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你是谁,比你认识谁更重要
网上有一碗鸡汤,我觉得挺不错,一度还把它发在了朋友圈里:
孙悟空还是猴子的时候,只能和一群猴子玩耍;
学了一身本领之后,可以和牛魔王称兄道弟,跟龙王呼来喝去抢宝贝;
大闹天宫之前,巨灵神都不把他放在眼里,大闹天宫之后,托塔李天王都对他毕恭毕敬;
到雷音寺之前,他对菩萨只能顶礼膜拜,等成了斗战圣佛之后,他和菩萨成了哥们。
孙悟空的经历告诉我们:自己成长了,才会有人重视你。
决定一个人高度的是自己的实力。
没有实力之前,你只有两个字——修炼!
我在写这篇文章前,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惊奇地发现,网络上竟然是完全对立的两种观点,也就是说,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你认识谁,比你是谁更重要。
需要说明的是,我绝对认可人脉圈子的重要性,然而,在扩展人脉圈子,和提高自己的实力孰先孰后这件事上,我有自己的看法。
我个人认为,一般人,比如我,真正铁的就那么几个老兄弟。
至于那些让很多人引以为荣的在开会、饭局、酒桌、夜宵、散伙饭、KTV、桑拿房等社交场所开拓的各种“人脉”,我认为,大多都是不靠谱的。在没有感情基础的前提下,人脉不人脉,全拼综合实力。对于弱者来说,一些所谓人脉,看似全线飘红,实则虚假繁荣。
正如开头说的孙悟空的例子,决定你有效人脉的不是我们接触范围的广袤与否,而是我们自身的实力水平。认识多少人很多时候并没有意义,能号召多少人才有意义。
有的人可能会有一种错觉,觉得我们都同属于一个“圈子”里的人,所以就似乎天生了具备了某种所谓的“联系”。其实圈子内外不重要,实力高低才重要。即便我们和大神处于同一个圈子——教育圈、IT圈、娱乐圈、投资圈、学术圈等等——经常一起开会,出席活动,我们还是没有机会跟他们形成真正的友谊,建立稳定联系,遑论“人脉资源”。原因就是大神只看得到同一高度的大神,我们还处于大神的俯瞰视线之外。
其实社会就是一个圆锥体。每个人都在圆锥的高上面爬。我们和同等水平不同领域的人的距离就是我们所处平面圆的半径。只要我们的水平更高,我们接触别的领域的人的距离就会更短。
如果我们所处的位置太低了,我们就会跟别的领域的人的接触距离很大。如果我们想接触到更多的领域的更多牛人,就需要向上爬,因为这一方面会保证我们希望接触到的牛人的质量足够高,同时能够让我们在接触牛人的过程中耗费的经历相对小——我们自己的水平高了,接触同等水平的牛人的难度也就低了。
所以,盲目地“拓展人脉”,游走在各种“社交场合”,加入各种“微信群聊”的意义真的不大,其效果远远没有集中精力让自己成长起来更有效。比起处心积虑经营一些吹弹可破甚至虚无缥缈的“人脉”,倒不如自己成为牛人中的一分子或者起码与牛人所处的水平更接近来得更实惠。
需要指出的是,我认为人脉关系与友谊是两回事。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开始就说,一个人真正铁的大概也就那几个老兄弟而已。
友谊是由不同的原因成就的。各方面差距大的友谊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密集地存在着。但是,以“经营人脉资源”为目标的功利性社交,一定是以实力为基础的。那么是不是只有通过“走向更强”才能赢得友谊和维系友谊?也不一定。毕竟友谊这种美好情感的产生和维系方法很多。但是很确定的是,没有比“走向更强”能够更有效地维系功利性的“人脉”了。
更直白一点说,友谊或许是人脉,但是人脉未必是友谊。
这个道理,对于年轻人来说,我觉得更为重要,与其天天挖空心思去想着怎样扩充自己的人脉,天天吃吃喝喝,倒不如在家里多看几本书,充实一下自己,正所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当你具备了足够的实力,自然不会愁什么人脉,你不去找别人,别人也会来找你。
关键是,你是谁,这很重要。
最后再加一句通俗易懂的:五十元的人民币设计得再好看,也不如一百元的讨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