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永远在路上!
通过六门考试(专业阶段),再加一门综合(综合阶段),才能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会员。考试的结束,意味着征程的开始。用网校老师的话,考试不是目的,但通过不了,目的就难以实现。
在会计师事务所,只有注册会计师才能升为经理或更高级别,否则永远是审计员或副经理(四大的Semi-Manager)。成为注册会计师之后,再加上1-2年的审计经验,就开始承担小团队负责人的角色,有时候赶鸭子上架,压力很大,但进步也会更快,再过个1-2年就能承担更重要的角色。在内资所,3年独立负责一家三板企业,甚至是编制集团合并报表,各种复杂问题都能碰到,独自应对资深质控的复核问题,合伙人一般只找业务,经理也没空管你,质控没问题签字了,合伙人和经理也就在审计报告上签字了,顶多形式审查;在四大3年的审计员,一般不会承担重大角色,能独立负责非重要子公司。3年不会编现金流在四大是很正常的,更别谈合并报表了,碰到实际问题需要研究准则的事项很少,这也与四大的业务类别有关,主要是规范的外资企业年审,一般不会涉及复杂的会计处理,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四大各个级别分工比较明确,1-2年哪些科目,3年负责重要科目及非重要子公司,4-5年重要子公司现场负责以及开始接触合并,此处为审计员阶段,6年及以后便是经理,经理负责项目的人员安排、费用安排到重大事项的沟通处理以及项目进行过程中的审核,合伙人负责审计报告的审核,合伙人这一关就是终极审核,没有独立的质控部,因此合伙人这一关很难过,也只有这一关才能感受到合伙人的智慧,才能大踏步成长,这种机制也有不好的一面,合伙人对项目的整个过程关注的并不多,与合伙人接触的机会少,所以很多时候下面好不容易沟通出来的合并结果,到合伙人层棉会被推翻。不管是四大还是内资所,忙季里都是要同时应对多家客户的催报告,时间紧,任务重,往往是出着这个项目的差,却整体的忙着前面项目的事。
一个项目大致阶段是现场编制底稿及搜集证据、编制报表和审计报告、提交复核,出具报告。现场与客户斗智斗勇,回来后审计报告一般都是晚上弄,比较安静,没人打扰,熬夜熬出来后,才只是一切工作的开始,来自经理、合伙人或质控出的Q,你得一遍遍的改过不知道多少个版本,一个项目还容易搞,多个项目,你便会焦头烂额,只能没日没夜的干活,大概4个月左右的忙季过后,要开始准备CPA考试,9、10月份是考试季,不过要是碰到新三板业务、IPO业务,整个淡季也是忙碌的,考试只能加班结束后再看,我的一位朋友加完班到家夜里10点左右,看书看到凌晨1-2点,考了八年,中间循环过一轮。
会计师事务所4-5年后,有人离开了,有人还在。在的人,也许一直有走的想法,离开的人,也许还不想离开,碰到极品的manager,极品的项目,作为项目现场负责人,有时候只能被迫离开,而有些人一直在寻找外面的机会,但一直未找到,时间一拖,年龄大了,就跳不出来了。用合伙人的一句话,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谈谈CPA的薪水,干过审计的,无论是在事务所继续留下的,还是出来的,薪水都会处于同龄人平均水平之上,但如果算小时工资,审计师的薪酬绝对达不到平均水平。很多人学了经验,就跳走了,外面的性价比要比干审计高的多得多。
审计是个既辛苦,薪酬又低的活,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呢?答案便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总会有回报的,你在会计师事务所的成长很快,升值也很快,在外面竞争力也是很明显的,可选择的范围也很广。
审计经验加上CPA证书,路还是很广的,可以去企业、去券商、去PE等等,哪里需要财务经理,哪里需要财务尽调,哪里需要财务审核,都可以涉猎。但往往也有很多人跳出去后又回来了,尤其是去企业的,忙碌惯了,闲下来会很不适应,刚开始还好,时间久了,就觉得很难熬,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回忆起来,当年的审计生活虽然忙碌,但很充实,而且至少未来还能有个盼头,自己现在还不算老,还能再干几年,忘记了干审计的痛苦,于是就又回去了,回去后努力一把,成为经理,薪酬也会有大幅提升,而且还不用坐班,平时合伙人不找,相对也自由。知道了外面的世界,选择回去之后,一般更能乐观的应对压力和痛苦,坚定自己的选择。
总之,CPA能让你的职业生涯上升一个高度,能让你接触到更加优秀的人群,让你时刻努力着,没有终点,便是数不清的起点,加油,我们与你一起,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