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再释义 第二章:“功成弗居”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本章重在解释要以“无分别心”看待事物。本篇为“再释义”,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参考原释义,或联系作者。上一章我们讲到,人的格局的不同,就会造成视觉维度的不同,从而形成对事物观点看法的不同认识。'分别心’就是个人以不同的思维对客观世界人、事、物不尽相同的看法,简单的讲就是在以个人不同的心,通过自己不同维度的眼光及自己后天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事物的不同看法。人有三六九等,物有贵贱之差,事有好坏之别;这些三六九等、贵贱之差、好坏之别都是各自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庄子·齐物论》:'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关键是你要有无分别心得眼光;任何的事物本身都蕴涵着积极因素和可以肯定之处,这是事物的本质所在。所以,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千万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和言谈去评价事物,因为这样做,可能已经出错了。
上篇我们讲到,有的人根本不知道'道’为何物,而其行为为何与'老子’讲的'道’基本相同呢?(我们应当知道,世上万物皆出自于天地,天地万物无不出自于'道’。所以,目前就你所能想象的一切,无不归于'道’;也就是所有的事物同源于'道’。'道’具有的本质,在人称为'性’,表现出来为“良知”。'性’和人体的本身'命’构成了'性命’,这就是'性命’的由来。关于'性命’的具体知识,以后还会讲到)。一个人的言行符合于“道”,这就是'良知’。一个人有可能不知“道”,而其“良知”却在规范自己的行为,当然,是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的,这个后期还要谈到。
学习《道德经》就是让思想品德的再修行。修行的目的简单讲一下就是'唤醒良知’;人类先天的良知被后天的物欲所蒙蔽,修行的目的就是,祛除丝丝物欲,回归良知本性。所以上面讲到的这种人,虽不知'道’为何物,但其'良知’已经显现。再具体讲一下吧,良知是面镜子,物欲就是浮尘,修行就是祛除;一起讲就是:如剥茧抽丝般祛除镜子上的浮尘,让良知净如明镜,人来映人,物来映物,凡所有想,都被良知这个镜子反映出来。再向深处一步讲,修行就是要修大智慧。究竟大智慧是什么样的,慢慢的、一步步就会接触到了。
所以,这一章就是在教导我们,放大自己的格局,要无分别心看待万事万物,不要受主观意识的干扰,这样才能更全面的观察事物的本质,分析事物的客观规律,了解事物的本相,更好的掌握事物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