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鸿:废跷了,但不能把优点也给废了 2024-02-27 18:24:53 李金鸿先生 北平中华戏曲学校金字科武旦是京剧行当之一。在过去,武旦和其它旦角行当的区别,主要是踩跷和打出手。我学艺的时候,武旦在表演翻、打、扑、跌时,都是踩跷的,打出手时更是必须踩跷。练习跷功,就用了三、四年的时间。在脚上绑上木头作的假脚,练得和真脚一样的运用自如,没有长时间地刻苦锻炼是不行的。我觉得武旦的跷功比起武生的厚底功,难度要大一些。如果踩跷的功夫练不好,就无法完成武旦行当所规定的各种表演技巧。跷是用一块木头旋制而成的。前面是一个假小脚,后面连着比脚略小一点的跷板。 毕谷云谈跷功跷板外面用很长的白布把木头假脚包紧,缝好,快到脚面的地方就像圆口鞋似的,可以穿起来。脚后面是分开成两根毛边的五尺多长的带子,捆在脚上。假脚上有半截底的跷鞋,穿在假脚上,用左右、后三根带子,从下往上拥在脚上。跷鞋分红、白、蓝等颜色做底,上面绣彩色的花,然后再用一寸半宽的夹布带子,从下往上绑紧,外面用一个黑色的布套套在脚上,正好到真脚尖处,下面露出跷鞋,然后再穿上彩裤。戏校学生练习跷功绑跷也有一定的规则,要求绑得又瘦又紧。绑得虚胖就很不美观;绑得太松,则跷带子一散开,戏就演不成了。跷功和芭蕾有相同的地方,腿部和脚腕子都要绷直,最忌“三道弯”,就是脚腕子不直,弓腿,撅屁股。踩跷要求三直:腰直,脚直,腿直,保持假脚的脚尖落地,还不能是八字脚。不允许假脚朝天,更不允许真脚落地,那样看起来很象小腿骨折。不管这场戏多大,多累,以上的毛病都是不允许的。这点又和芭蕾有所不同,芭蕾是可脚跟落地的。练跷首先要练习绑跷。开始练跷时是走不了路的,要扶着墙拄着棍走。走路时脚和腿都不能直,要练两个多月的时间才能不扶墙走路。陈金彪主演《青石山》片段以后要开始练站和跑圆场。练站先是在平地上站,站稳了以后又改在棹子上站,站的时间很长,要双手插腰,不许挺肚子、撅屁股,要始终保持三直,但时间长了脚和腿就会酸疼,甚至发抖,腿也会弯曲了。我的老师就给我腿上绑竹签,腿一弯曲,竹签就要扎腿,腿也就不敢弯曲了。听说有的老前辈在练站的时候,是站在缸沿上练。练跑圆场时是冰上练,那就更难了。我在练跑圆场时是在方砖地上练的,练功前把地喷些水扫干净。假脚的后跟是铜箍套上钉好,因此比在冰上练要好一些,但也很滑。武旦演员只有把跷功练好,绑着跷练翻、打、扑、跌才能开始学戏。所以说跷功是武旦的一个特点。田桂凤《乌龙院》剧照(左)余玉琴《青石山》剧照(右)跷有文跷、武跷之分。花旦、刀马旦踩的跷属于文跷,武旦的跷属于武跷。文跷由于翻打少,跷比较立些;武跷由于技巧的难度大,就稍坡些。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软跷,与现在的垫底彩鞋很类似,是为了没有练好跷功,又要演踩跷的戏时,所采用的变通办法,对个子比较矮的演员也是有帮助的,武旦戏中《扈家庄》的扈三娘、《竹林记》、《女杀四门》的刘金定、《湘江会》的钟无盐、《战金山》的梁红玉、《十字坡》的孙二娘、《巴骆和》的九奶奶等戏是不绑跷的,除此之外,大部分戏都踩跷。尤其是闹妖戏更必须踩跷,武旦的靠戏是否是踩跷,往往是根据演员的条件而决定,没有硬性规定。 九阵风《扈家庄》剧照 以上我用了很大篇幅来介绍跷功,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因为这是武旦这个行当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解放以后,实行废跷,我是赞成的。对培养武旦演员节约了很多时间、减轻了不少负担,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痛苦,可以更好更快地培养人才。但是很多青年演员根本就没有看见过跷,更不知道跷的发生、发展过程。最近国外的学者正在研究和探讨跷与芭蕾的关系问题,我认为介绍一下跷功还是有必要的。我练过跷功,为此也吃了不少苦,我是主张废跷的,但我在演出的教学实践中还有一些体会。我觉得踩跷还有某些可取之处,一是快,二是稳。这些优点在废跷以后应该尽量保存下来,以丰富我们的表演技艺。 