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原中央大学、中正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易先生(1889—1956)的一次演讲实录,原题《治国学之基本方法》,载1942年5月21日《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二卷第廿三期,由王四同先生整理并授权刊布。
本校文史学系民三四级首次座谈会,敦请王主任易讲演“治国学之基本方法”。按我国国学,浩瀚精奥,学者莫不病其迷罔,王主任提纲絜领,条理周详,实为迷途指针,爰以此记录,公诸同学。
记者附志
国学者中国之学也。凡所谓“学”包括一切学术知识,故国学实为我国悠久历史诸学之总汇,其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实非吾人毕生精力之所能尽究者。文史则占国学全部百分之八十。文为一切文章学说典章制度,史则为自古迄今史实记载;而其余百分之二十,为天文、历数、音律、医术诸学,则太近专门,一般人多无暇兼顾。吾人对于国学,应有一基本认识之二义:(一)国学为中华民族固有之文化——此文化乃我民族之本位文化,汉魏以后由印度传来之佛法,及近代海禁开后由西洋输入之各种学术均除外。此文化乃我民族性所孕育而成者;盖我国文化发达地区,居北温带中部(北纬三十度至四十度之间),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人民之生活优裕,以农为本业,故文化之特征即敦厚、优美、周密,实具真善美之特质。惟其敦厚,故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诸德性;惟其优美,故有章服仪节文艺美术诸成绩;惟其周密,故有法度律历医药制器诸发明。以是我国文化实非印度地处热带,民性怠惰,消极厌世,或日本地处三岛,民性轻浮,残忍刻薄之文化所可比拟。(二)国学为中国历史演进之事迹——吾人今日文化之构成,实基于吾国历史事迹之演进。吾国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环顾全球,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文化中断,印度文化式微,惟我国圣哲代兴,继续发展,至今仍屹立于世界,此即我文化基础超于他国之实证。虽我物质文明,不及欧美诸国,亦仅近百余年之事;然断不可因此妄自菲薄,便一切舍己从人。须知我民族之命运实系于我悠久之文化,此吾人之所应深念者。倘但持狭义功利主义,舍国学而不讲,则民族精神将无所托,即令事事能学步他人,亦终于逐后尘而已。《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今言国学之内容,亦不可不分形上形下而论之:(一)形上——形即现形,上即超越于本位。形而上者属于天,属于天者即自然也。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故形上之学,可谓天学,包括性道,为《中庸》及《易经》所阐述皆是也。此类学术,含义赜隐,乍难探索,非一般学者所能喻,故孔子不常言之,必待人情物理洞达之后,方能研究,亦犹西洋讲哲学者,当以科学为基础也。(二)形下——形而下者属于人,属于人者即人为也。形下之学,可谓人学,包括文章,孔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文即一切书策文史,礼即一切典章制度,皆人类之文化也。