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祭伍子胥:爱国如何称得?
伍子胥死了,可人们只记住了屈原。
关于端午的由来,被大家所熟知的就是纪念屈原。但在作者本人看来,屈原笔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zū hǎi)”的伍子胥才是当之无愧的祭祀对象。
上面那句话的意思是,忠臣不一定被任用,贤者不一定被推荐。伍子胥遭到灾祸,比干被剁成肉泥。这两者才是真正的忠臣和贤者。
伍子胥,楚国人,本名伍员,其父伍奢,是楚平王太子建的老师,其兄为伍尚。
下面的文章,请先阅读:伍子胥:请把我的眼睛挂在城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被灭!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受太宰伯嚭谗言,赐剑令伍子胥自杀。
子胥“乃告其舍人曰:「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於江上,午日以粽奉之(《史记》)”
吴王夫差令伍子胥自杀,伍子胥说对门人说,我死后,请把我的眼睛扣下来挂到吴国的东门之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过来灭掉吴国。于是乃自刎而死。
吴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下令让人把伍子胥的尸体用马革裹起来,扔到江里喂鱼。吴国百姓心疼他、感恩他为吴国所付出的一切,给他立祠,把粽子扔到江里,祭祀。
所以《荆楚岁时记》也记载:“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
伍子胥被逼身亡207年后,另一个楚国人屈原选择了投汨罗江自尽。理由同是爱国。
但,伍子胥死了,可人们只记住了屈原。
但历史给我们留了一个不起眼、但无比重要的问题:同是爱国,同是君王昏聩,忠臣慷慨赴死,两者之间为何差距如此之大呢?
很简单,“忠其君,天下皆欲以为臣。爱其亲,天下皆欲以为子”的伍子胥,是不被主流史籍所待见的。
没有人喜欢听批评、陈述事实(包括好、不好)的真话,这是人性的一大弱点。也就是说,大部分人,愿意活在自我的假想中,也不愿听他人不带恶意的指错。
而伍子胥,刚好就是后者。他是在就事论事,而前者,却沉浸在无比满意的自我幻想中。
纵观历史,无不上演着这样的情景。
相较于逆来顺受、幕后旁观的屈原,伍子胥更像是一位横刀立马、血荐轩辕的仗剑者。
(写到这里,又想起了敬重的诗人幸弃疾,他同样是横刀立马,万军之中可取敌上将首级。每每读到他的诗,心中总有一种无比的畅快感。)
同样面对昏君(前期的夫差,励精图治,只是后来,自己毁了自己),同样面对国事飘零,伍子胥都是既不盲从,更不旁观,攘臂以上。范仲淹评价他:“生能酬楚怨,死可报吴恩。”
伍子胥是一个有怨报怨,有恩报恩的人。即使鞭尸三百,也要让楚平王太子建对自己一家人的杀害付出代价,因为,做错任何一件事都是要有代价的。
而对于在最危急时刻接纳自己的吴国来说,伍子胥带着十分的努力去报恩。帮助吴王夫差雄霸天下,国力达到历史上最高的水平。
对于他做的前一件事,很多“文人”和贵族官僚记住了,于是后人只记得屈原,却不知伍子胥。
对于后一件事,吴国老百姓记住了,为他立祠,感恩他为吴国的贡献。
因为,伍子胥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逃跑与反抗的行为,是反叛、是拘捕、是大逆不道,是统治阶级倡导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思想的对立者,是“君可以不仁,但臣不能不义”主流的反叛者。
以上,就是太多的酸腐学者,一本正经地忽悠民众,让大家都单方面的无私奉献的爱国逻辑。
但伍子胥的忠,是有前提条件的。
“君是否值得忠?”
因此,世人记住了逆来顺受的屈原,选择性忘记了敢爱敢恨的伍子胥。
明代进士邵宝恶狠狠做出如下评论:“伍子胥孝知有亲而不知有国,仇一人而戕一国,卒之流毒宗社,不亦甚哉!”
金代进士王若虚也说:“勇而无礼,为而不顾,既自贼其君,又贼人之君,员真小人也哉!”
说伍子胥是小人,是害人、害社会的毒瘤。只是不知道是他们内心的真心话,还是写给执政者看的呢?
但历史长河中也不乏理性的声音和光亮,哪怕微弱,也能穿透噪音,划破黑暗。姑且看看以下人物对他的评价。
苏轼:“父不受诛,子复仇,礼也。生则斩首,死则鞭尸,发其至痛,无所择也。”
一个人,如果连父母家人都不爱,谈爱国,打个问号(?)。
范仲淹 :“胥也应无憾,至哉忠孝门。生能酬楚怨,死可报吴恩。直气海涛在,片心江月存。悠悠当日者,千载祗惭魂。”
明代“批判学家”李贽:“伍子胥绝孝纯忠,惊天震地,楚之烈也。”
《史记》作者司马迁客观而公正评价道:
“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将功名高高地举起,把它化作一股力量,用这股更强的力量去影响、去唤醒、去回馈,且不更好?
所以,你觉得一个毫无追求的乞丐是爱国,还是一位养活几万名员工(以及员工背后家庭)的企业家?
当然是后者!可他在剥削工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