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争鸣:天狗纷纷食日来
前情
第46集 新睚眦必报:天狗食日
天狗纷纷食日来
何争鸣
《新睚眦必报:天狗食日》讲的是在魏国落难的范睢,隐姓埋名逃到秦国后,协助秦昭襄王夺回王权,并借秦国力量,成功为自己复仇的故事。在本篇中,作者将权臣专政,王权旁落的现象,和天狗食日的天象,也就是日食巧妙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比喻恰当吗?日食有日偏食、日环食、日全食几种现象,那么历史是不是也这么多姿多彩呢?答案是肯定的。
日偏食是指太阳的一部分被遮住了,作者用以借指权臣的势力已经对王权产生了一定威胁,但还没有达到僭越的程度。比如万历年间的张居正,他担任要职之时所执行的政策,虽然是借皇室之口颁布的,但并非出自皇室的决断,而是张首辅个人意志的体现。像这样可以称为日偏食现象的,还有王振与明英宗朱祁镇、李林甫与唐玄宗、高俅与宋徽宗等等。
日环食可以用来比喻那些完全将帝王弃于不顾的权臣,他们只是借用皇室的光环罢了。三国时期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类似的权臣还有指鹿为马的赵高、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皇后下嫁的多尔衮等等。
可以比作日全食的就是那些完全放弃了帝王,有的严重到了取而代之的程度。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王莽,在汉平帝时期已是羽翼丰满,也做出了天狗食日之举,然而此时尚处于日偏食状态。在公元5年,平帝死,王莽立年仅两岁的皇太子儒子婴为帝,并自称假皇帝。第二年,王莽篡汉,完成了由假皇帝向皇帝的过渡。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周公旦、武则天、曹丕、赵匡胤等等。
历史上出现的最严重的天狗食日是“一狗食双日”,完成这一“壮举”的是袁世凯。当新民主运动在江南取得绝对优势之时,大权在握的清廷重臣袁世凯,一方面欺骗孙中山,一方面恫吓溥仪,最终孙中山让出了总统,溥仪交出了皇权,袁世凯一口吞双日,登上了权力顶峰。
能够吞日的天狗,终究还是“狗”,那么这些“天狗”是如何养成的,又是如何拥有吞日的能量的呢?
其一是养狗。像武则天、司马懿、李林甫之类,他们都是起步于协助帝王处理朝政,并同步发展自己的党羽,一旦羽翼丰满,便可将个人意志上升为帝王意志,也就成长为了具有吞日能量的“天狗”。
其一是接狗。诸如诸葛亮、周公旦、多尔衮等等,这些人都是先皇给接班者物色的“顾命大臣”,这些人本身自带光环,就可以依仗着先皇的遗诏,对帝王吆五喝六,以表现自己拥有的得天独厚的吞日能力。
其一是借狗。最典型的是东汉末年,汉少帝为了平定十常侍之乱,招董卓进京勤王,除了“小狗”,引来了“吞日的大狗”。其他的还有一些“招贤纳士”来的,比如商鞅、诸葛亮等等。
这些天狗食日政治事件除了那些改天换日的以外,在天子重新获得了权威之后,往往会对“天狗”予以沉重的打击。从商鞅被车裂,张居正被灭族等等就可见惩罚的严厉程度。也有一些帝王三番五次被天狗吞食,最典型的就是汉献帝,先被十常侍欺压,续被董卓欺凌,又被文臣胁迫,再遭曹操操纵,可谓出狼群入虎穴,遭群狗戏弄。
当然历史上也有一些对天狗食日采取预防措施的帝王,汉高祖刘邦初登大位,不但将韩信清理出了权力中心,还唯恐“死灰复燃”,最终将其置于死地。宋太祖黄袍加身后,首先做的就是杯酒释兵权,不再与功臣分享“胜利的果实”。还有朱元璋,为了日光灼灼,不惜制造诸如“蓝玉案”“胡惟庸案”等大案要案。
纵观封建王朝的一个个天狗食日事件,都和封建王朝的家天下制度有关。各朝各代的皇位继承制度,必然会产生能力不足的帝王,这就为权臣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为权臣的飞扬跋扈创造了条件,更为他们一手遮天,实施“天狗吞日”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时机。也就是说封建社会的皇位继承制度,是造成天狗纷纷吞日来的根本原因。
刊发于2021.6.10《劳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