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沿革赏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古诗沿革赏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评析

这是一首古边塞诗,古边塞诗是中国古诗中的一支。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是采用乐府旧题写的一组边塞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三。本篇是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 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接着诗人直抒胸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即使 戍边环境恶劣,将士生活艰苦,戍边时间漫长,战斗频繁, 金甲磨穿要冒生命危险,都在所不惜,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更加坚定,发誓不攻破楼兰绝不回家。

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注释

青海:文中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长云:指层层浓云密布。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雪山。

孤城:即边塞古城。

玉门关:汉置之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

破:即攻克、攻破。一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相勾,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文中泛指唐西北地区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终不还:文中指决不回家。一作“竟不还”。

韵译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黯淡连绵雪山,

站在边塞古城上可遥望玉门雄关。

守边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铠甲,

不破楼兰打败进犯之敌誓不家还。

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青海湖上的天空,长云遮蔽,湖北面绵延着的雪山隐约可见,翻过雪山,就是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孤城,再往西,就可以看到玉门关。在唐代,西边有吐蕃,北边有突厥,当时的青海是唐军和吐蕃多次交战的地方,而玉门关外就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座城池是唐重要的边防城。看着青海和玉门关,就使 战士想到曾经在这两个地方发生过的战斗场面,不由心潮澎湃。可见这两句写景中包含丰富的感情,有戍守边疆将士们对边防的关注,有他们对自己能担负保家卫国责任的自豪,也有边疆环境恶劣,将领戍边生活艰苦的孤寂心情,种种感情都融进了这苍凉 辽阔、迷茫昏暗的景象中。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 “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盛唐优秀的边塞诗有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是因为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作者

王昌龄 (698年— 756年),又王江宁,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人。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盛唐诗人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此类边塞诗。

(注:本人在编篇过程中参考了网络中无署名文章,如有侵权告知,即刻纠正

(0)

相关推荐

  • 唐朝被尊称为诗家老师的人是谁?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在几千年的文坛上都占用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不但喜欢诗歌,还喜欢写这些诗歌的诗人,还给很多的诗人封了雅号.象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被称为诗魔,王维被称为诗佛,还有 ...

  • 古诗沿革赏唐王昌龄《出塞》

    古诗沿革赏唐王昌龄<出塞>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评析 这是一首古边塞诗,古边塞诗是中国古诗中的一支. 此诗是王昌龄早年赴西 ...

  • 古诗沿革赏唐 王昌龄《闺怨》

    一君木子 闺怨 唐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评析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七绝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 ...

  • 【书写经典】第95期,书写王昌龄(唐)《从军行七首其四》

    [书写经典]第95期,书写王昌龄(唐)<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本期参加书写者:郝乙.陈长水.党晓山.董平 ...

  •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王昌龄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古诗沿革赏唐 沈佺期《杂诗(其三)》

    古诗沿革赏唐 沈佺期<杂诗(其三)> 一君木子 杂诗(其三) 唐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评析 这是 ...

  • 古诗沿革赏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古诗沿革赏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一君木子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评析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是一首古山 ...

  • 古诗沿革赏唐李颀《古从军行》

    古诗沿革赏唐李颀<古从军行> 一君木子 古从军行 唐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 ...

  • 古诗沿革赏唐 崔颢《黄鹤楼》

    古诗沿革赏唐 崔颢<黄鹤楼> (修改稿) 一君木子 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

  • 古诗沿革赏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古诗沿革赏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一君木子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评析 <过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