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老故事】口齿留香的姜家沟干豆腐
与钟灵毓秀、葱绿滴翠的沈阳地区最高峰巴尔虎山相毗邻,姜家沟村座落在大巴山间的李家河流域。村里300多户人家靠着山,傍着水。几百年来在这块地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四千多亩耕地以种植玉米为主,兼种其它杂粮。由于这里较为特殊的地理环境,所种植生产的大豆籽粒饱满、色泽金黄,油脂低而蛋白高,富含磷脂,因此一些村民许多年以来就用本地产大豆手工制作干豆腐。
西关乡姜家沟村
姜家沟的干豆腐历史悠久。经过300多年的制作历练,做出的干豆腐色泽淡黄,以“干、薄、细、韧”著称。豆腐压得实水分少,有韧劲口感好且保存时间长。单张干豆腐薄如纸,不仅在阳光下能透亮,而且隔着豆腐能看清报纸上的字。豆腐不含豆渣入口细腻,柔和中品尝出淡淡的豆香味。豆腐韧性大,单张挂起来下面吊上500克重物而不断裂,实属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姜家沟的干豆腐之所以品质如此之好,主要原因:一是大豆品质高。据专家考证,康平、昌图一带的大豆品种属于著名的“小金黄”,因为生长期长,出油率高达21%,而邻省黑龙江大豆由于生长期较短出油率至多达到17%;二是因为这里的“山泉水”质地好,微量元素硒和钙等含量高;三是工艺好。用石磨磨出的豆浆比机制干豆腐口感好许多,大豆的营养不损失。
由于姜家沟的干豆腐具有以上优良特点,使其多年来远近闻名,不仅是百姓餐桌上的美味,而且长久以来成为人们串亲戚走朋友时常带去的一种家常礼物。“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现如今,姜家沟干豆腐之香早已伴随改革开放之风飘向了远方。不仅在县内闻名遐迩,成为抢手货,而且借助于现代化营销手段销往沈阳、铁岭、阜新、四平等地,时而供不应求,客户须一周前定货方可批量买到。干豆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我国是最早种植大豆的国家,也是最早利用大豆制作成豆制品的国家。豆腐起源于我国汉代,安微省寿县是“豆腐”的故乡。据五代谢绰《宋拾遗录》记“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南王亦始传其术于世”。姜家沟的干豆腐始创于清代道光年间,在长期制作的实践中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制作工艺,而且还融合了当地蒙、满、汉族聚居地的饮食习惯。这里的干豆腐需十几道工序,按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加工而成。
其主要工序:一是精挑细选。挑选出豆粒饱满,无虫蛀,无霉豆的上等黄豆为制作原料;二是用山泉水浸泡大豆。该村地处医巫闾山余脉,山间泉水清冽甘甜,富含硒和钙等微量元素。用这样的好水质磨制出的干豆腐品质非同一般;三是磨浆。把浸泡适度的大豆送入石磨,磨出细腻的乳白色的连渣豆浆,其品位是机制豆浆不可比拟的;四是滤浆。把磨出的连渣豆浆放入滤布中用温水套淋;五是煮浆。滤出的豆浆要迅速升温到一定温度,火候要掌握好,煮浆要均匀。此为关键节点之一;六是淘缸。把煮好的豆浆淘入大缸中自然降温到一定温度,并准备点脑;七是点脑。此为做干豆腐的重要环节。不仅关系到出干豆腐多少,还关系到豆腐的口感和质量;八是打脑。豆浆凝固到一定时间后需将豆腐脑搅碎,为泼包做准备;九是泼包,把搅碎的豆腐脑泼到专用的布上。其均匀、薄厚程度体现了工匠的手法和技艺;十是压包。在榨中把泼好包的豆腐脑利用重力将水分挤压出去,压包的重量及时间长短因豆浆的多少而定。这是做成干豆腐的最后一道工序。最后一道环节是揭包。把成型的干豆腐从包中取出,需手法敏捷,力量适中。
由于姜家沟的干豆腐不仅选用优质大豆,使用矿物质含量高的山泉水,而且始终沿袭传承非机制的手工制作工序,让这里的干豆腐成为与众不同的时尚佳品,多年以来为村里的群众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尤其是近年来每个豆腐坊的年收入都很可观,是人们生活费用的重要来源。很多群众因制作经营干豆腐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康平电视台,沈阳电视台都对其进行过多次的宣传报导。
姜家沟干豆腐的制作工序和独到的制作手法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对研究豆腐制作的历史演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了让姜家沟干豆腐的传统工艺能够传承发展下去,经报请有关部门,2002年美家沟干豆腐被批准为绿色食品,并在工商部门注册了“绿竹”商标。2007年其制作工艺被康平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4年姜家沟的干豆腐被评为康平县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名品。2014年姜家沟干豆腐的制作工艺被沈阳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非遗”保护项目。此后,西关乡政府和姜家沟村委会对姜家沟干豆腐已经制定和启动保护工程总体规划,确定原料生产基地,继续挖掘传承传统的制作干豆腐技法技艺,培养后继人才。
姜家沟村已经列入沈阳市壮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姜家沟干豆腐”成为辽宁省著名商标和辽宁省名牌农产品。为进一步叫响姜家沟干豆腐这个沈阳市级“非遗”品牌,扩大生产增加产量,姜家沟村在上级扶持下,在村委会西侧已经建设成总投资248万元,具有占地面积2640平米、建筑面积1700平米的“沈阳市姜家沟村豆制品加工厂”。计划生产规模为年产百万斤干豆腐,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支砫产业。姜家沟的干豆腐将不断提升地方特色产业附加值,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简介:艾玉山,退休前曾赴西藏支教2年,后任县文体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