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登堂」第二十七讲 贯穿《周易》始终的思想(二)
第二十七讲 贯穿《周易》始终的思想(二)
【引言】:《周易》本质上是一部哲学著作,是我国古代圣人智慧的结晶,所以圣人的基本哲学思想必将贯穿于《周易》的始终。这些基本的哲学思想有天人合一思想、五行相生相克思想、中庸思想、变革的思想,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等等。
三、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贯穿《周易》始终的基本思想之一。无过而无不及,不偏不倚谓之“中”,宋·朱熹《中庸章句》题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表示实用主义的变通,有平常、实用的意思,引申为平常、不突出的意义。《说文》:“庸,用也。”《尔雅》:“庸,常也。”“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无过而无不及,按常礼行事,适当而不突显的儒家道德标准。
《周易》讲究“三适”:适时、适位、适度。这“三适”皆为中庸思想的内容。《周易》六十四卦,每卦皆有天时,顺时而行谓之适时,适时则不超前、 不滞後,行在中也。适时谓之“正”。卦有六位,位分刚柔,刚爻刚位,柔爻柔位,谓之当位,当位则适其位者也。适位就是立足本职,安守本分,做好分内之事。《论语·泰伯》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而谋其政,是为越权渎职,在其位而不谋其政是为不作为,懒政失职。立足本职,做好分内的事,乃合中庸之道,适位谓之“当”。
《周易》六十四卦,其中十二消息卦是本卦,其它五十二卦皆由十二消息卦变化而来,卦变是《周易》系辞的基础。卦变的过程就是爻变动位置的过程,爻变动位置象征人的进退行止。人的进退行止要适度,适度就是分寸得当,无过而无不及,适度谓之“中”。适度与过度是相对而言的,这主要还要看天时,“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有些事表面看似过度,实质上是更高层次的适度。《易》有《大过卦》和《小过卦》,大过者,大者过也;小过者,小者过也。无论是大过还是小过,皆适时而为,大过或可取天下,小过或可存身,皆适应当时的实际情况,见机而行事,故为更高层次的适度。“三适”之中,唯适时为大。
中正当位,就是适时、适位、适度,这“三适”是《周易》中的道德标准,也是儒家中庸思想在《周易》中的体现。
四、变革思想
《易》讲“三易”:变易、不易和简易。首先是“变易”。“变易”就是指世间万物皆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四季轮回,昼夜变化是天道;人类社会也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所以朝代更替,江山易主也是正常现象。《周易》当中充斥着革命的思想,只是被神秘的色彩所笼罩,不易被人发现和重视罢了。比如《豫卦》,其《彖传》云:“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其《象辞》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这里面隐隐约约就有革命的影子。《豫卦》最终会变成《比卦》,《比卦·象辞》曰:“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就是指先王夺取并拥有了天下,成为天子。只有天子,才能建万国,亲诸侯。
《革卦·彖传》更是直言:“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周易》充分肯定商汤灭夏桀,武王伐纣的革命行为,认为该革命行为“顺乎天而应乎人”,象四季更替一样自然,是天命使然。正宗的儒家思想没有丝毫的愚忠思想,孟子就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尽心章句下》)孟子更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後世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禁锢人民的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了篡改,把篡改後的儒家思想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称为“儒术”。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後,加强了思想统治,下令焚书坑儒,禁绝儒生不利于皇权的言论,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汉代董仲舒又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董仲舒所谓的“儒术”,就是以篡改後的儒家思想为理论依据的统治之术。儒家思想讲究不偏不倚,无过而无不及的中庸之道,而儒术则是偏向于统治者,为统治者的统治服务的。儒家思想承认天命有改,肯定正义革命的先进性和积极作用,而儒术则扼杀革命思想,极力维护旧的统治秩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