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稚丨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和包容丨附诗《致妈妈》

妈妈的阴历生日是端午节的第二天。想起我刚完成的新书里有写她的一段,正好放在她生日发出来。为了发这篇文章,我想写一个导语。结果,我把自己写哭了。写成了一首诗。

致妈妈丨鲁稚

今天是端午节的第二天

你的阴历生日

你晚生了一天

没赶上节日的丰盛

长辈们经常打趣你

是来捡剩菜剩饭的

你这一生

从未摘过头茬果子

只把地里散落的

拾掇拾掇

就喂饱了自己

你是田边地角

最野的花

你的名字叫啟碧

我的妈妈

我是你唯一的女儿

我这里没有剩菜剩饭

每一个思念都是鲜的

每一个为你写下的文字

都是至爱的丰盛

给你

2021-6-13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就是爱和包容
鲁稚/文
孩子很容易受父母影响,接受父母的思想观念,习得父母的表达方式。
记得小时候父亲给我讲“空城计”,对坐在城楼上弹琴的诸葛亮之睿智、之从容、之宛如神人渲染备至,听得我也是顶礼膜拜。但坐在一旁的母亲却冷不丁冒一句:“还不是被司马懿打败了。”这原本是事实,也是《三国演义》明明白白交待了的,但在父亲绘声绘色的渲染下我恁是忘了,母亲这么一说,让我心里“格噔”一下,原来诸葛亮也不是神啊!
在我们家,父亲是主讲人,大多数时候是父亲在宣讲。他似乎也更有资格担当这个角色,我从小就知道,他念过私塾,念过县中,高中是班长,大学是学习委员,用现在的话说,一直都是学霸。毕业后又一直当老师,一直都是个教育者。所以他教育我应该是绰绰有余,我一直对他深怀崇敬,母亲也把教育的话语权交给了他。
我小时候主要是由我父亲教育的,但却没有养成只听一家之言,只对一人唯唯诺诺的心理,大概这就要归功于我母亲的平衡。
母亲没有父亲那样光鲜的简历,甚至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她几乎从来不讲自己小时候的事。我是后来读父亲的自传(那时母亲已去世多年),才知道母亲求学之路的曲折艰辛。作为一个农村女孩,她11岁才启蒙读书,读了5年小学就遇到“解放初期”,因局势混乱退学回家,帮着父母料理家务,当时她已经16岁。又过了3年,局势基本稳定她才又重拾学业,考入县里女子中学初中部,那时她已经19岁。然后22岁考上县高中,25岁考入四川师范大学(当时名叫“四川师范学院”)。大学毕业29岁和我父亲(也是她的同学)结婚,30岁生我。
读到这段记载时我已年过不惑,经历了无数的世事沧桑,但母亲的身世仍让我震惊。很难想象,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女孩,是什么原因促使她11岁了突然要去上学,从识字开始,走进另一个世界?又是什么原因在她16岁被迫辍学时,不是急急忙忙找个人家嫁了(和当时万千的女孩们一样),而是又等了3年,到19岁“高龄”再次踏进了学校?一个女孩,19岁了,还要上初中,她有什么底气这么做?这一路读下来,22岁上高中,25岁上大学,30岁才生小孩,这在她那个年代,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我想她是有资格教育我的。但她没有。大多数时候她从不说我什么,我只是不知不觉从她身上感受到一些气息,受到熏染。
她的一生很平凡,当过短暂的教师,然后是漫长的、默默无声的、普通得甚至有些下贱的工作。从省城被调往三线建设基地,在商业部门管过档案,做过十多年的收发员。
对,就是和看门大爷差不多的收发员。这十多年正是她四十来岁的大好光阴,她把它们用来收发报纸。当然,远不止收发报纸。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学生,我从她的这份工作中得到了最大的好处。
好处之一是她有大量时间和我在一起,还给了我一个文雅的游乐园。
