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曹操

岌岌求利

朋友圈、微信群的发展,延伸了人们求利的空间。就古玩而言,那些群的出现是为了急于变现手中的藏品,至于藏品的真假、品味、文化都是次要的,而钱才是真实的。为了名利,真可谓只争朝夕。不厌其烦的买进卖出,还标榜自己有文化,有人写《文天祥与吉州窑》的扯蛋奇闻,在圈群内乱发,真好笑,这如同观看现在戏子们的睡觉与离婚,它能提高我们的眼力与涵养吗?无外乎搏名求利,一切的乱象说明大家的思维还滞留在生存层面,心静不下来,眼睛也不会看清现实。跟着起哄的盲流注定是他人的猎物,一大批人以此养家糊口、发家致富,而一些人求利破财、死不明白,谁是鱼儿谁是钩?几人从春笑到秋?可怜多少垂钓者,转眼茫茫水东流。

曹操是曹操

很多人都是从《三国演义》上知道曹操的,认为他是逆贼奸臣。但真实的曹操是什么样的呢?陈寿在《三国志》说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唐代皇帝李世民说他“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司马光说他“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毛泽东说他“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可见官方与民间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出入很大。各有其理,各取所需吧,百姓希望国泰民安,英雄希望宰割天下,而我喜欢曹操的大格局,他在官渡之战后,焚烧手下与袁绍的通信,真是与众不同,他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两军对垒,相差悬殊,谁不是为自己考虑,首鼠两端?而他通达人性,不去追究,可为厚德载物矣。人之所以为人,都是屈从环境的怪物,真理是强权的祭品,摆给他人看的。

难得糊涂

郑板桥的书法出名,但他的“难得糊涂”四字真言更出名。原来郑板桥在山东莱州观郑文公碑,因晚投宿一老人家,老人自命“糊涂老人”,出语不俗。他有一个方桌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他让板桥题字,鉴于老人雅号,板桥写下了“难得糊涂”四字,还有很多空白,老人写下一段跋语“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郑板桥随后又进行补白:“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据说这是难得糊涂的来历。如果真是这样,那砚台一定大有玩头。现实中精明人计较太多,就不豁达,哪里有快乐呢?苏东坡晚年写:“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那是真正的开悟了,不经历人生磨难,人总是锋芒毕露、处处纰漏,没有包容之心,等自己艰难困苦历练了,也就渐渐明白人情世故了。其实老子早就告诉我们要和光同尘。不要脱俗、不要世俗,永远做一个卞和手中的玉璞。

明哲保身

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老子对孔子的一段话:“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聪明深察当然是智商高,看问题深刻的人,但为什么接近死亡呢?好议论人,口无遮拦;博辩广大当然学问渊博,而为什么有危险呢?揭人短处,不留情面。这些都说明智商高,情商低的处事困境。为人子,为人臣,注意啊,我们每个人都是啊,谁没有父母,谁不是给老板打工,就是皇帝,他也不是一出生就是万人之上啊。所以毋以有己,就是不要总是老想着自己,没有父母的爱护奉献,就没有我们的生命,所以一定要善待父母,他们有缺点,尽量的去包容,谁没有缺点呢?我们长一对奇怪的眼睛,就是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却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所以一定要反过来思考。同样,端人家碗,服人家管,不能吃里扒外,败家子是没有好下场的。如能做到这些,可以保身,可以安家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