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25)
第二十五讲 讲于2014年12月28日
新加汤就是桂枝倍芍药加人参、加生姜,这个生姜加倍、芍药加量,为的是补胃气。因为营卫之气都是从胃中来的,人参是苦、甘、微寒,它不是个热药,它是健胃、补胃气的。芍药是酸、苦的,生姜是辛味的,心酸化甘,这就是小补中汤。胃气足了津液就可以布化到周身经络当中,荣卫之气充足他的脉才能起来,这样的人才能发汗。如果肾阳不足可以加附子,否则用桂枝汤就成了手脚寒、脚痉挛、大汗出、恶寒的阳虚证了,素体哪里亏虚就会伤到哪里。心阳不足就会伤到心阳,成了插手似冒心证了,肾阳不足就成漏汗出了。脾阳不足又发汗就成甘草干姜汤证了,四逆手脚凉了。同样得了感冒一人一方就是根据他的个体差异,看他的脉象能不能禁得起发汗,这是真正的辩证论治。不是千人一方、万病一方,而是量身定做的。
第六十六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方二十九。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病人平素就消化不良,脾胃气不足,感冒发汗后整个肚子都是胀的,发汗更伤到了脾胃的阳气。所以要加生姜、大枣、人参去补胃气,伤到后就会运化受阻,胃阳不足正常的升降运动就会失常。这种胀满不是阳明证的实满,而是运化不足导致痰饮水湿、浊气不降的虚满。这时重用厚朴、生姜、半夏这三味药,苦温的厚朴是行气宽中,降浊气,辛味的半夏能化痰,辛味药生姜去水饮、温胃。加上甘味的甘草和人参,还是辛甘化苦,还是作用于脾胃。经方就是同时注重药的功能和气味,后世的方子如二陈汤等就没有气味的化合,所以他就不如经方效果好。浊气包括水饮、痰饮、浊气,这些都会在胃肠道存积。厚朴、半夏和生姜是偏于泻和攻的,所以量比较大,占了七分药力。甘草和人参就偏补了,量就比较小了,占了三分药力。如果补得多腹胀是除不了的,所以是攻中有补,祛邪又不伤正。先去邪再扶正,去掉了病理产物身体自然会恢复。
虽然脾阳不足但浊气在那里,所以病人的脾胃脉是浮的,正常的脾胃脉应该在中间从容和缓。这种病人胃脉独浮,沉取却是没有的,是空而无力的。或者脾胃虚寒的胃脉比较弦,弦而崩手主痰饮,浮而有力就是有宿食、宿便。正常胃气应该以降为顺,稍微沉一点都没关系,再沉了就是脾阳不足了。寸浮头疼表生风,肺脉浮那是有表证了。一个病人右关脉独浮,他长期大便不好、血糖高,前两天刚吃了泻药。连着泻了一下午七八次,一次泻好多稀水。口也不渴,胃脉浮证明阳明有热,口渴用石膏知母清理一下阳明。他已经泻完了没有承气汤证的燥屎了,这也是胃家实,大肠没有实的东西了但还有热。可以用调胃承气汤硝黄草,用咸味的芒硝泻他的热气,泻燥结的大黄的力量被甘草缓了。泻得猛了药力直接就上大肠了,缓泻就一点点把热泻下去了,血糖就降下来了。这些热气实际是在中焦的十二指肠,腹诊按下肯定是压疼的,拒按也可能有硬块。是热跟十二指肠里面的东西结合到一块了,因为后面是胰腺老受刺激,自然血糖就出问题了。热在小肠是用小承气汤,热在大肠用大承气汤,就不用甘草直接走下面了。多年胃热、大肠热,十二指肠自然也会有热的,用甘草就走中间了。这里的半升就是六十克,半斤就是六十多克,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咱们就用九碗水煮成四五碗药、七碗煮成三碗就行了。汉代的升是比明清时期的小的,一般开方量大了就多用点水去煮药。
第六十七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主之。方三十。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朮 甘草(各二两,炙)。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苓桂术甘汤和苓桂甘枣汤就差了一味药,六十五条的欲作奔豚是下焦有水饮,不用白术而用大量的茯苓和大枣。这里的水饮是在心下的胃中,并有往上冲的头晕目眩的迹象。脉沉是阳气不足,胃中痰饮压制住人体阳气了,紧接近于弦了,不写弦脉是怕你怀疑到少阳上了。吐下后胃中寒饮不除,只伤到阳气了,或者人体素来脾胃阳气不足。以为是实满就给他泻了,实际是虚满,脾阳不足喝水后就在胃中形成痰饮了。因为心阳也不行,中下焦的寒水才往上冲,又误伤了胃阳。浊气往上冲就造成头上的眩晕,病人一晃头就会眩晕,美尼尔综合征也会耳鸣,现代医学认为耳朵里面有个管平衡的神经水肿了。水肿也是痰饮,不该上面有这些浊水的,这和少阳证头晕的区别就是少阳头晕是火气上冲。
白术是去中焦胃中水饮、寒湿的,无湿有炎症就用那五个泻心汤,治胃炎不用白术是因为里面是火。白术是温性药,里面含有挥发油有刺激性,用后会加重火热。下焦有水饮用茯苓、大枣,茯苓都可以去上中下三焦的水湿,是泻肾水的利尿药。肾主一身的水液代谢,茯苓可以通过泻肾水来强心阳、安心神,看到用茯苓病人肯定有心悸。胃中或身中有水饮就不能发汗,否则会伤到胃的阳气,就不能充养经脉。身体就会哆嗦,或者这里跳跳、那里跳跳、抽筋、抽风。脾主四肢,脾阳不足四肢就会差,误发虚人汗身体也会振振摇。真武汤证也是发汗后身体哆嗦,也用白术茯苓利水,再用附子强肾阳。桂枝去桂加白术茯苓汤是个湿热证,因为里面还有一条小便不利,小便难往往是有寒的五苓散证。尿不出来是因为气化不足,小便不利往往是湿热的猪苓汤证,有湿热绝对不能用桂枝汤,有水饮就用桂枝。五苓散证是下焦有水,又有表证,又发热发烧,既利水又加了一点桂枝,表就解了。桂枝去桂加白术茯苓汤根本就不用桂枝,是用的白芍解表的,里面一通外面就透了。温阳祛湿就得利小便,这里的桂枝就起不到发汗的效果了,就只有温心阳了。你把邪水去掉自然身上就出一身汗,阳气充足、阴阳自和就解表了。你看舌苔白厚就要小心了,那就是肠胃里有湿了,甚至胃中还有振水声。非要用桂枝汤就要加白术和茯苓,否则越发汗人越弱,还是发烧,再发身上就哆嗦了。先把水去掉再发汗或者同时,用苓桂术甘汤或桂枝加白术茯苓汤。舌苔黄腻是有湿热了,就用桂枝去桂加白术茯苓汤,先不管表证。因为生姜也有解表作用,人体正气充足不用解表他自然就解了,人体自身有康复能力。白术能拿出中焦寒湿还用茯苓,是因为茯苓利水能把寒湿通过尿排掉,给它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