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之三:雄才大略和冷酷残暴,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上头条##秦始皇#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与改革,建立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与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统一了文字货币与度量衡,这些开创性的措施,为以后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伟大领袖对此评价为“百代犹得秦政法”。

本文是系列专题:千古一帝的第三篇。


秦始皇出世的时候,正是长平大战结束后的第一个年头。当时秦赵两国依然战争不断,关系十分紧张。他的父亲异人用吕不韦的谋划,深夜逃离赵国,留下了他的母亲赵姬和懵懵懂懂的他。

历经坑杀四十万赵军的长平之战,赵姬和秦始皇在赵国的生活可想而知。异人抛弃妻子逃离邯郸后,一去就是六年杳无消息。在这六年(前257-前251)之中,秦始皇慢慢从一个呀呀学语的两、三岁幼童成长为初懂人事的八岁少年。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在赵国过着寄人篱下、颠沛流离的艰难生活。虽然史书上并没有多少笔墨记载秦始皇母子是如何在邯郸度过这六年时光的,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是曾为歌伎的年轻妇人,一个是偷逃回国的质子弃儿,纵然是赵国君臣不以为意,放松了追捕搜杀,但东躲西藏、缩头缩尾的日子实在漫长难挨,四周众人敌视、蔑视的眼光就更不是滋味了。幼年的不幸遭遇,对于秦始皇来说无论在体质上还是心灵上都留下了暗淡的阴影和终生难以磨灭的痕迹。

人格阶段的固着与自我防御

首先关于“人格”一词,按照陈忠庚先生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内在行为的倾向。它展示了一个人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它是一个持久的自我,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它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人的个性的身心组织。以特色的个人统领整体人格,称之为个性化人格;反之,以社会化的客体作为整体人格的主要特色,称之为社会化人格。

显而易见,既是千古一帝,又是暴虐之君;既勇敢果断,又自卑多疑的秦始皇,无疑属于个性化人格。而至于他的人格的形成,则要从最初开始说起。

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如果一个人在人格心理学发展的某个阶段过分满足或受挫,就会导致固执己见,表现出相对长期稳定的心理模式和思维特征。秦始皇自出生便是一个丑陋的男孩,典型的“软骨症患者”:鸡胸、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这些生理残疾必然使他体验着自卑和压抑,再加上幼年在敌国如履薄冰的生活,久而久之其实、秦始皇便形成了怀有失败情绪、缺乏自信、感到孤独和遭人唾弃,以及悲观主义的人生观。处在全能自恋期的本我,三四岁的身躯却要承受超我的忍耐和恐惧,两个层次的对比带来焦虑和冲突,心理防御机制发挥作用。

反向与压抑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或冲突的紧张局面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减少内心不安,恢复心理平衡和稳定的适应倾向。逆向是一种防御机制。当个体的欲望和动机没有被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他们会将其压制到潜意识中,并在显性行为中表现出相反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逆向。

很不幸,童年的秦始皇体验到了双重的背叛。由于他样貌丑陋,亲生母亲倍感嫌恶,加之她本是贪图享乐之人,时常忙于寻欢作乐而放松了对小嬴政的照顾与关爱;父亲异人在秦昭王五十年围困邯郸时,在吕不韦和守者吏的帮助下,抛下妻儿独自逃回秦国。年仅三岁的嬴政,就经历着父母的双重背叛,因面容丑陋经历的挫折,以及凄惨的逃匿生活……

面对背叛,当还没有通过积极的努力得到承认和接受时,直接的心理反应则相反,因此,他变得沉默寡言,把愤怒、激奋、嫉妒、报复、抗争深深埋在心底通过大量超越年龄负荷的阅读打发时间。

与背叛相关的另一防御机制是压抑,即有意识地将不可接受的欲望、思想或记忆从脑中驱除出去。本我的欲望和冲动往往与超我的道德原则相抵触和冲突,往往不为现实所接受。13岁的嬴政在即位后,面对权势滔天的“仲父”,尚未拥有实权的他只能将吕不韦与母亲的私通,母亲为嫪毐生下孩子的丑事埋在心里。因此,个体压抑和压抑对立或不可接受的冲动、欲望、思想、情绪和痛苦的经历进入潜意识,以避免灼心的痛苦和焦虑。但随着积压的愤怒,甚至于说耻辱到了临界点,随着而来的便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爆发,这个时候本我便压制住超我,占据主导地位。