此类学术,项目纷繁,非博览不能得,然又必按之典章制度,方不落空。故孔门弟子习《诗》《书》《礼》《乐》者盖三千人,而《王制》四术亦以之造士。亦犹西洋讲科学者,当兼重实验实习也。国学之类别,昔人区为经、史、子、集四类。经者常道;史者事迹;子者学说;集者文丛。若再加以归纳,不过两类:(一)经史可并为一类,即公共之义理事迹。经即儒家之六艺,然非儒家所创,皆为先王之旧典,而经孔子之整理者。其中垂询悬义,皆足以示范后世,而非一人私自主张,故尊而称之曰经。史之所纪,虽或分段分人,但合而观之,却为整个民族国家社会之活动影片。吾人虽寻流溯源,固必赖此资料,而行动设施,亦不能不以为借镜。(二)子集可并为一类,即专家之学术言论。自老、庄、孟、荀以降,所有专家学说尽归于子,史谈分为六家,班固分为九流,要皆个人对于事理之见解。子者男子之美称,盖尊之也。古人无文集,乃不自私其言,章实斋氏常论之。自战国诸子争鸣,始肇著作,汉以后私人文集渐兴,有偏于词章者,有兼及义理者,并有趋重考据者,要皆个人情感思想所表见。集者荟萃之意,不必拘一贯之系统也。治国学当知门径,启此门径,当得其钥,国学之钥有三:(一)文字学——识字乃读书之基本工作,吾人欲真识字,须注意于形、音、义三者。凡字动于义,表于音,成于形,形具而义与音皆立;识字者先睹其形,继呼其音,终识其义,义识而形与音俱明,此一定之序也。形体音貌,不能偏废,而后训诂可得其真。(二)目录学——研究目录学之目的有二: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此学创于刘向父子,向受命校书天录阁,条其篇目,撮其旨意,以为《别录》;其子歆继之而奏《七略》。班固据之而作《艺文志》,是为目录之开山。汉以前学术书籍,略具于此。自此以后,有郑默《中经》、荀勖《新簿》、李充《四部书目》、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等,皆不可见。其后则有《隋书·经籍志》等,皆随时代增益。此外尚有官书之目,私籍之目,皆可参阅;近籍则以《四库提要》为最备。(三)学术史——记载学术思想之专籍是为学术史。吾人读之可易明其系统,收事半功倍之利。诸史《艺文志》、《儒林传》、《文苑》等,固具学术史之性质,但非专蓍。至若黄宗羲、全祖望之《宋元学案》,黄之《明儒学案》,江藩之《汉学师承记》、《宋学渊源记》,朱彝尊之《经义考》,谢启昆之《小学考》,梁启超之《清代学术史》,始为学术史之专书。吾人欲究某学,即当取为参考。以上三类参考书目另详。(一)征实——吾人研究任何学术,均须抱求真之态度。研求国学,尤应惟实是从。吾人不能轻信古人,亦不应轻易攻击古人,惟当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之态度与步骤以治学,则所得不同浮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多闻阙疑,疑事则质,勿盲从,勿武断,勿以偏概全,勿挂一漏万,庶有真知灼见矣。(二)致用——凡学皆求其所以致用。吾人精研国学,须使国学发挥其功用于社会国家,然后不致徒作蠹鱼。而国学之足以适于吾国民情者,亦必因实用而益显。故宜学古,亦宜知今,宜明体,亦宜达用。若徒记诵其言而不能融会其义,或略明其义而不能见诸实行,皆不善学之过也。例如讲义理者,必形诸修养,讲考据者必施诸事实,讲词章者必见诸写作,否则皆纸上谈兵之类耳。大抵征实致用,二者有相因之理,其无用者必非征实,如谶纬象数之学,非不繁富,然无实用,亦即凭虚之故也。“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区区数十寒暑间,何暇分心于无益者哉?愿诸同学共勉之!
