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病变的定位诊断大全
导 语
转发收藏!
1
额叶病变
额叶的主要功能是控制随意运动、语言、情感和智能,并与内脏活动和共济运动有关。
1. 额叶前部:精神、情感、人格、行为和智能障碍。
2. 额叶后部(中央前回):刺激症状为癫痫发作,破坏性病变引起对侧偏瘫。
3. 额叶底部:刺激症状为呼吸间歇、血压升高等自主功能障碍,破坏性病变造成精神障碍、愤怒或木僵。
4. 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病变表现为运动性失语;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病变表现为失写症;眼球凝视中枢:刺激性病变引起双眼向健侧的同向凝视,破坏性病变引起向患侧的同向凝视;排尿中枢受损表现为尿失禁。
5.严重额叶损伤除痴呆外,可影响基底节和小脑引起假性Parkinson病和假性小脑体征等。
2
颞叶病变
颞叶的主要功能是听觉功能。
1. 颞横回:刺激性病变表现为耳鸣和幻听,破坏性病变表现为听力减退和声音定位障碍。
2. 颞上回:前部病变引起乐感丧失,后部病变引起感觉性失语。
3. 颞中回和颞下回:病变表现为对侧躯干性共济障碍,深部病变合并同向上1/4象限缺损。
4. 颞叶内侧:病变表现为颞叶癫痫、钩回发作,破坏性病变表现为记忆障碍。
5. 颞叶广泛损害:表现为人格、行为、情绪及意识的改变,记忆障碍,呈逆向性遗忘及复合型幻觉环视。
3
顶叶病变
顶叶的功能与邻近结构有重叠。
1. 顶叶前部:刺激性症状为对侧局限性感觉性癫痫和感觉异常,破坏性病变表现为对侧半身的偏身感觉障碍。
2. 缘上回和角回连同颞叶的上部:与语言有关。
3. 顶上小叶:皮质觉如实体觉,两点辨别觉和立体觉丧失。
4. 顶下小叶:失用、失写、失读等。
4
枕叶病变
枕叶的主要功能是视觉功能。
1. 视幻觉如无定形的闪光或色彩常提示枕叶病变。
2. 破坏性病变表现为同向偏盲,伴有“黄斑回避”(即两侧黄斑的中心视野保留)。
3. 双枕叶视皮质受损引起皮质盲,失明,但瞳孔对光反射存在。
4. 梭回后部病变引起精神性视觉障碍,表现为视物变形或失认,患者失明但自己否认。
5
胼胝体病变
1.膝部:上肢失用症。
2.体部:前1/3病变表现为失语,面肌麻痹;中1/3损害表现为半身失用,假性球麻痹。
3.压部:下肢失用和同向偏盲。
4.胼胝体广泛性损害表现为精神淡漠,嗜睡无欲,记忆障碍等症状。
6
半卵圆中心病变
1.前部:对侧肢体单瘫和运动性失语。
2.中部:对侧皮质感觉障碍,远端重于近端。
3.后部:对侧同向偏盲和视力障碍。
7
基底节和内囊病变
基底节包括豆状核(苍白球和壳核)、尾状核、屏状核、杏仁核。
1. 纹状体(豆状核和尾状核):手足徐动症(舞蹈病)、静止性震颤(帕金森综合征)。
2. 内囊前支:双侧额叶性共济失调症。
3. 内囊膝部:对侧中枢性面舌瘫。
4. 内囊后支:对侧肢体偏瘫;对侧半身浅感觉障碍;偏盲和听觉障碍。
8
间脑病变
1.丘脑部:
1)丘脑上部:病变累及松果体出现性早熟和尿崩。常见松果体区肿瘤。
2)丘脑后部:累及外侧膝状体出现对侧同向偏盲,累及内侧膝状体引起听力减退。
3)丘脑:刺激性症状引起对侧半身丘脑痛,破坏性症状为对侧半身深浅感觉障碍,还可引起共济失调、舞蹈病、多动症和丘脑手。
2.丘脑底部累及Luys体致对侧投掷症。
3.丘脑下部:
主要表现为内分泌和代谢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4.与丘脑和下丘脑相关的综合征。
1)无动无语缄默症:下丘脑网状结构受损。
2)间脑癫痫:脑外伤、第三脑室肿瘤和丘脑肿瘤均可引起,表现为自主神经系统发作症状:面部潮红,大汗淋漓等。
9
脑干病变
1.中脑:眼肌麻痹、对侧偏瘫、肢体多动、昏迷、去脑僵直、四肢瘫。
2.脑桥:眼球凝视麻痹、对侧偏瘫、小脑共济失调、对侧半身感觉障碍、昏迷、双侧瞳孔针尖样缩小、四肢瘫。
3.延髓:舌下神经交叉瘫、交叉性感觉障碍和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同侧球麻痹、同侧霍纳征和眩晕、眼球震颤。同侧舌瘫和对侧偏瘫、全身范围的伸肌持续紧张的强直性状态。延髓广泛性损害多表现为急性球麻痹和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10
颅底病变
1.前颅窝:同侧视神经萎缩、对侧视神经盘水肿伴同侧嗅觉丧失。
2.中颅窝:
1)视交叉综合征:
双颞侧偏盲伴垂体内分泌紊乱,同时可伴有视神经萎缩和蝶鞍的改变。多为垂体腺瘤所致。
2)眶上裂和眶尖病变:
(1)眶尖综合征:表现为视神经萎缩或水肿,上睑下垂,眼球固定,角膜反射消失,眼神经和上颌神经分布区感觉障碍。
(2)眶上裂综合征:除无神经变化外,余同上。
3)海绵窦综合征:
眼球固定,瞳孔散大,角膜反射减弱,可合并突眼及眼静脉回流障碍。
4)岩部病变
(1)岩尖综合征:同侧三叉神经受累致面部疼痛或麻木,外展神经受累致眼球内斜、复视。常因乳突炎症扩散、鼻咽部及鼻窦肿瘤引起。
(2)三叉神经旁综合征:面部疼痛。颈动脉交感丛受累致同侧Horner征。
(3)蝶-岩综合征:同侧眼肌麻痹和三叉神经感觉障碍。
3.后颅窝
1)内耳道综合征:
病变起自内耳道,同侧面神经外周性瘫痪,同侧听神经受累引起耳鸣、耳聋、眼球震颤和平衡障碍。
2)桥小脑角病变:
三咽神经、舌下神经或外展神经受累症状。
3)颈静脉孔区:
相应神经症状。
4)颅脊管综合征:
枕大孔附近的病变常侵犯后颅窝和高位椎管两个间隔,先后累及小脑、延髓、后组脑神经和上段颈髓等结构。
11
小脑病变
1)小脑半球:
同侧肢体共济失调,眼球震颤,辨距不良,轮替障碍。指鼻和跟膝胫试验阳性,同侧半身肌张力降低。
2)小脑蚓部:
躯干性共济失调,小脑爆发性语言,少有肌张力降低和肢体异常。
3)齿状核:
运动过多,肌阵挛。
4)小脑脚:
小脑上脚病变引起同侧小脑共济失调,对侧红核病变引起不自主运动,头偏向病侧;小脑中脚病变出现额叶共济失调;小脑下脚损害引起同侧小脑性共济、平衡障碍,眼球震颤及书写障碍。
来 源:医护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