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重大发现:肺竟然是个造血器官!

过去我们认为,肺部是呼吸系统的核心,不过最新的研究却发现,除了呼吸外,肺部是造血器官之一,而且生产血小板的速度相当快,身体有一半以上的血小板原来是来自它,颠覆以往骨髓造血的观念。

《自然》(Nature)杂志22日刊登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鲁尼(Mark R.Looney)教授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这篇《The lung is a site of platelet biogenesis and a reservoir forhaematopoietic progenitors》的研究,是科学界首次确认肺部是造血器官。他们用双光子显微镜观察小鼠肺部血管,发现大量能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有别于先前研究指巨核细胞主要存在骨髓中,鲁尼表示,这说明肺的功能超出以往认知,它不止可以用来呼吸,还在生成血液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肺部的巨核细胞正在合成血小板(箭头处)。

鲁尼教授是肺部先天性免疫学领域的专家,2011年为了观察小鼠肺部的免疫监视活动,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发明了「双光子活体成像技术」(2-photon intravital microscopy;2PIVM),这种方法利用经过基因改造、血小板会发出绿色荧光的小鼠进行实验,让研究人员看到小鼠肺里微小血管内单个细胞的行为。结果他们不但发现小鼠肺部有巨核细胞,每小时还能产生1000万个血小板,超过小鼠体内的一半,证明肺参与了造血过程。

为了进一步探究,鲁尼及团队设计了3次肺移植实验。第一个,研究人员先将普通小鼠的肺部移植到巨核细胞会发出绿色荧光的小鼠体内,发现本来没有荧光细胞的肺部内,开始慢慢出现绿光;显示这些能生产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来源是来自骨髓。

接着,研究人员把带有荧光巨核细胞的肺移植入了血小板数量较低的突变小鼠,移植后,小鼠体内同样出现绿色荧光,且血小板数迅速被拉回到正常数值,维持了数月之久,远超过单个巨核细胞或血小板的寿命;这显示进入老鼠体内的荧光巨核细胞能生产健康的巨核细胞,并重塑生产血小板。

肺部参与血小板合成。

最后,研究人员把所有细胞都被荧光标记的肺,移植到骨髓缺乏正常血液干细胞的小鼠中,结果发现来自移植肺的荧光细胞,快速转移到受损的骨髓处。这些细胞不仅促成了血小板的生成,还生成了各种血细胞,显示这些细胞能够修复受损的骨髓以及许多血液组成的产生。

以往只知道骨髓是造血的主要器官,血小板也是从它产生,不过原来骨髓制造了可以生产血小板的巨核细胞之后,这些细胞会透过血液前往肺部,并在那里生产大量血小板,未来可能只需要移植健康的肺部细胞,就可以修复骨髓受损的疾病。鲁尼说:「根据我们已经在小鼠身上观察到的这些有力证据,人体的肺很有可能也在造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这些研究都仅限于小鼠身上,若要将结论复制到人体身上,仍需要进一步确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