李金鸿《扈家庄》教学片段武旦踩跷后,在脚步上腰肢是活的,踏步也有力,不是那么直挺挺的。不论是开打,还是耍下场时,亮像很稳,站着的时候决不会出现斜腰拉胯的松松垮垮的现象。今天我们废跷了,但不能把这些优点也给废了。武旦踩跷在打出手时和耍大刀花下场串腰转身时,速度是很快的,用脚一拧就是一个转身。串腰时的左手倒、右手接都是有规定的,不能随意增减,主要是脚尖拧的关系。李金鸿《金山寺》剧照废跷以后,我们如果用半脚尖,左右脚步都是拧,那么就能达到和踩跷同样的速度。但要注意,这种拧步转身与舞蹈的平转是有区别的。舞蹈可以甩头而武旦不能甩头。武旦头部梳着大头,经常甩头找方向,用不了几下,梳的大头就散了,形象就难看了。所以我认为跷功的某些要求和劲头,对今天演员的训练来说,是有借鉴价值的。(摘自李金鸿《谈京剧武旦》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所 《戏曲艺术论文选——献给中国戏曲学院建校45周年》) 京剧三鼎甲2020年总目录 六旬老翁踩跷 陈金彪先生《青石山》 四小名旦 武旦翘楚宋德珠先生 班世超骨折演完《泗州城》 谭元寿先生追忆师兄弟的情感 阎世善先生示范《泗州城》片段 梅兰芳弟子 影坛传奇于素秋 赞 (0) 相关推荐 真功|金字塔能桩 一.金字塔桩基本要领 [正面图] 如图,自然站立,立身中正,虚领顶劲,两臂和两腿部成八字,而且这八字的角度都成52度角(概率说法),自然呼吸,自然放松.调身,略略有点坐胯,这样背才能拔起来,颈部要直, ... 荀慧生:略谈花旦的练功 要做一个好的花旦演员,基本功非常重要,这里所说的基本功,除了一般行当共同学的以外,花旦本身特有的基本功更是重要.花旦特有的基本功,上部要练口齿眼神,以及面部肌肉:中部要练两臂.手.指:下部要练腿和脚. ... 京剧里的骨气和正气(三) 京剧里的骨气和正气(三) 心酸的童年和残酷的学艺经历 程砚秋(1904-1958),原名承麟,满族.北京人,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侬,后改艳秋,字玉霜.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 幼年家 ... 李金鸿:学戏十年来之回顾与前瞻(1944年) 回忆我十年前还没有入戏校时,对戏剧一点也不喜欢,一听入戏校就不高兴得几乎要哭.后来同着家人看了一回戏校的戏,看见台上的小天使们玩着似地唱着,引起了莫大的兴趣. 那时我对戏最感兴趣的是老生与武生,对于旦 ... 鸿雁高飞—李金鸿先生谈戏说艺 鸿雁高飞—李金鸿先生谈戏说艺 中国油画家李金明女性人物油画作品欣赏 李金明(1942.6-)广东鹤山人,岭南地区著名油画家.1942年生于香港,后定居广州.196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历任国家高级美术师.广东油画会常务理事 ... 李金丨团聚 团聚 作者:李金 欢聚一堂 我们欢聚一堂 共饮玉液琼浆 互相诉说衷肠 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 多少往事 涌上心头 开着警车 穿着警服 警车上闪烁着警灯 警帽上顶着警徽 一起出警 一起走街串巷 震慑犯罪分子 ... 李金国工笔画作品选 笔墨丹青新视角2019-06-03 04:36:00 【望安山文学】李金月|| 改掉坏脾气(散文) 改掉坏脾气 作者:李金月 主编:非 鱼 我今年77岁了,回首往事,年轻时的我曾脾气暴躁,不懂为人处世的道理,遇事总以自我为中心,还经常得理不饶人.在厂里上班,虽然不怕脏不怕累,学雷锋处处做 ... 校园文学 | 我的奶奶 | 作者:李金洋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金鸿均教授工笔国画作品精选20幅 笔墨丹青新视角2018-04-15 07:01:00 画完月季画玫瑰,李金江独创画法,谁知道怎么区分月季和玫瑰留言 画完月季画玫瑰,李金江独创画法,谁知道怎么区分月季和玫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