收发室是一个单独房间,不像其他大办公室有很多人共用,于是她的办公空间也成了半私人空间:柜子里可以存放私人物品,办公桌也可以分一半给我当课桌。我放学总是先回收发室,做完作业就可以玩了:翻看当天最新的报纸杂志,在废电报纸上画画,把废信封装订成草稿本,折叠成纸鹤、钱包……没有人打扰我,大部分时候妈妈也是在看报纸,偶尔接待一下来取报纸的人。
虽然是一份毫无油水、也毫无权威的工作,妈妈却安之若素。这里面的奥妙我也是年老之后才慢慢感悟到的。收发室就是一个自由世界,远离权力便远离争斗,因而也远离控制和操纵。
以她的性情和能力,做好收发工作是毫无困难的。虽然要和单位里上上下下各色人等打交道,她却从未和任何人发生过争执,也从未有任何人对她的工作有所非议。单位有个图书室,管理员是个职工家属,自己并不看书,图书室要订些什么报刊杂志,全听我妈妈的,而这些报刊杂志,都在送达收发室的第一时间被我阅读了。
妈妈订杂志的眼光仅从一件事就可以说明。大约是1978年,我正在上初三。有一天妈妈问我,有一本文革中被停掉的《世界文学》复刊了,问我订不订。当时的我,对世界文学的印象只停留在“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于是我问她,这本《世界文学》好不好看?她说:“也可能你看不懂,但是,还是应该看一看。”这是我们家自费订的,单位图书馆不同意订。后来听邮递员说,整个邮局也只订出了我们这一份。
后来我就每两个月收到一本厚厚的《世界文学》,这本杂志打开了一个我从未见过的世界。那是1978年!正是在这份杂志上,我读到了一篇剧本,名字叫《飞越疯人院》,这部电影已在国外大火,获得48届奥斯卡金像奖的五项大奖。但当时绝大多数国人连黑白电视机都没有,电影院里能看到几部解禁的老电影就激动万分了。
而我,读到了《飞越疯人院》!那是1978年!我14岁!
这个剧本给我的震撼之大,几乎是不可估量。从那时起,我的阅读兴趣转向了世界文学,并且不再拘泥于现实主义。后来我在大学开始创作寓言,24岁出版我人生的第一本作品——寓言集《准备发芽的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88年),里面有很多故事充斥着荒诞;以及80年代创作的中篇小说《双头女人琪和琰》(《江南》杂志2017年2期)故事背景更是直接放在了疯人院!这些蛛丝马迹,很难不追溯到当年,我14岁时的阅读史。
我有一个这样的妈妈,我很难不成为我现在的样子。我继承了她的与世无争,也继承了她对文学的觉知力,还继承了她从11岁识字开始,一路走到大学毕业的韧性,更继承了她带给家庭的平和与开放。
我的妈妈,她是可以和我父亲平等对话的,我的父母都是善良、平和、有知识的人。我成长的家庭氛围从来没有乌烟瘴气,没有谁颐指气使、暴跳如雷。我们习惯于商量,而不是指使。所以就算父亲用他那一套来教育我,如果母亲不认同,她会说出来,父亲并不会勃然大怒。而最终接受谁的,由我自己定。
有一件事就很能证明。我高中考上了重点中学,到高二时要分文理科班。我想报文科。父亲不同意,“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文科路太窄。”当时的父亲已经是我们当地的“名师”,经常有人上门请教,我似乎应该听他的。但我就是不想听。僵持之际,母亲说:“还是让娃娃自己决定吧,她要是不喜欢,以后也学不好。”于是最终随了我。
我学了文科,读了中文系,哪怕后来有发展不顺的时候,父母也再未提过老话,从来没有揶揄过我走错了路,入错了行。我在人生道路上有过无数的选择,大到职业、婚恋、投资,小到吃顿饭、买件衣服,他们都是这种无边无际的包容。
写到这里,仿佛有些离题。其实没有,关于成长,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大礼物,就是爱和包容。

【作者】鲁稚,作家,教育工作者。著有《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让孩子心灵强大》《没有不会写作的孩子》《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及《准备发芽的树》《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寓言、散文、随笔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