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兴说教Vol.03 | 我们为什么需要博雅教育
本文来自公众号“教育思想网”
全文共 2533 字
阅读需要 5 分钟
大家好,我是肖知兴,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企业人为什么需要博雅教育这个话题。
德鲁克把管理定义为博雅学科,它的核心意思是做管理的人一定要懂人性,所以一定要去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把握人性,认识到人性最深层次的一些规律——人心永远在变,但其实人性永远不会变。
企业的逻辑就是人性的逻辑,企业大师就是人性的大师。在中国好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一般来讲在把握普世人性方面做得相对要更好一些。打比方,华为提出“不让雷锋吃亏”,海底捞提出“双手改变命运”,万科提出“健康丰盛人生”,其实他们强调的都是普世人性。
普世人性对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一个管理系统的要求,核心就是一起劳动、一起分享,但这一点在中国是很难做到的。为什么?因为我们中国有一个几千年的“说一套、做一套”的传统。所谓的“阳儒阴法”,表面上是儒家,其实是法家。嘴上说牺牲、奉献、大公无私,其实是巧取豪夺,把大家的劳动成果给想办法拿走。
博雅教育为什么重要?它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使有1%变坏的可能性,也要通过100%的机制设计去把它消灭掉”
第一个方面是系统设计。
大家知道好的企业,它在整个组织架构、激励系统、企业文化上,是要做很多细致设计的。设计工作你要把它归结到逻辑的最核心要点上,其实就是两个点上的平衡。一个点是“人性是靠不住的”——所有人(包括企业家自己)都有可能腐化堕落,每个人都有可能变坏,所以你是不能去靠人性的。第二个点就是“个体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在企业里公正的流程就非常重要。
这个系统设计的核心逻辑是什么呢?即使只有1%变坏的可能性,我也要通过100%的机制设计去把这个可能性消灭掉。中国文化在这个问题上相对是做得不太好的。我们几千年纠缠所谓的“性善论、性恶论”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明白“1%变坏的可能性,也要通过100%的机制设计去把它消灭掉”的道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采购。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采购部。机制设计得好:首先质量、技术和采购它是分成三个部门,三权分立的;然后采购自己又一分为三:寻源是一个部门,谈价是一个部门,最后下单也是一个部门,所以也是三权分立;总体就是五权分立,甚至是六权分立、七权分立。在这种系统下,你要想去拿回扣,那就是很难了。这是系统设计,你一定要懂人性,你才有可能这么去做,而不会去依靠私人关系,依靠兄弟的交情,依靠老臣的忠诚去做事情。
如果有博雅教育的底子,从生存驱动到恐惧驱动,再到热爱驱动相对是容易的
第二个方面是动力升级。
大家知道创业的人,很多企业家最初其实就是生存驱动,就是为了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小孩上学不需要担心学费,老人看病不需要担心医疗费。然后慢慢就会变成第二个阶段,叫恐惧驱动。恐惧驱动这个阶段他担心的是什么?担心的是人家都上市,我上不了市;人家市值多少,我市值怎么才这么一点点;人家的业绩多好,我的业绩怎么这么差,它本质上是一种恐惧驱动,这种状态是很煎熬的。
怎么走出这种恐惧驱动?一定要继续升级你的动力,把它变成热爱驱动。你做这件事情的目的就是因为你热爱这件事情,你爱这个事业,你爱你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你热爱到如此程度,以至于你把利益、权力、面子各种东西都可以让给你的同事,所以很自然天下英才就能为我所用。很自然地,你原来喜欢管执行,慢慢地,你就只管战略,慢慢地,你连战略都不管了,只管使命、愿景、价值观,只管热爱。
所以你如果有深厚的博雅教育的底子,从生存驱动到恐惧驱动,到热爱驱动相对是容易的。因为你理解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你理解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是什么,你不会被这些形而下的东西所牵挂,不至于舍不得这个,舍不得那个。
工具理性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价值理性
第三个方面是基业常青。
管理是很难学的学问。我从80年代末到今天研究管理30多年,越琢磨越谦卑,越琢磨越敬畏。管理首先是反自然的,其次是反人性的,最后是反目的的。
反自然什么意思?自然界的规律就是有秩序的东西,它慢慢会变成无秩序,所谓的“熵增”。
反人性什么意思?人性就是喜欢逞强,做企业不能逞强,你必须是赋能;人性就喜欢看别人的缺点,做企业你不能看人家的缺点,你必须看到人家的优点。
最难理解的是反目的。做企业本质上不是为了最终目的——做到多少个亿、在企业史上留下一笔、在中国历史上甚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一笔,这个目的是很虚无缥缈的。所以做企业目的很重要,过程同样的重要;结果逻辑很重要,身份逻辑也很重要。结果逻辑就是做一件事情,结果是什么——这叫结果逻辑;身份逻辑就是你做一件事情不是因为它的结果,而是因为你的身份,因为你代表了一种独特的一种价值,所以你去做这个事情。这个是著名的管理学者,斯坦福大学的詹姆斯·马奇(James G.March)教授提出来的一个理念。
所以业绩、经济利益、功利很重要,但是同样重要的是价值观。用更学术性的语言来讲,工具理性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就是实现这个目的,价值理性就是它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可代替的,打比方自由、平等、博爱、真理、正义、慈悲。打比方海底捞张勇说的勤劳、诚实、正直、善良。这些价值理性是金不换的,你拿多少钱、业绩、利润来换,我都不换的。这个才是一个真正能够基业常青的企业的基础所在,一个真正的好企业的根基所在。
管理很难学。上百万的 EMBA课程,几十万的CEO课程都很正常,自己看书往往也不容易。我经常半开玩笑讲,几百万几千万的小老板,你发现他们喜欢看管理类的“术”的层面,工具层面的书,如“12把财务砍刀”“绩效提升的4大步骤”。
然后十几个亿的老板慢慢就发现了原来“道”的层面的东西更重要,所以有时候他们看“要学会团队建设”“管理就是建制度,制度就是流程,流程就是表格”,某种意义上已经有一点点“道”的感觉了。
但真正做得好的企业家,真正的几十亿上百亿甚至更大的老板,其实你注意观察,他们看的都是文学、历史、哲学类的书。这就是说明博雅教育的重要性了。因为真正要把企业做大,核心还是琢磨人心,还是要理解人性。这就是为什么企业人需要博雅教育背后深层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