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中,篆刻可谓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拥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又在方寸之间衍生出丰富多样的形制与艺术表现方式。其中,图像与线条成为特定的文化基因,在篆刻艺术中长久演变与流传,折射出中国汉字的特有属性在艺术领域中原始的推动力。
图像与线条,看似简单的两个艺术元素,在篆刻艺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图像与线条形式,能表现出极丰富的文化内涵。据考古发现,“殷商三玺”被公认为最早的篆刻实物。而在这三枚印章之上,就镌刻着远古的图像符号,证实了图像入印早于文字的事实。而在汉字的构成中,象形文字不仅在早期汉字的形成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决定了汉字有别于其他拼音文字的最主要特征,其中的蕴含的图像特征至今仍显而易见。蒋勋在《汉字书法之美》一书中认为:“汉字是传沿最久远,而且是极少数现存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象形’,是诉诸视觉的传达……我们目前接触到的世界文字,绝大多数是拼音文字,主要诉诸听觉。”肇始于象形的中国汉字,因其独具的图像特征,推动了以视觉为感知中心的艺术形式发展。于是,中国的篆刻艺术与书法艺术经过时代变迁,在不断积淀中分别走向了独立,并且成为世界独有的视觉艺术样式。如果说书法是专属于线条的艺术,绘画是专属于图像的艺术,那么篆刻的属性就会相对复杂一些,或者可以说兼顾两者而发展之。一是,文字本身所具有的图像特质,这是由中国汉字的构造历程所决定的,也是汉字的象形成分在历史演进中的直接体现。许多篆刻作品的印文都具有极强的图像性,如经常被篆刻家所表现的金文,本身就是最接近原始的象形文字,文字的结构种保留了图像特质。此外,篆刻中的鸟虫篆本身就是象形文字的演化与发展,字形构造直接来源于自然界的生物。而在2008北京奥运会标志的设计中,不仅整体形象是一个“中国印”,而且作为形象主题的“京”字本身就是一个舞动的人形,可见,在这里汉字的图像性得到了极大的彰显。二是,篆刻中直接保留了许多原始图像,如肖形印与四灵印就是其中的代表。黄宾虹在《古印概论》中论述:“古印文字,至为淆杂,今据图画象形之印,品类尤多。以体言之,一名肖形印;以用言之,又曰蜡封印。其实古代常用于封泥,后世因趋便易,用为封蜡,初不限于图画与文字之别。而图画象形之印,当以肖形印定名为确。”此处,黄宾虹历数了肖形印的发展过程,而最为重要的是大师直取其最主要的视觉特征,摒弃了其以用途赐名的旧习,坚定了肖形印的历史地位。可见,肖形印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其图像本身。紧接着,黄宾虹论道:“虽其时代未可断言,而要为三代流传最古之物。陈簠斋与王廉生书云:'圆肖形印,非夏即商’,是可取以为信”。这些论断证明了肖形印产生的时代,应与甲骨文同期,可以说是篆刻中最为古老的形式。肖形印不仅在古代大量出现,在篆刻走向流派发展之后也是得到众多篆刻家的专门研究与创作,尤其在近现代,有一批篆刻家钟情于肖形印的创作。如来楚生刻肖形印,不仅继承了两汉时期肖形印的精髓,还吸收了画像砖、画像石以及瓦当的造型元素,尽可能地删减细枝末节,从而只表现物象的轮廓,拙朴之味更加浓厚。如果说篆刻中的图像与中国绘画存在亲缘关系,那么篆刻中的线条就与中国书法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篆刻的功能而论,篆刻的存在就是以其复印的功能取代了重复性书写的必要性。并且在篆刻艺术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在其中保留着及其浓烈的书写特性,甚至有不少篆刻名家认为不精书法难以为篆刻。这也必然使人们认识到,大部分篆刻作品都是关于线条的艺术。在东方传统艺术中,线条是最被人们所熟知的审美对象,而中国人也将线条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并在线条的运用中形成了坚挺、厚重、古拙、空灵、平稳、粗犷、运动、含蓄、纤丽、圆劲、精密、优美、妩媚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审美特性。对于篆刻而言,虽然可视空间仅限于方寸之间,但线条依然是其最为主要的艺术表现途径。首先,篆刻中的线条都能找到历史来源,换句话说就是取法正统。如在流派印大发展之后,秦汉印风成为主流,在大的视觉形态中统领着篆刻中的线条特征。细分之下,历代各个篆刻大家都要找到自己主要师法的对象,并能在整体面貌中创造出自己的变通之道,让篆刻的线条的表现力变得丰富多彩。此外,他们也要在特定的作品中能够保持风格的统一性,通过整体性的线条美感给人们带来审美感受。其次,不同的线条能够表达创作者不同的审美情趣,也因此,不同的线条给观者带来的审美体验是不同的。如吴昌硕的线条源自于石鼓文,常用粗糙的直线传达的是雄浑苍劲的情感;齐白石的篆刻多用刚劲的直线和斜线,表现的是爽利和坚毅的风格;陈巨来的篆刻喜用优美的朱文曲线,展露的是生动妩媚的气息;王福庵的篆刻好用细长婉转的曲线,呈现的是文雅婉约的风貌。再者,篆刻中的线条,不管雄浑或是纤细,但作为一种经过艺术处理的线条,它却都有高度凝炼和概括的美学特征。如果延伸一步,也可以说他们都在追求一股金石韵味。于是,金石味成为判断篆刻线条的重要标准之一。许多篆刻家为了表现金石味,苦练篆书、石鼓文、金文,甚至两汉碑额、镜铭、泉币、封泥、砖瓦等文字,并在印面之上刻意的制造残破质感。总之,线条的美感在变化之中占据了印章的方寸天地,而在其中表达着篆刻家个人的艺术思想,让人们感受着不同的审美情感。图像与线条,看似互不相干,但却是中国传统艺术构件中不可或缺的支架。尤其在篆刻艺术,这些艺术元素的表现呈现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让人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伟大之处。而要真正的欣赏篆刻之美,图像与线条似乎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途径,那么,将让我们通过对图像与线条的来深入鉴赏篆刻艺术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