转向爆发

随着嬴政的亲政,自我防御机制便由退守转为了进攻。这时超我、自我、本我已不能再保持平衡状态,多年所压抑的一切,随着本我的占据主导,就都一并爆发出来。

嫪毐案,他将嫪毐的家族斩尽杀绝,参与叛乱的 20 余名同党一起被杀,并车裂其尸体倒悬示众,与本案相关的4000 余人举家流放到荒蛮的蜀地;吕不韦案,他下令将“其与家属徙蜀地”,并嘲弄到:“君何功于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 。”吕不韦在绝望和屈辱中,饮鸠自杀身亡。至于嫪毐与王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则命人装在麻袋里摔死,可见其愤怒绝望至极。

嬴政年幼时与母亲相依为命,一方面,他深爱着自己的母亲;另一方面,由于母亲的淫乱无度,他也鄙视和憎恨他母亲的行为。他总是受到这种矛盾心理的折磨,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羞耻和沮丧。因此,他终生未立皇后正是由于他怨母仇女的性格,加之又缺少了相应的心理协调,使他形成了愤怒、报复残忍、抗争的性格。27名进谏劝阻的大臣也被他砍了脑袋。经过这场血腥的大屠杀,嬴政长久以来压抑的人格得到了彻底的释放,世人也重新认识了这位曾经一言不发,相貌丑陋的天子竟然是如此的嗜杀成性,铁石心肠。

自此以后,他的残暴便一无阻碍,专横跋扈,肆意极欲,强权与恐怖逐渐笼罩六国。

心理失衡下的千古功业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环境的影响、特殊的家庭形态和个人独特的生存经验,造成了秦始皇的抑郁人格类型,自卑是这种人格最典型的心理。而嬴政战胜自卑的方式则是——代偿。代偿是自我防御机制的另一种,代偿性防卫机制是用另一样事物去代替自己的缺陷,以减轻缺陷的痛苦。毫无疑问秦始皇属于“过度补偿 ”类型,也就是指一个人否认自己的失败或某个缺点是不可克服的,并加倍努力克服它,但结果却超出了正常水平 。

秦始皇通过实现超乎寻常的抱负来达到目的,通过超负荷、超时限工作和全力追求最高目标来补偿自卑感。本我和超我的失衡,情感紊乱超乎寻常的强烈到病态临界点,展现在现实世界里便是嬴政对残忍和暴力的喜好,对荼毒生灵的热衷和专注;在军事策略上的一贯强硬,充满攻击性和摧毁力。他竭尽全力建立帝国秩序,表现出极大自信和霸气都是他为了补偿内心的自卑感和恐惧感,以增强信心。如此极端的两面性人格,倒成为他成就霸业的一大助力。

自小缺失亲情,受尽冷落和屈辱,在政治阴谋里成长起来的秦始皇,早已摒弃了情感,或者说他本就情感缺失,没有爱人的能力,有的只是对世界冷眼旁观的非情绪化态度及其发展到极端的利己主义。

他把一切都沉浸在冰冷利益的计算中,把所有的社会秩序、价值观、人际关系、人们的行为、思想、观念甚至情感本身都归因于冷酷的个人利益。这样的想法与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倒是不谋而合,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反对礼制,重视法律,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提出“法”、“术 ”、“势 ”相结合的治国方针,推行霸道。这些都与嬴政的思想相契合,难怪嬴政曾说 :“我若能见到韩非,和他交游,虽死无恨矣!”极端化的人格与霸道思想相互交融,碰撞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灿烂火花,可以说,嬴政的个性化人格煎熬着他,亦成就着他。

嬴政的极端化人格,矛盾心理与紊乱的内心世界伴随了他的一生,权力的外倾性人格与心理防御机制的退守与进攻,帮助他成就霸业,建立了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制度,严刑峻法、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筑万里长城……

这些种种的措施无不展现他性格的独特作为,但奈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的自卑心理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施政过严,暴行众多,高压的社会氛围,逐渐丧失人心 。最终,过度补偿型人格下的嬴政在沙丘平台经历了他人生中唯一一次未获补偿的失败——死亡,接连而去的是他千古霸业的终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