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进军:刘清辉文学创作印象

刘清辉文学创作印象

周进军

最近几年,接触文朋诗友较多,发现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或是有些成就的,多将文学创作根植于传统的民族文化沃土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以深厚的积累作为创作的源泉。其中,刘清辉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邵东作协队伍中,他是一位创作取向十分明确的作家。他坚持自己的创作信念,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和精神目标。在他的作品中,始终洋溢着现实生活的情致诗意和当代人对生活憧憬的浪漫气息。他身为省作协会员,县作协副主席,长期坚持业余创作,写出了不少乡土气息浓郁的作品。著有《大山深处的守望》(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一书,另有百余篇散文随笔、人物传记、小说诗歌等在国家级、省、市、县各类新闻媒体发表。

多年来,刘清辉始终坚持在现实生活中孕育创作灵感,撷取素材,把自己的创作之根深深植入现实生活的沃土中。用浓浓的乡土情怀,去营造现实生活清新和谐的氛围,他的作品里回荡着一股不衰的欢乐旋律。正因为如此,他的人物传记散文如同画家的人物写生一样,从“形神兼备”中获得“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他在文学上继承传统,汲取借鉴了他人的表现手法和经验。他把自己的智慧、思考与实践融于作品之中。他是一位业余作家,不求时尚,不趋闻达,在自我与现实、自我与他人、自我与时代中定位自己的创作。他不做书斋中“闭门造车”的作家,而是置身于生活的风雨晴晦之中,以自己的敏感,发现生活中的诗性。数十年从事基层工作经历,也是他数十年创作经验的积累,更是他数十年创作素材的储备。那些饱含着心血、汗水的经验启迪着他,便有了日益宽广的胸怀和视野。由于他对生活的有了很好地把握方式,因而创作经验越来越丰富,创作手法越来越娴熟。

刘清辉利用在基层工作之余,深入乡村、农家,与平民百姓同甘苦、共欢乐,勤于用手中的笔记录所见所闻,记录为之动情的场景,记录在生活底层的劳动者。在时间的沉淀与积累中,刘清辉的人物写实创作更加鲜活,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情致。他笔下的作品更多的体现出他拥抱生活的激情,以及揣摩生活的感悟。在创作上,他少了些浮躁,多了些厚重;少了些做作,多了些深沉;少了些虚夸,多了些真实。可以说,他的作品已经进入了走心、怡情和写实相融合的状态。

品读刘清辉的作品,第一感觉便是走心。如写人物中的《百姓小记》,看似毫无经意地表现生活中的平常人物,实则凝聚着作者无数次细心观察,是烂熟于胸的人物生活和艺术境象的高度融合。他写的《百姓小记》系列共十篇,把笔触放在牛马司街中那些市民和老湾泥乡的平民百姓身上。最精彩的要数《刻私章的唐师傅》、《剃头匠王哑巴》、《铁铺的刘师傅》、《修自行车的杨师傅》、《强告发子李正敢》等几篇。在《刻私章的唐师傅》一文中,作者对主人做了特别的刻画,“因为他教我作业的缘故,我一直把他当成是我的编外老师”。唐师傅本是读书人,解放前夕毕业于上海某大学,后在上海工作。就因为家庭出生不好,被单位退回原籍。“我”一次从学校回家,“听说他去了天国”。作者对唐师傅给予了深切的怀念:“我时常在梦中远远地瞧见老人家的落魄模样。”《修自行车的杨师傅》中的杨师傅技术好、人缘好,又舍得吃苦,家里还有“两朵金花”(两个漂亮女儿)。所以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喜欢把自行车推到杨师傅店里去修。《强告发子李正敢》中的主人李正敢,是一位以到处说好话乞讨为生的“告发子”。人们开始畏惧他,讨厌他,后来自从他“飞快”、“科学”的救了摔进水塘中的小孩后,他的形象“逐渐在人们心中高大了”。这一个个都是作者笔下描写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百姓人物,是作者长期观察、十分熟悉的底层人物代表,个性鲜明,特点突出。这些就是属于贴近生活,十分走心的作品。

品读刘清辉的作品,第二感觉是怡情。他尊重历史,敬畏英雄。早年他发现邵东籍的黄埔军校生人数众多,觉得这就是一个不一般的特殊现象,是邵东历史上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作者在《邵东籍的黄埔学员研究》题记代序里写到:“我隐约感到,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手创办的黄埔军校与我们邵东颇有缘分。”刘清辉就是一位这样怡情的人。他通过查找资料惊喜地发现,从1924年黄埔一期到1949年黄埔第二十三期,只有第九、十九、二十期外,其他都有邵东前辈在黄埔的矫健身影。他深信,从这些黄埔军校生中定能挖掘出不少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决定以黄埔学期为单位研究整理成册。他利用业余时间,着手搜集资料。进县档案馆,下乡村,在全县开展大走访大调查,耗时三年,终于完成《邵东籍的黄埔学员研究》。全书共写了十七期,三十六篇,落实邵东籍黄埔生131人,外籍3人。

品读刘清辉的作品,第三感觉是写实。刘清辉在人物记录方面,无论是《邵东籍的黄埔学员研究》,还是《百姓小记》,都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强调其表现性。但也注重含蓄、简约的表达,以自己的理解、认知、智慧和感受进行艺术创作、加工、删减和取舍,让作品留下想象的空间和翔实史料,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他写的《邵东旅游月令》,从元月写到十二月共十二篇,把邵东不同季节不同地方的旅游景点特色很详尽地写了出来。还有他的《邵东方言100条》,以条目为篇,是作者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据了解,《邵阳城市报》已刊发了其中的三十八条即三十八篇。作品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把即将远去的生活风俗展现给读者。

刘清辉的文学创作,是对传承责任的坚守和对生活的感悟,成于文字的表现,凝聚于作品之中。如若作者在文章中对个别用语多加锤炼,让文章结构更加紧凑,那么,作品的质量将会更上层次。期待作者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作者简介】周进军,湖南邵东人,两市镇三中教师,中学高级职称。曾在《湖南教育》、《教学与研究》、《教师报》、《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邵阳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多篇。近年来,在多家网站及报刊发表并铅印。崇尚纯文学,把创作当休闲,不企大作。

绿汀文萃平台微信号  LTWCHJL1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