许慎《说文解字》(凡五百四十部,九千三百五十三文,为今存字书之最早而最精者。)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研究《说文》此书最好。)
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
桂馥《说文义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会通声义此书最好。)
丁福保《说文诂林》(荟萃群书五百余种,上列诸家作皆在内。)
庄述祖《说文古籀疏证》(就《说文》内古籀加以考证。)
吴大澂《说文古籀补》
孙诒让《古籀拾遗》 (上二书皆《说文》未载之古籀文。)
薛尚功《钟鼎款识》
阮元《积古斋钟鼎款识》(上二书皆古器物铭识多古籀。)
吴大澂《窗斋集古录》
端方《陶斋吉金录》(上二书皆私人藏器备载铭识。)
刘鹗《铁云藏龟》(为甲骨文最早一批之拓片无说解。)
罗振玉《殷墟书契前后编》《殷墟书契考释》《殷商贞卜文字考》
王国维《戬寿堂殷墟文字考释》
胡光炜《甲骨文释例》
陈彭年《重修广韵》(陆法言《切韵》、孙愐《唐韵》书皆不存,此书殆皆纳之。)
丁度《集韵》 (上二书皆分四声二百六部。)
刘渊《(淳祐)新刊礼部韵略》(是为平水韵并广韵二百六部为一百七部。)
阴时夫《韵府群玉》(于平水韵一百七部中,并上声拯以入回为一百六部,即近其通行之佩文韵所据。)
吴棫《韵补》《毛诗补音》《楚辞释音》(三书仅存《韵补》,就《广韵》分别注其通转。)
杨慎《古音丛目》《古音猎要》《古音余》《古音附录》《古音略例》(五书略仿吴棫例,以今韵分部而以古音相叶者分隶之。)
陈第《毛诗古音考》(论今人所称叶韵皆即古人本音,较吴氏所见为通洽。)
《屈宋古音义》(取屈宋辞赋用韵与今韵异者各推其本音。)
顾炎武《音论》(三卷十五篇,引据古说,持论精博,为五书之纲领。)
《诗本音》《易音》《唐韵正》(逐字求古音以正唐韵。)
《古音表》(分十部。)
《韵补正》(在音学五书外,专纠吴棫通叶之非。)
江永《古韵标准》(分平上去声各十三部入声八部,多驳正顾氏《诗本音》。)
戴震《声类表》(分九类。)
段玉裁《六书音均表》(分十七部,补三家部分之未备,厘平入相配之未确。)
孔广森《诗声类》(分十八类,阴阳对转,各九类。)
严可均《说文声类》(分十六类,据许书,以声为经,以形为纬。)
章炳麟《成均图》(在《文始》中发明阴阳弇侈对转旁转交纽隔越之故。)
司马光《切韵指掌图》(据守温三十六字母,科别清简为二十图,独韵六图,开韵七图,合韵七图。)
失名《四声等子》(辨音知,类隔,双声,迭韵,内外转摄,正音凭切,寄韵凭切等。)
刘鉴《经史正经切韵指南》(本司马书而参用《四声等子》说。)
郝懿行《尔雅义疏》
邵晋涵《尔雅正义》
戴震《方言疏证》
钱绎《方言笺疏》
程际盛《方言补正》
杭世骏《续方言》
章炳麟《新方言》
江声《释名疏证》《续释名》
王念孙《广雅疏证》
王引之《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陆德明《经典释文》(唐以前经典解释略备于此。)
阮元《经籍纂诂》(以韵分部,最为精核。)
《汉书·艺文志》(先有刘向《别录》,刘歆《七略》班固因之而作《艺文志》,分六略——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伎——总其数要是为辑略。)
魏郑默《中经》、西晋荀勖《新簿》,皆分四部甲六艺小学,乙古诸子及近世之家,丙史记旧事皇览部杂事,丁诗赋图赞汲家书。
东晋李充《四部书目》(甲五经,乙史记,丙诸子,丁诗赋。)
宋王俭《七志》(经典,诸子,文翰,军书,阴阳,术艺,图谱。)
梁阮孝绪《七录》(经典,记传,子兵,文集,技术,佛法,仙道。)
诸书今皆不存。
《隋书·经籍志》(汉以后之书目见此,而经隋乱后书多亡。)
《旧唐书·经籍志》、 《唐书·艺文志》 、《宋史·艺文志》、 明《国史·经籍志》
《通志·艺文略》、《文献通考·经籍考》
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代官家藏书至富,目具于此,其中提要,皆专门学者所秉笔,至为精洽。)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二书多附己见。)
《汉书·儒林传》、《后汉书·儒林传》(以下诸史儒林传)
《魏书·释老志》
《宋史·道学传》
全祖望《宋元学案》
黄宗羲《明儒学案》
江藩《汉学师承记》、《宋学渊源记》
梁启超《清代学术史》
>原题《治国学之基本方法》,载1942年5月21日《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二卷第廿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