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中医的「胃气」到底什么意思?

本  期  导  读

中医学非常重视「胃气」。《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脾胃论》强调:「人以胃气为本」,均明确指出胃气在人体的重要性。

「胃气」一词,较之脾气、肺气等不同,其内涵往往因语境而有所差异,需明辨。

何为胃气

1. 指胃的受纳腐熟、通降功能。

这与肾气、肺气、肝气、心气、脾气是指各脏功能一样。胃气旺,则胃的受纳腐熟、通降作用强;胃气虚,则胃的受纳腐熟、通降功能减。

2. 指胃的气机。

临床见呕吐,嗳气,呃逆,恶心时,习惯称胃气上逆。胃属腑,气机以下降为顺,逆则为病。《临证指南医案·脾胃》言:「胃宜降则和。」

3. 为脾、胃、小肠消化吸收功能的统称。

《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也。」 ——此胃气实包括了脾运化水谷,胃受纳腐熟以及小肠化物、泌别清浊功能。

「人以胃气为本」也是这个含义,胃气强,即整个消化吸收功能强,气血生化有源;胃气弱,即整个消化吸收功能弱,气血生化乏源。《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

4. 指人身各气的别称,包括元气、营气、卫气、谷气、清气等。

李东垣在《脾胃论·饮食劳倦论》里说:「悉言人以胃气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营气、运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

《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再说:「胃气者,谷气也,营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

5. 指脉象的特征。

即脉来从容和缓、不快不慢为有胃气。张景岳《类经·脉色类》说:「胃气之见于脉者,如玉机真藏论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终始篇曰∶「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是皆胃气之谓。大都脉代时宜无太过无不及,自有一种雍容和缓之状者,便是胃气之脉。」

有胃气之脉表示正气足,虽病却易治。

景岳又说:「若四季相代,而但弦但钩但毛但石,是但代无胃,见真藏也,故曰死。」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言脉失从容和缓之象,真脏脉外现,是胃气已尽,此示病情较重,预后不良。

脉之胃气又可显示人体正气。故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

6. 舌苔形成的主要因素。

舌苔由胃气熏蒸而成,正常人是薄白苔, 由于病人的胃气有强弱,机体有寒热虚实,故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病理舌苔。

比如剥落苔,常与胃气受损有关。有根苔多表明病人有胃气;无根苔多表明胃气已衰等。

7. 指人体正气。

《景岳全书·道集脉神章》云:「己盖胃气者,正气也,病气者, 邪气也,夫邪正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凡邪气胜则正气败,正气至则邪气退矣。若欲察病之进退吉凶者,但当以胃气为主。察之之法,如今日尚和缓,明日更弦急,知邪气之愈进,邪愈进则病愈甚矣;今日甚弦急,明日稍和缓,知胃气之渐至,胃气至则病渐轻矣。」

这里说的是,胃气即正气,然此正气之候则视脉之变化。则脉象之胃气与正气之胃气,实是互为表里关系。

胃气一败,百药难施

以上「胃气」内涵,虽然一个名词,各自表达,但岐义并不大,仅是胃功能的逐渐外延而已:最初的胃功能外展为脾、胃、小肠消化吸收功能的统称;消化吸收功能可化生或充养元气、营气、卫气、谷气、清气;各气旺即正气足;正气盛衰可显于脉与舌象。

胃气主要表现在食欲、脉象、舌苔和神色等方面。

一般以食欲正常,脉象从容和缓、不快不慢,舌苔正常,面色荣润,称之为有胃气。反之,则为胃气伤或胃气败。

临床上,往往以胃气之有无或强弱作为判断预后吉凶的重要依据。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不食》中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百病之大纲也。故诸病若能食者,势虽重而尚可挽救;不能食者,势虽轻而必致延剧。」

由于「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保养胃气」实质就是强调因应养生、防病、治病不同目的,通过采取适当措施,保护脾胃的功能,避免败胃药食,否则「胃气一败,百药难施。(《医宗必读》)」进而达到提高正气,防邪祛邪,养生延年的目的。

所以《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0)

相关推荐

  • 经典中医基础理论图画版:胃

    胃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之意. 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 ...

  • 人参是宝,到底好在哪里?

    文/袁纪玉  2009.11.26根据上边所述,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调理身体呢?正是我们今天所交流的主题,人参是宝,到底好在哪里?我们从中医的两个方面来交流.一.   治病求本.标本兼治:西医治病是治人得 ...

  • 中医抗癌有一个底线,所有中医都会这么做,...

    中医抗癌有一个底线,所有中医都会这么做,原因竟是出自这里.老中医40年心得.   很多用中药抗癌的患者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所有的中医都比较重视脾胃的调治,这是因为它们很特殊.中医认为,脾胃同属消化系 ...

  • 既然生无遗憾,死又何惧?

    早起去河边散步,骤起的北风依旧犀利,绿草如茵的野地里,散落了许多怒放的小黄花,衬着绿色的草地,远远看过去娇柔可爱.红十字会在河边摆了几个常用的体育设施,一早就有几个老人在练,虽然气温很低,可是看得出来 ...

  • 无血腥、无暴力,为何被称之为「恐怖」悬疑片

    描述生活琐事,剧情却细思极恐 没有血腥镜头,没有恐怖场景.都是些生活琐事,看似很小的事情都拍得十分精致,很真实,让人觉得非常有代入感. 影片一开始的场景就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 一段黑暗幽深的狭长走廊, ...

  •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用这种方法养生,护正气、养好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化生气血,对人体健康意义重大.若脾胃功能出现异常,便会因水谷运化不利,出现纳呆.腹胀.消瘦.倦怠乏力.水肿.泄泻.便血.崩漏.紫斑.面色萎黄等多种问题. 中医认为,&quo ...

  •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挑对食材以煮粥,护正气、养好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化生气血,对人体健康意义重大.若脾胃功能出现异常,便会因水谷运化不利,出现纳呆.腹胀.消瘦.倦怠乏力.水肿.泄泻.便血.崩漏.紫斑.面色萎黄等多种问题. 中医认为,&quo ...

  • 老中医说:养生、治病先要注意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一点资讯】

    防治疾病的原则有很多,但养生.治疗首先要注意胃气,也就是说要把食欲放在第一位. 胃气这个词最初出现在<黄帝内经>中,其中<素问玉机真脏论篇>这样记载,"五脏者,皆禀气 ...

  • 《西藏生死书》—愿我们每个人无惧生无惧死

    世间万物,没有一种事物是永恒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它都是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变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我们没有人不曾经历过失去,没有谁不会面对死亡. 除了修行圆满的人,没有人不曾惧怕死亡,哪怕一丁点的害怕都没有 ...

  • 《有胃气则生》连载:火由气滞生

    不伤寒,不产生热.这样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现在的人这么容易上火?因为当今的人普遍贪凉,吃着寒凉的食物还觉得燥热,燥热则会进一步贪凉,就更加重了血管.经络的收缩.瘀堵. 我们每个人都有"上火&q ...

  • 《有胃气则生》连载:火从寒来

    阅读重点 ●人是恒温动物,生活中的火进入不到人的身体中,更伤害不到人的身体,相反,对人体还有保护.温暖.治疗的作用,所以人体的火不是外来的,是内生的. ●人的经脉血管正常时,水升火降.气机条达,没有火 ...

  • 胃癌的人越来越多了,胃不好的人看过来,得胃气则生,失胃气则亡

      今天小叔跟小伙伴们聊聊一个调理老胃病的中成药.   十人九胃,在胡吃海塞的年代更是如此,很多胃病都是吃出来的,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吃出来的胃病要想吃回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胃病,三分治疗七分保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