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即兴的元代书画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国画艺术,ID:quicksnowfall】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来源:成都画院

吴镇 《渔父图》局部从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开始,中国人便开始与天地的精神往来。游山玩水,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中国人独特的联系自然与文化的方式。而这种独特的联系方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中国山水画。从魏晋南北朝的形成,到唐代的繁荣、宋代的成熟,发展到元代是山水画的重大转变期。移情寄兴的元代书画——抒情写意山水画的高峰元代取消了五代、两宋的画院制度,元代绘画主要作者为一些隐居不仕的文人画家。所以元代绘画显著特点是“文人画”的兴起,人物画相对减少,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画成为主要题材,重视绘画创作中主观意兴的抒发。元代赵孟开启一代文人画的新风,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书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鹊华秋色图》 元代 赵孟

《鹊华秋色图》,描绘的是山东济南的鹊山和华不注山。在辽阔的江水沼泽地上,矗立着两座山,右方双峰突起的是“华不(fu夫)注山”,左方圆平顶的为“鹊山”。此画在元、明两朝一直收藏于民间,到了清朝,被收入皇宫,成了乾隆皇帝心爱的宝贝,乾隆以大字“鹊华秋色”题于引首,题跋九则,钤印众多,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兹山何俊秀,绿翠如芙蓉”唐代大诗人李白、近代思想家康有为等都曾为华不注山大为赞美。《鹊华秋色图》在画史上认定为文人画风式青绿设色山水。两座主峰以花青杂以石青,呈深蓝色。这与州渚的浅淡、树叶的各种深浅不一的青色,构成同色调的奇妙变化;斜坡、近水边处,染以赭色,屋顶、树干、树叶又染以红、黄、赭诸色。这些暖色系的颜色,与花青恰好形成色彩学上补色作用法,运用得非常恰当。

《鹊华秋色图》对比版,清空弹幕的画作就是下图这个样子,从红章压顶、密不透风,变成了树姿错落、疏朗有致。多了留白,忽然觉得天地开阔,意境深远。在藏品盖章这件事上,乾隆皇帝可谓是到了违背弹幕文明的地步,凡他收藏过的宝贝,“点赞”程度近乎魔怔,盖章、题跋,有的要钤印多达十数方或数十方之多,狂刷存在感。据考证,乾隆皇帝确有印章一千余方,多钤于所藏的书画、善本书和他的题跋中。比如

此图为《富春山居图子明卷》局部,几乎所有的空白处都被乾隆题了字,“面目可怖”。子明卷是明末文人临摹无用师卷后的高仿品,乾隆初见之便极为宝贝,不仅外出巡视时随身携带,每次观赏更是要题上几句。元代中后期,崛起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这四大家。黄公望(1269-1354),本名陆坚,因家穷被当地备受尊敬的黄乐老先生收养,改名“黄公望”,字“子久”,寓意黄公望子久矣,被尊为“元四家”之首。他的山水画里体现出了两种创作风格:一种是设色淡雅的浅绛设色山水,一种是笔法简括、繁简得宜的水墨山水。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富春山居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的知名度与《清明上河图》齐名,一直备受世人关注,清顺治年间该画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定名为《剩山图》,后半卷称《无用师卷》,以无用禅师的名字而命名。

王蒙 《稚川移居图》说起中国古画拍卖史上最昂贵的拍品《稚川移居图》,他的作者就是元代山水画家王蒙。2011年6月4日,保利春拍古代书画夜场《稚川移居图》以4.025亿元的价格成交,打破了古代书画拍卖世界纪录。

王蒙《青卞隐居图》王蒙(1308-1385)从小向外祖父赵孟学画,长大后与黄公望、倪瓒多有交往,在“元四家”中年纪最幼,但在画艺上颇受他们称赞。倪瓒曾赋诗赞颂“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他独创了解索皴、牛毛皴。用墨厚重,构图繁密,点细碎苔点,画面繁密充实,景色郁然深秀。

倪瓒《六君子图》局部

倪瓒《秋亭嘉树图》倪瓒(1301~1374)山水作品面貌单纯,个人风格十分鲜明,多表现太湖一带的景色,用笔简略,以随意为之的线条表现空寂、荒冷的境界。倪瓒因其清标高格而被尊为“高士中的高士”,他的笔简形具、抒写性情的画格被称为“逸品”。这种特质倒不是画面构图的简淡,以及画风的率性,而是内在的、从画家骨子里透出的气韵

吴镇 《渔父图》吴镇(1280—1354)号梅花道人,早年在村塾教书,后隐居,以卖卜为生。山水师法董、巨,兼融泼墨之法,挥洒自如,墨色浑厚,具有苍茫淋漓的气势。构图境界高阔,笔墨泼辣,一气呵成,既抒发画家奇绝豪放的强烈个性,又不失幽静深远的气氛。

吴镇 《山窗听雨图》元代其他山水画家尚有商琦、曹知白、朱德润、孙君泽、陆广、陈汝言、方从义等人,也都各有成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