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意象象征性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在余华的这部作品中,展示了青年成长阶段在迈向成人世界时的种种遭遇:理想与现实、抗争与妥协、残酷与温暖、失去与收获等。但我更关注的是其中的多个意象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被赋予的象征意味。
首先是“旅店”这一意象,在“我”出门远行的这段经历中总共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是“我”踏出家门从早晨走到黄昏希望能找到一家旅店,“但我还没找到一家旅店。”,这句话在“我”口中重复了多次。作为一个刚成年的孩子,第一次独自一人出门,怀着青少年的满腔热血,对这时候的“我”来说,旅店就是理想追求,“我”竭尽全力想要找到它。
第二次是“我”没找到旅店,却看到了一辆汽车,这时候我的追求降低了,旅店变成了寄托的象征。“我现在需要旅店,旅店没有就需要汽车,汽车就在眼前。”在汽车上与司机做看似亲密的交谈之后,“现在我根本不在乎什么旅店,这汽车这司机这座椅让我心安理得。”,“我”的心理在这时候有了一种变化,即不再对过去所坚持要找寻的旅店那么在乎了,因为汽车上舒适的座椅能给予同样的安全感。
第三次是在汽车抛锚以后,汽车司机漫不经心地说“等着瞧吧。”,旅店又重新回到了我的脑海中。“眼下我又想起什么旅店来了。那个时候太阳要落山了,晚霞则似蒸汽似地在蒸腾。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了我脑中,并且逐渐膨胀,不一会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汽车抛锚,司机的不作为让我之前拥有的安全感荡然无存,这时候又想起旅店来了,迫切希望能找到一个旅店以安全感来消除畏惧,旅店变成了挫折之后的避风港。
第四次是当苹果被村民抢光,汽车也被卸走,“我”遍体鳞伤地爬上汽车座椅,躺在汽车的心窝里感到暖和,“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不健全的汽车也能给予我安全感了,就像一直在寻找的旅店,这是我在遭受现实打击之后对成人世界的妥协和认同,没有旅店,只要有个能避风雨的地方就足够了。
通过这四次寻找旅店的经历,可以看出旅店在“我”眼里已经超出了本义,由最初的理想变成寄托和避风港,再变成最后的妥协。在这四次经历中,“我”的要求在现实面前被不断地自我降格。
如果将“旅店”看成青年人在步入社会后经历的转变,那么最初青年人像“我”一样总是满怀着理想和激情,然而现实却远非想象中那样美好,当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打击之后,青年人会越来越满足于当下,对于未来的要求也会逐渐降低,那时候就说明已经对这个世界妥协了,逐渐沦为普通大众中的一员。纵使在某些时候,受到挫折,还是会想起当初的理想,但又无法下定决心摆脱现实,因为不知道去追求当初的理想会不会比当下过得更糟糕。于是最后像“我”一样,遍体鳞伤地躺在残缺不全的汽车中,也觉得是非常满足的。
第二个意象是香蕉与苹果。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汽车,“车厢里高高堆着箩筐,我想着箩筐里装的肯定是水果。当然最好是香蕉。”这是“我”对于未知的期待。然而,当司机答应“我”上车之后,我在外面转悠,想知道箩筐里装的究竟是什么,“可是我看不清,便用鼻子去闻,闻到了苹果味。苹果也不错,我这样想。”我期待的是香蕉,现实却是苹果,但我很快觉得苹果也不错,在经历了和司机的第一次交锋之后“我”已经学会对现实妥协了。苹果和香蕉意象的设置可谓承前启后,我遇见汽车,觉得汽车比起旅店也不错,所以知道是苹果后才会觉得苹果比起香蕉也还不错,同时也为后来遍体鳞伤躺在破烂汽车的心窝里的妥协埋下了伏笔。
第三个意象是我出门时随身带着的红背包。红背包里的东西可以看成是“我”作为一个刚成年的少年从父辈手中接过来的经验,“父亲正在屋内整理一个红色的背包······后来我就背起了那个漂亮的红背包,父亲在我脑后拍了以下,就像在马屁股上拍了一下。于是我欢快地冲出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红背包里有衣服、钱、食品和书,前三种都是物质层面的东西,是父辈给我的物质支持,而书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可以看成是他们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总结归纳出来的经验,传承给“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我以为有了这些就可以独行天下,然而在现实的打击下才真正发现,光靠那些根本行不通。所以司机抢走背包既说明父辈的经验已经过时,不适用于“我”所处的时代,也象征着“我”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分界点,在此之前,我靠着别人的经验(比如给司机递烟)行走社会,从此之后,“我”必须自己去摸爬滚打,总结属于自己的那一套可行的经验。
意象并非作者无意叙述的,而是作者有意为之。每一处意象若仔细分析都会发现其与整篇文章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分析意象的过程既是对文本做深解读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升自我的充满趣味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