下一粒粒种子,精心地呵护,等待着秋天的丰收一样……

(四)

可喜的是,国家二十几年来一直开展的“扶贫”工作和近几年的“脱贫攻坚”计划,使越来越多的脱贫行动走进了百姓的心坎,改变了他们贫困的生活,让他们走出了大山,有了山外的世界,有了更多的温暖。教育作为“脱贫攻坚”重要的内容,也真正让那些贫困的孩子们有了飞翔的翅膀。

“致富先智富。”大山春天的到来,离不开那些为了脱贫攻坚付出艰辛努力的教育工作者,各行各业扶贫活动项目的执行者!是他们燃亮了黑暗里亟需的灯光,是他们把春风送进了大山深处,送进了百姓心中。

春天来了,大地复苏。我望着一片一片农田,望着春潮如涌的大地,想着自己的春天,想着自己的土地,想着明天,想着远方……

人的生命没有四季。只要我们耕耘着,奋斗着,努力着,我们就有每一段时光的春天。春在心中,花开不谢;春在心中,花盛万年。

“我要放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写人生。

人生不负来往,愿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每一个角落里发出最灿烂的光芒,点燃自己的生命之火;愿我们的生命在漫山遍野的羊群中,洁白如云,歌声阵阵,装点人生,装扮河山……

21-2-23   23:360

作者简介
侯俊华
山东人在北京
新闻从业人员
喜欢文学 摄影 音乐
惟愿走向远方
不负生命来往
2021【同题短故事】创作计划 
2021,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来玩【同题短故事】。
【同题短故事】由赵晓霜、侯俊华、梁波、谢秋霞、崔寒凝、祖志宏、姚小红、甄小龙、杨旭萍九位文友共同发起,旨在和更多热爱写作的小伙伴一起 “抱团”创作,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一、【同题短故事】体裁为叙事类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故事以及非虚构叙事等,鼓励童话和科幻作品。
二、篇幅3500字以内。
三、一般情况下,团队成员每月1日、11日、21日晚8点-10点在微信群报名,提交上旬作业、提交下旬选题。法定假日或遇特殊情况,群主将以“群公告”的方式另行安排。团队成员因客观原因不能参加活动,应提前告知群主。
四、所有选题在提报当日经大家集体讨论后,由群主最终确定下旬的创作主题。在同一主题下,作者可自行设置文章标题。
五、已报名却不能按时提交作业的同学,自觉在群里给发一个10元红包。连续三次没有按时提交作业,将被送飞机票,若想再进群,须向群主申请。
六、同题作品在每月5日、15日、25日由【同题短故事】微信公号原创首发。
七、【同题短故事】编辑小组负责稿件的排版发布。因为稿件直接排版,敬请各位作者认真修改作品。
八、欢迎新作者加入【同题短故事】作者微信群,一起创作,一起讨论,共同进步。
九、作者可自行申请公众号赞赏账户或设置付费阅读,所发作品收益全部归作者所有。
 编辑运营 | 【同题短故事】编辑小组
独家发布,转载请与本平台联系
内文配图源自作者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你?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你? 当孩子让你受到伤害的时候  怎么办? 当孩子挑战你的权威和底线的时候 怎么办? 当孩子自暴自弃,让你绝望的时候 怎么办? 当孩子让全家人以他为中心,他说了算的时候 怎么办? 当孩 ...

  • 【班级故事】温情暖意教师节

    班级故事-主题班会 我们的教师节 活动初衷 在距离高考剩下270天的今天,是教师节.这群老师陪伴这群孩子成长两年多了,师恩厚重.这也是我们一起走过的最后一个教师节,希望孩子们能在这间屋子留下一份温暖. ...

  • 学霸韩思雨:不刷题不熬夜,爱追剧看漫画,考入清华凭这四个方法

    对于高三的代名词,首先大家能想到的就是"紧张",处于高三的学生每天可谓是起早贪黑.三点一线,有一大堆题等着去做,更别说发展爱好了.面对高考的压力一刻不敢松懈,每每回忆起来都觉得神经 ...

  • 侯俊华 :凡夫俗子【01同题·非虚构】

    我的平凡世界 文/侯俊华 每当朋友们聚在一起,向新朋友介绍我的时候,总是"诗人""大记者""作家"--等一大堆"高大上" ...

  • 侯俊华 :手术刀【02同题·非虚构】

    手术刀  文/侯俊华  每个人对幸福的事情感觉不一,记忆不同.有爹娘的幸福:有爱情.友情的幸福:有战友.同学的幸福--各色不一.在众多的幸福之中,我却有一种难忘的幸福.我对"手术刀" ...

  • 侯俊华:心路【14同题·非虚构】

    心路/侯俊华 我走过很多路,或孤单寂寞,或快乐心动:我经历过很多风雨,或傲然挺胸不屈,或蛰伏沉默坚撑.心,也在风雨的沧桑里,延伸着远方的希望大道.风雨犹在,昂扬不息. 一.石  匠 小时候,在我们老家 ...

  • 侯俊华:梧桐花 【17同题·非虚构】

    梧桐花/侯俊华 在我办公室附近的一条小巷里,有几棵梧桐树.每到梧桐花开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去看一看,闻一闻花香.拍几张照片,站在梧桐花下,进行一次心灵的修补.释放或洗礼. 这几棵梧桐树是生长在一个小区 ...

  • 祖志宏:肉肉开花了【06同题·非虚构】

    肉肉开花了 文/祖志宏 王月在婆家住了一个来月,这期间,村里很多人来婆家探望她和孩子.开始,王月还感觉有些生分,时间长了,相处久了,这种感觉反而变得越来越淡,她也变得越来越爱和乡亲们唠嗑了. 她的爱人 ...

  • 林潮:​春天的遐思【06同题·非虚构】

    春天的遐思 文/林潮 纯净的冬天悄然离去,温柔的春天轻轻走来.春风吹皱了湖面,碧波在暖阳下闪闪发光.小草摘掉了草帽,露出了小脑袋,惊喜的看着春天的一切.柳枝的嫩芽张开了小嘴,贪婪的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各 ...

  • 杨旭萍:润物细无声【06同题·非虚构】

    润物细无声 文/杨旭萍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国千百年来灿烂夺目的传统文化,如绵绵不绝的春雨,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广袤的大地,让一粒粒生命的种子,在这片 ...

  • 甄小龙:把格桑花播种在开心的心里【06同题·非虚构】

    把格桑花播种在开心的心里 文/甄小龙 除夕的拉萨喜迎瑞雪,这也成了叫开心起床最好用的闹钟.这天早上也是她起床.穿衣.出门最迅速的一次.刚满六周岁的开心,已经在福建生活了近5年,对雪的印象已经停滞淡化在 ...

  • 侯俊华 :山路十八弯 【03同题·非虚构】

    山路十八弯  文/侯俊华 (一) "All roads lead to Rome"(殊途同归).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初中三年级开始学英语,我就很喜欢这句古罗马谚语.几十年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