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批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来自天台县的天台山易筋经入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来自椒江区的农历二十四节气(送大暑船)入选“民俗”项。天台县城西南方约20里处,有一座紫凝山,海拔五百米,山势绵延数十里,相传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在此诵经时,曾出现群鹤翔空、紫云覆顶的胜境。明天启四年(1624年),隐居在紫凝山的紫凝道人宗衡编撰武术气功名著《易筋经》,为中华武功第一部专著。2002年,易筋经成为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四种健身气功之一,在天台已变成一项全民健身运动——天台已建立100多个健身气功站点,组织600多支易筋经习练队伍,习练人数达3万多人。
▲天台山易筋经表演队参加浙江省健身气功站点联赛
易筋,即变易筋骨。通过脊柱的旋转屈伸运动,带动四肢、内脏的运动,故又称为“脊柱运动”,通过练习可增强筋骨,预防疾病。易筋经共有八势。第一势,沐浴守中。双手合十,冥心泯意;第二势,铁牛犁地。双手握拳,拇指力挺;第三势,海底归元。双手推下,真意贯充;第四势,两仪融清。双手平推,疏胸开节;第五势,神象飞精。双掌前推,三阳通利;第六势,摘星望月。单掌探月,掌护命门;第七势,鼎立乾坤。下捞海川,上推天顶;第八势,归元丹田,双手合掌。归抱丹田。▲天台易筋经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福海在向外国友人传授天台山易筋经天台山易筋经内练五腑、外练筋骨,内外结合、阴阳互通,集中体现了中国道教南宗“(心)性(生)命双修”的思想。清代学者俞樾在他的《右台仙馆笔记》中详细记录了临海(其时椒江属临海)送大暑船的过程,“前大暑数日,大建道场。至大暑日,送之出海,听其所之,俗呼为大暑船。”每年小暑至大暑节气期间,以椒江葭沚一带的渔村为中心区域,都会举办送大暑船活动。从农历四月开始,到七月大暑节结束,参与民众达十几万人次。▲大暑节当天,葭沚五圣庙中人山人海,为大暑船提供供品送大暑船是一场糅合了中华节气习俗、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民俗活动,围绕着“大暑日祛灾”主题,不仅表现了对神灵的敬畏和祭拜,还融入了本地多种民间舞乐形式,场面虔诚而热烈,极具艺术性。▲活动队伍前面都安排有十几位老人摇着“顺风”开路 摄/林友桂送大暑船具体内容分为建造大暑船、小暑节迎圣、请酒、大暑送船等环节。其中规模最大的活动主要在农历大暑节。数十位年轻力壮的村民从五圣庙中抬出制作好的大暑船,送往江边滩涂。送暑队伍沿街游行,用彩轿抬着“五圣”和地方神像、神位,并沿路表演民间传统节目,如舞龙舞狮、卖糖担、抬阁、荡湖船、地戏等等,数万信众香客则沿路祀祷“送暑平安”。▲非遗传承人李佩青穿祭祀服装与游行队伍一起行进 摄/陶国富在江边设坛祭拜后,五圣神像被供奉到大暑船上的神龛之中,时辰一到,大暑船由一艘渔轮牵引至椒江出海口,焚烧在海洋之上。
杳杳时光,生生不息。送大暑船是一种独特的传承方式,寄寓了百姓敬畏自然、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景,也是二十四节气农耕文明和椒江海洋文化共生演化的载体。
天台山易筋经、椒江送大暑船
成功入选后
台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增至17项!
2006年,台州乱弹、黄沙狮子、天台山干漆夹苎髹饰技艺、济公传说、仙居无骨花灯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2008年,黄岩翻簧竹雕、临海词调、温岭大奏鼓、彩石镶嵌、九狮图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2011年,玉环坎门花龙、章氏骨伤疗法、石塘七夕习俗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2014年,三门祭冬、天台刘阮传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想了解
我们大台州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不如去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逛一逛吧~
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以“老台州的一天”为主线,按照清晨的拳法、精致的衣装、雅趣的房间、热闹的聚会、丰富的饮食、多彩的戏曲、秉烛夜读——和合文化等7个单元,陈列展品80余件,荟萃全市66个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32位传承人的精品力作,这“典型老台州”的文化元素汇聚一馆,是了解台州、认识台州、体验台州独具魅力地域文化的鲜活打卡地。
地址:台州市椒江区市民广场水景公园西侧横泾堂(搜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都能搜到)
开放时间:每周三-周日开放(免费开放)
(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另外,游客须带上身份证、出示健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