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1140万平方公里,北极海冰还在缩小,今年会破新低么?

转眼间,北半球又进入了盛夏时节。随着夏天的到来,我们开始汗流浃背,北极圈内的冰川也开始“流汗”,逐渐消融。

北极地区除了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部分土地外,其他的部分其实都是海洋,也就是所谓的北冰洋。北冰洋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陆地,除了海洋就是冰盖。在北冰洋的海底,地形是这样的。

北冰洋拥有着自己的季节性周期,根据北极地区海洋观测系统 (Arctic-ROOS),北极的海冰在冬季和初春时期会达到当年面积的顶峰。从3月下旬开始,这些海冰就会在天气转暖的情况下开始消融,并在9月份达到最低点。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中,我们见证了历史上第二小的北极海冰面积,只有38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有卫星测量以来最低纪录2012年的340万平方公里。在2020/2021这个冬季,北极的海冰量也比往年要更少,到了今年春季才有所缓解。

(图片说明:北极海冰面积变化曲线)

而我们此刻正在经历了2021年,情况也不怎么样。根据目前的观测结果,现在的海冰面积大约是1140万平方公里,这已经比平均值低差不多100万平方公里了,相当于两个四川省的面积。距离海冰面积最低谷的9月份,还有差不多3个月。

在最近19年的时间里,今年6月的北极海冰面积位居倒数第六。这不意味着今年的气候就比前面几年好,因为现在刚进入初夏,可变化的未知因素还有很多。看看2012年的数据就知道了,当年6月初的海冰面积排名中游,但9月份一下子就锐减出新纪录了。

(图片说明:最近19年内6月初的海冰面积)

略微有点喜人的是,在今年3月份和4月份,北极海冰的面积达到了最近几年来的高峰。有迹象表明,今年9月的海冰融化程度或许会来到一个低点。

这不意味着我们就不需要为北极海冰担心了,从5月下旬开始,北极海冰的量就开始下降。尤其是在西伯利亚,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比如其东部的拉普捷夫海,其融解速度已经创下了新的纪录。在去年的时候,它甚至完全融化,是历史上第二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今年拉普捷夫海海冰的融解又快又早,现在的面积已经低于往年同期数据,恐怕今年就要第三次完全融解了。

(图片说明:历年来拉普捷夫海海冰面积)

今年的海冰是否会创下新低,也要看北极圈内的温度情况。在格陵兰岛和巴伦支海的上空,温度相对要低一些。但是在西伯利亚,情况还是不如人意,其中部地区和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的温度都要较往年更高一些,海冰的密集度也会降低。

不只是大气温度,海洋的温度也比正常情况高一些,比如格陵兰岛以及拉布拉多海周围,海水的温度升高也非常明显。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正在融解着北极的海冰。

当我们将时间尺度放大,比如40年,就会看到在这段时期内,北极的海冰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而且下降的速度还非常快。尽管最近10年的下降速度似乎比21世纪前10年有所放缓,但总体趋势仍然不改,这意味着全球变暖的问题依然非常严重。

科学家对于北极海冰的关注,不仅限于面积,还有其他要素。比如海冰密集度,可以反映海冰的面积在海洋中所占的比例。大部分情况下,海冰密集度都可以达到90%-100%,但它依然可以清晰地展示极地冰盖有着怎样的动态变化和多样性。

除此之外,北极海冰的另一个重要的参考要素,就是厚度。厚的位置更加牢固、薄的地方更容易融解。很容易理解,外侧的冰盖会比较薄,厚的部分集中的中心。

研究人员推测,在北极圈内,西伯利亚的冰盖比较薄,密集度下降得也比较快。这意味着,这里的冰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面临着比较大的融解压力。

我们都知道,海冰的融解意味着什么。

首先,海冰融解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侵蚀沿海城市的土地范围。如果海平面上升过于严重,那么将会有大量的人失去生存的家园。甚至像瑙鲁这样的小型岛国,已经面临着整个国家被淹没的风险。

对于北极圈内的生命来说,情况也不容乐观。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北极熊的艰难处境:它们虽然会游泳,但也需要在冰面上休息。冰川大量融解会导致很多北极熊在茫茫大海中迟迟找不到休息的浮冰,最终体力耗尽,沉到海里活活淹死。

这里说到的,还只是北极海冰。更可怕的,是地球永久冻土的融解。二者都是全球变暖的结果,都会提升地球海平面。相比之下,永久冻土可能隐藏着大量的远古病毒,一旦随着永久冻土的融解而被释放出来,或许会导致恐怖的瘟疫。

地球环境,现在正处于危险的边缘,海冰量只是反映了其中的一个方面,尚且要看今年的趋势。至于其他的恶性影响,更加令人担忧。如何拯救地球环境,挽救更多生命,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