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68篇:教研随笔∣语文教师要坚持课题研究
语文教师要坚持课题研究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语文学习》2021年第3期发表了北京市景山学校周群老师的文章《一线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周老师结合自身工作以及科研的经历,谈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这篇文章可读性强,作者没有刻意提炼出什么经验和策略,而是用叙述的方式将经历和思考写了出来。我读完之后,更加坚定了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教学问题的决心。我也结合自身经历和周老师课题研究的心得,谈如下几点体会:
课题选题既要有问题意识,也要有学理意识。身边的语文老师做课题,选择的题目大都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相关,这是优点,不足之处在于有时候难以发现真正的问题,难以从问题出发形成有学理依据的课题研究实际路径。问题当然是课题的出发点,课题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是好的,但很多问题前人都已经研究过了,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再去“炒冷饭”,意义不是很大。我的主张是,课题选题不仅要依据共性的问题,还要善于选择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例如单元整体教学的问题、学教评一体化的问题、情境任务式教学、交际语境写作、名著阅读与测评等,这些选题在一线教师中很少出现,原因就在于教师的目光只盯着自己的课堂与经验,课题选题自然也调不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果能够关注语文教育教学的热点,关注专家和优秀同行的研究与实践,在选题方面一定会有更为新颖的方向,解决的问题自然也会更有意义。周群老师提到,不能做“看家守院”型的教师,只会教教材上的课文,只关注学生成绩搞题海战术。而是要有强烈的课题意识,积极参与教学改革。那么,选题方面自然也应选择能够体现课程教学改革方向的课题。
周老师还认为,选题要选择教学中的难题,对此我深表认同。我目前正在做的课题是关于文本解读的教学转化方面的,即探索如何将文本解读的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这是一个语文教学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课堂实践问题。课题开题之后,基本上处于一筹莫展的状态,没有现成的转化策略,也没有太多的课例,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去开拓探索。我的思路有两条:一是坚持进行课堂教学研究,通过课题组成员轮流上公开课的方式,真正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相应的方法策略来;二是坚持进行单篇文本的课例研究,针对单篇文本进行文本解读与教学内容确定的研究。目前这两条思路正在有条不紊地落实,我去年在《中小学教材教学》发表了一篇论文《基于教材解读的小说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从“不同角度”说起》,就是针对文本解读的教学转化,围绕《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展开的,也是听了李莉老师的课之后的研究成果;后来,我又在《中学语文》发表了一篇论文《阅读课教学内容的确定方式辨析——以<藤野先生>教学为例》,也是听了何亚男老师的课之后,对《藤野先生》展开的深入研究。这些个案成果积累得多了,对于“文本解读的教学转化”这样的宏大命题,可能就会有一些突破了。
周老师在这篇文章里还提到,课题研究要有“长线布局”,这一点我也十分认可。现在不少教师做课题,功利心比较强,一心想“短平快”,为了做课题而做课题,缺少一个长时间的规划与布局,一个课题做完之后,要么是没想到下一个课题做什么,要么是根本就没想着还要做下一个课题。而“长线布局”就不是这样。所谓“长线”,就是要有长期的布局,有不间断的教学实践,在持续深化的课题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修正以往课题推进中的错误,完善课题方案,以期课题研究价值的最大化。在我看来,“长线布局”的前提是要有学术聚焦点,要能够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长时间的研究。这个聚焦点,也是自己的学术旨趣所在。我自己是从2010年开始进行文本解读的研究与实践,刚开始并没有做课题的意识,积累了五年经验后,2015年终于有了课题研究的意识,2016年申报成功一个课题“高中语文教材文本“还原式解读”实践研究”,当时做课题是懵懵懂懂的,但幸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教材上的不少篇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发表了40多篇针对单篇文本进行解读的个案成果,还出版了一本书。课题结题后,我开始研究初中语文教材和教学,直接把文本解读的相关方法和策略移植到初中教学研究中来,并开始“左右开弓”,一方面继续对统编语文教材进行文本解读研究,另一方面就是上述我提到的文本解读的教学转化研究。十多年来,我围绕“文本解读”这个点,不仅在学段之间延伸,同时又以这个点为圆心,不断向外拓展,研究基于文本解读的其他问题。那么,围绕“文本解读研究”的话题,究竟还可以进行哪些“长线布局”呢?其实是很多的,比如基于文本解读的学教评一体化的研究、基于文本解读的单元整体教学或大单元教学的研究、基于文本解读的测评研究等等。这样,我的学术旨趣就可以和不同的话题产生关联,真正实现“长线布局”。这其实也是要求语文教师善于发现、总结、提炼自己的教育教学兴趣、经验与心得,确定了研究方向之后,可以围绕这个点不断展开,坚持十年八年,一定会有收获。
在这篇文章里,周群老师还提到了景山学校领导在上个世纪60年代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概括“景山人”的特点:一学“孙悟空”,勇于解放思想,敢于“大闹天宫”,敢于破除一切不合理的清规戒律,敢于向一切不科学的世俗偏见和传统习惯宣战。二学“猪八戒”,认准一个方向,硬是往前拱,“不撞南墙不回头”。即使撞了南墙,也不灰心,吸取教训,调整步伐,换一个角度,继续向前拱,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三学“老乌龟”,看清路线,埋头行进,遇有“风吹草动”,就把头伸出来,听一听,辨一辨。说得有理,就当营养,吸收它;说得无理,只当耳旁风,不去理会,把头缩进去,继续走自己的路。我个人觉得这三个特点用在目前的课题研究方面,也是十分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