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不多却感觉“胃胀”,是得了“胃癌”吗?分清类型,抓住真凶,给胃消消气~
俗话说“食为天,胃为先”,但“胃不太舒服”已变成了现代人的通病,尤其胃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非常高。
胃胀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症,一般发生在大量进食后,可有些人却刚吃一点儿就开始胃胀,甚至还不断打嗝,想呕吐……
这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发作起来也不好受。而且如果长期有嗳气、腹胀、胃胀等情况,很有可能是胃肠道疾病的信号,一旦发现要及时治疗,小心拖成老胃病。
频繁胀气要警惕
从中医理论来讲,胃胀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各种病因影响到胃腑,使胃气不能正常和降,气机停滞于胃脘而形成的。门诊中,常见导致胃胀的疾病有很多,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糜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正常情况下,食物进入胃后,在胃的不断蠕动下,5分钟后就开始有部分食物排入十二指肠,我们将食物由胃进入小肠的过程称为胃的排空。
如果胃肠道动力差,胃蠕动慢,就会使胃的排空延迟,食物在胃内过度发酵后,产生大量气体,胃内压力增高,就会导致胃胀。
胃动力不足的患者,需要先做一个胃镜,如果没有发现胃部器质性的病变,就可以考虑为功能性胃肠病。
胃与肠道连接处的幽门括约肌失调时,胆汁、胰液等消化液会反流入胃部,从而损伤胃粘膜引起慢性炎症。这种炎症又会引起长期腹胀、嗳气、反胃、呕吐。
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饮食不规律、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引发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或者不适,疼痛性质可为胀痛、钝痛或剧痛,还有出现饥饿样不适,无典型表现的患者则有腹胀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贲门连接着食管和胃部,如果贲门括约肌松弛,那么胃内的食物、气体和胃酸等容易反流入食管,甚至是口腔,产生酸苦味道。
这种胃食管反流严重时不但影响饮食和睡眠,还会加重食管粘膜细胞异常增生的风险,发展为食管狭窄,诱发食管腺癌。
胀气时一般腹部鼓胀,但无具体压痛点,通常有腹腔空鸣声。但非胀气型腹胀则有可能是腹部器官出现了实质性病变,比如腹膜炎、结石、肝硬化或肠梗阻等,按压时有压痛点或肿块。
腹胀同时还伴随恶心、呕吐、呕血、吞咽困难、黑便、等症状,则可能是胃癌,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
打响保“胃”战 给胃消消气
治疗胃胀气,三分靠治疗,七分靠保养。
1调整饮食
地瓜、马铃薯等高淀粉类食物,含有较丰富的糖类、纤维素等,不易消化,还易产生大量气体,最好不要一次性食用过多。另外,粗粮不宜消化,在胃胀发作期最好不要食用。
容易胀气、积食的人,可以根据医生建议在餐前半小时内适量服用健胃消食药物,或者在餐后半小时内食用一些熟山楂、白萝卜汤等,来帮助消化。
【食材】
橘皮10克、陈皮10克、粳米20克、鸡胗适量、白菜适量。
【做法】
先将鸡胗洗净切片,放入沸水中焯水,并倒入适量的料酒除味;之后将焯水的鸡胗和橘皮、陈皮、粳米一起倒入锅中加适量水熬煮;熬煮至食材熟后,将切丝的白菜倒入,接着煮8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
鸡胗含胃泌素,促进胃酸、消化酶分泌,帮助消化。
2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胃胀气病人由于大量吃药,胃元气受到了损伤,对药物的敏感度、吸收能力明显下降,消胀止痛、健脾补胃,这类常规的辩证治疗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
王来法专家在临床中研制了一套自己的治疗法——“三合疗法”,一是用内服药,二是真空拔罐,三是外贴膏药。
找准穴位,通过火罐,打通穴道,然后外敷膏药,使药性随着经络的运行,达到相关脏器,激发身体元气活力,从而使内服药效果大大提高。内外同治相得益彰,比单纯内服药效果会更明显。
在中医常规的辩证基础上,抓住发病的根源,另外,专家还特别加入了民间的单方——金不换,它可以帮助消炎、抗菌、止血,对胃的炎症、功能的恢复有催化剂的作用,能形成抑菌屏障,有效预防胃病恶变。
3腹部按摩
民间常说“揉腹治疗百病”,揉腹可增加腹部血流量,提高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帮助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
【取穴】
梁门穴位于肚脐上四寸,旁开两寸
【适宜症】
胃脘胀满、胃痛、肚子疼、便秘、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
【手法】
双手叠起来,拇指按住巨阙穴,像托大梁一样把梁门托起来,然后顺时针转动。饭后坚持做30秒,做20次。
揉腹简单,但也有讲究,中医认为“顺时针按摩为泻、逆时针按摩为补”,所以大家应按需选择。建议大家在吃完饭一小时后在进行揉腹;另外,腹部皮肤化脓性感染或有炎症时,也不宜按揉。
4保持心情舒畅
胃胀的患者往往带有抑郁、焦虑、疑病等情绪障碍,这都会加重病情,不利于康复。
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或过分忧虑对大脑皮层产生不良的刺激,使得丘脑下中枢的调节作用减弱或丧失,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因此,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也是治疗胃胀的关键。
建议平时心事重重,愁眉不展的人在煲汤时加点玫瑰花,起到疏肝理气,调节心情的作用。
胃胀气不是大问题,饮食方面多注意,并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大大减少它的发生。但如果长期反复发作,就应及时去医院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精彩内容请点击☟☟节目视频
今日节目预告
《累也是一种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