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斋月,《西宁表情》公众号上,一篇由一朵莲女士撰写的关于清真粽子的文章受到读者们很大的反响。笔者当时也对作者笔下的清真粽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了,作为一个不入流的文人,再怎么不济,对于美食也不会仅仅限于口腹之欲。我不太敏锐的感知力还是从中嗅到了一丝希望文化气息,就想着从清真粽子做延伸,写一篇关于伊斯兰中国化的文章。奈何开斋节一过,就转场进了无人区,从而耽搁了下来。也许是我太懒,也许是太忙,这一耽搁,一年多了,我楞是一个字也没写。收藏夹里,这篇文章的题目下始终空空如也。直至最近,因临近端午,朋友圈里关于粽子的文章忽然多了起来。受这些美文的感染,便又想起了一朵莲女士笔下的清真粽子,也勾起了我创作本文的激情。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竹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就是这样一种早期的非伊斯兰祭祀品却堂而皇之上了穆斯林的餐桌,这说明伊斯兰文明和华夏文明早已相融合。而清真饮食文化也并非是某些恶毒“叫兽”所攻击的那样是“宗教食品”。“清真”二字本是道教用语,却被华夏伊斯兰借用,如今不但成了中国伊斯兰教界专用名词,还用到了宗教场所上——“清真寺”,难道这不就是中国化的铁证吗?不单在饮食方面,在“衣、住、行”方面,随处都能发现,在华夏大地,伊斯兰已中国化的象征。比如在衣着方面,除了一些阿訇、满啦做礼拜时穿礼拜袍之外,满大街的穆斯林穿着和汉族大相径庭的能有几个?即使阿訇穿的礼拜袍也已脱去了早期伊斯兰的特征,而加入了更多的华夏传统文化元素和一些时髦的元素。即使是为一些别有居心的“爱国者”诟病的盖头,如今不也是为时髦的纱巾所代替了吗?穆斯林男人的小白帽也已从日常穿戴转为礼拜用品。更多年轻人都是选择不戴帽,或者就戴棒球帽等潮流时尚的帽子。再来说说“住”,在我国西北的河湟地带,即黄河及其支流湟水所构成的甘肃、青海交界区域,是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是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代表性区域。这一地带,无论是穆斯林家庭的庭院还是清真寺和拱北庭院,都遵循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布局,也青睐使用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建筑形式。这些庭院的中心往往都会营建花坛,种植各种花卉,同时辅以中国式盆景、鱼缸、砖雕等,呈现出鲜明的中国化特点。这种对花园和水的热爱,既有来自伊斯兰教的影响,也有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旨趣。至于“行”,不用多说。谁都知道,当今社会,不论哪个民族、哪个宗教的人,选择交通工具方面是不可能有区别的。所有这一切,说明在华夏大地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伊斯兰早已中国化。
玩新浪微博的人可能都知道,对于“伊斯兰中国化”叫嚣最厉害的莫过于社科院某退休过气老大妈。这位大妈看似满口马哲理论,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位大妈干的事却是给马哲抹黑、给中国共产党抹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位大妈所说的宗教中国化其实是彻彻底底的去宗教化!比如这位大妈“来稿选登”中赞许的清除清真饭馆门头,甚至一些穆斯林庭院门楣、楹联上的阿拉伯语的行为。比如强制穆斯林摘头巾的行为。这些行为明显的是违背宪法大纲、侵犯人权的行为。那么这种行为为什么会在华夏大地大行其道呢?实际上是某些恶毒文人纠集网络水军、风油精(司马南对亲犹太分子的定义)们以舆论绑架地方政府,舆论造势干涉政府行为所致。据我所知,那些去清除阿语标志、强行不让戴头巾的部门或单位,没有一个能拿出相关政府文件或法律法规。
总而言之,一些文人口中的“伊斯兰中国化”是伪命题,是打着中国化的旗号去宗教化。
好了,不说了,说多了无益。还是去伊麦佳网上商城看看,有没有清真粽子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