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墨微展】浓妆淡抹总相宜 ——刘啸书法折扇微展

刘啸,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常务副秘书长。曾被评为天津市十佳青年书法家、国家电网十大书法家、天津市职工艺术家。2010年、2013年两度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

书法作品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入展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届隶书大展、第三届中国书坛兰亭书法双年展、纪念毛泽东志诞辰120周年全国书法展、“孝行天下·埇桥杯”全国书法作品展、天津市第四、五、六、七、八届书法篆刻展、第三届全国安全生产书画展、首届“蔡文姬奖”书画大赛、第四届全国“康有为奖”书法展、第二届“黄庭坚奖”全国书法大赛、第五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巴山夜雨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第二届“牡丹奖”书法作品双年展、“中国梦·翰墨朝阳”首届全国书法作品大赛、“青州书法奖”全国书法作品展、圆梦中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全国七行业书法作品展、中国梦电力情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全国电力优秀书法作品展、第一、二、三、四届全国电力书法作品展。

通联:(301600)天津市静海县静文路2号电力发展中心

手机:13920350000(微信)

信箱:86800888@qq.com

浓妆淡抹总相宜

——刘啸书法折扇微展

东锋

书法扇面,作为一种古老的书法表现形式,其文化底蕴源远流长,追溯起源,已有3000年的历史,那么为什么书法扇面能够一直流传古今,最主要还是书法扇面其本身给我们所带来的精神享受。

书画扇与巨幅宏制的卷轴书画相比,虽不及后者博大精深,但亦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扇面尺幅天地,不像创作巨幅长卷那样严肃刻意,创作时可心态轻松地即兴挥毫,流露出了艺术家一种的笔墨真趣。中国历代书画家都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抒情达意,或赠友人。通常,保持原样的叫成扇,为便于收藏而装裱成册页的俗称扇面。从形制上分,圆形的叫团扇或纨扇,折叠式的则叫折扇。本期我们为您推出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作者刘啸先生的折扇作品。

古人苏东坡有诗云: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烂漫是吾师。古人作书,力求字外功夫,能于笔墨之外,窥得些些趣味,方是书家得意之妙。今见刘啸先生折扇作品,点画精到,气韵生动。舒展如意,收放自然。无不于随手挥洒间,见清奇古雅之韵致也。当今书坛,书家如云,浮夸之风尽染。在名利的驱使下,一些书法爱好者对书法的诠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又有多少人能真正领会到古人对书法的那种意志与神韵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的人不太注重内在的修养,一味的注重外在的粉饰。可是书法创作真正打动人心的便取决于内在的修养。古代书家也曾告诉我们将内在的修养和自身才情天赋,以及对宇宙万物的通灵感悟结合起来,才能流露出上乘之作。然而,刘啸先生的书法艺术之路与古人的审美却有着一种似曾相识的暗合。

纵览刘啸先生的书作,从字体上涵盖了甲骨、大篆、小篆、行书、草书;从字数上有三四字的吉语小品,有几百字的鸿篇巨制。其用笔清爽挺拔、劲健自在,秀逸中见锋颖,提按迅疾、使转自如;结体精绝内敛、疏密聚散恰当,放着尽放、收着尽收,谨严处见功力、松散处得风骨;点画灵活多变、自然洒脱;用墨枯润相间、浓淡相宜;行笔生动、精炼、飘逸而有力;线条质感把控的遒劲洒脱、极富弹性、极富层次感、极富生命力;布局错落有致、大小不拘、张弛有序、敛放有度,很重空间感;章法上不拘一泥,有意时又随意,无法中不离法,出新意于法度中;书风整体营造一种笔力遒劲、恬淡洒脱、隽雅灵动、率真天成的和谐书法。古韵盎然,将古人的书风演义的淋漓尽致。刘啸先生才情俱足,作品中透露出的淡定雅逸和书卷气息。行气通畅的节奏感、韵律优美。在当今浮躁的书坛是难能可贵的!

刘啸先生的隶书拙朴雄浑、变化自然的精神风貌,兼顾时代审美趋向,胎息《礼器》,但兼有各家之长。既有《礼器》的瘦硬,又有《张迁》的方笔斩截,还吸收了《石门》、篆书和简帛的中锋用笔与率意,融会贯通而形成了己意,融合简书和行草书笔意,用笔厚重而不失轻灵,结体多变而不失雍正,章法精巧而不失大气。墨色变化一任自然,不讨巧、不做作。他在创作中,用笔尤其注重强调点画的“书写性”,那种节奏感和韵律感,给人以很好的视觉享受。对每个字结构的处理颇具匠心,在尽可能保持经典碑帖结字特点的基础之上,依据自我的个性气质和情绪变化而随机生发,那种古朴典雅、雍容大度、活脱空灵、苍润滋华的艺术感觉跃然纸上,尽量避免当下隶书创作的那种搜首弄姿、扭捏作态的不良习气,使得其作品在格调和情趣上达到了一个更高的艺术层次。

刘啸的行草书取法二王和米芾、王铎,点画精到,峻健有力,用笔洒脱自然,动静相宜。在行气和章法上善于表现一种磅礴的气势和跌宕起伏的韵律之美。其作品高古遒劲,酣畅淋漓,笔法老辣,线条灵动如行云流水,腕下龙腾虎啸,气象万千。章法严谨,墨色变化多端,跌宕起伏。让欣赏者似乎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及迸发出得激情四射。

其甲骨文书作,并不真的以龟甲兽骨上的锲刻线条为模仿,纤细且每每以出锋书之,而是参以中锋篆法,圆劲隽秀,紧密工稳,端庄严整。深厚的书学功力以及博大的学问根底,使得刘啸先生由篆隶向契文书法转型时似乎显得游刃有余。今天我们观其甲骨书法作品,既有浓厚的金石韵味,又有风格清雅、淳正的书卷气,其线条多方折、简约,然不失一种古朴的装饰美感。

在对篆书的学习上,需要坚实的古文字基础和博采众长的艺术境界。古人云,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刘啸寻觅所有能找到的篆书名帖资料,《毛公鼎》、《散石盘》、《石鼓文》、《秦峄山碑》……这些铭文、石刻成了他临习篆书的范本。有时为了一个字的出处,他查遍不同辞书字典。在这锲而不舍的追求中,使他不断拓展艺术境界,对篆书这种古老的的书法艺术形式有了理性的认识和艺术的把握。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刘啸先生每日临池不辍,我深信凭刘啸先生的那种执着追求与坚韧不拔之志,加以演绎,必能成为中国书坛实力派中的佼佼者。让我们一起期待着!

【行草扇面作品欣赏】

【甲骨文扇面作品欣赏】

【隶书扇面作品欣赏】

【篆书扇面作品欣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