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入2021年,新冠疫情呈现反扑之势,我们又得宅家防疫,能不外出就不外出。现实世界里的旅游不去了,清闲之际,步入电脑影像世界,重逛以前去过的地方,捎带做一些整理。昨天,“逛”到广州城,看到城里著名的地标建筑广州塔,看到朋友们日游花城、夜游珠江时与广州塔的留影,倍感亲切。
这座总高600米的国内第二高塔,其塔身造型由底部平面椭圆形,向上逐步收缩,并且逆时针旋转,转了135度,扭成454米高的“纤纤细腰”,其柔性美一扫世界高塔们的刚性形象,人称“小蛮腰”,我看应该誉为高塔女神才对。 我对这位女神的亲切感,不仅因为曾多次偕友观瞻过,留下美好印象,更因为作为广州塔钢结构施工方上海建工集团机施公司的一员,参加了它那高156米、重2000吨的天线桅杆安装过程,使其雄峙于454米高的主塔顶上,达到610米的高度;后来又参加了将其高度调整为600米的过程。这些经历,都是有故事的,今天就浅忆其中最令我难忘的一个故事“粗手如何做细活?” 2)下段由塔式起重机组装在主塔顶部,称为组装段,长75米,重约1360吨; 3)上段拼装于组装段的空芯筒里,称为提升段,长92米,重约640吨; 5)提升设备将提升段垂直提升,抽出组装段的空芯筒; 6)提升段升到设计标高位置,根部与组装段固接,天线桅杆安装完成。 天线桅杆的提升设备是计算机同步控制的液压提升系统,由1座总控室和4组提升器组成,每组提升器包括5台50吨液压千斤顶和1台液压泵站,总提升力1000吨。计算机控制液压提升系统在动力车间做调试和检测。右面是20台液压千斤顶,左面是4台液压泵站及其分控箱,后面远处是总控室 ▲529米高的天线桅杆组装段顶部,设置了提升平台,布置了液压提升系统(GZ3D仿真系统截图)▲ 天线桅杆的提升历时三天,第一天提升23.5米,第二天提升27米,第三天提升15米。2009年4月25日,累计提升65.5米的天线桅杆精确到位,垂直度为1/5000,顶端偏移量20-30mm,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在话说第一天的意外之前,先说说天线桅杆三天提升的总体情况:天气状况不太理想,提升设备也有少许故障。第一天小雨,冒雨提升,期间发生工地突然断电1次、泵站故障1台次、锚具检测器故障2件次;第二天中雨,冒雨提升,期间发生泵站故障1台次、锚具检测器故障2件次;第三天大雨转中雨,上午因风速大于17米/秒,超过了7级风,不提升;下午风速降到10米/秒,相当于5级风,开始提升前发现,因防雨措施不到位,液压千斤顶的缩缸限位开关全因大雨进水而短路(干燥后恢复正常),1个长度传感器损坏。 其实,对于钢结构现场施工来说,这些都是“家常便饭”,自有应对预案和备份配件,因此提升施工的全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然而在第一天提升约15米时,发生了意料之外的情况。 当时发现提升段上升时,与组合段内腔的导轮可能碰擦(导轮用于防止提升段抽出组合段时“卡轨”以及抗倾覆),原因是提升段的水平偏移大了,侧向一边,显然是计算机同步控制没有跟上。于是立即停机,通过“单点调整”修正了提升段的姿态,消除了累积偏差。 我意识到“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回看控制系统记录的各项施工数据后,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那在现场是不可能马上解决的,便启用应对预案,在电脑自动控制的同时施加人脑干预,由总控室许勇在各吊点累积偏差增大时,在控制屏上对电脑输出信号进行微调,将“电脑自动驾驶”改为“人机协同驾驶”,使提升得以继续进行。 与此同时,我将这一意外情况和自己的判断,报告了提升总指挥吴欣之(时任上海建工集团副总工、广州塔项目技术负责人),他问我是否可以通过修改控制软件来解决问题,并决定将偏差控制目标由吊点高差改为吊点负载。 当时,我是该提升的副指挥和计算机组组长,虽然发生问题的原因在硬件而不在软件,但是通过软件来弥补也是可行的,而且控制软件就是我设计编制的。于是便承担了软件修改工作,当天晚上下班后,在宿舍里一直干到凌晨三、四点钟。
组合段空腔里的提升段下部 ▲
查看提升段根部底锚的安装情况 ▲
组合段空腔里的提升段上部 ▲
提升总控室被吊运到主塔顶部平台上 ▲
布置在主塔顶部平台上的提升总控室 ▲
提升总控室的工作情形,左为总控室“正驾驶”王云飞,右为总控室“副驾驶”许勇,控制台上是计算机控制系统分屏显示器和控制板。上部大屏幕是天线提升三维仿真监控器 GZ3D ▲
在叙述第一天问题的症结之前,先科普一下计算机同步控制的基本原理。 用计算机对多个对象进行同步控制,同步的指标可以是它们的行程、速度、高度、负载,等等。计算机不断地通过传感器,检测各个对象的这些指标,了解它们偏差多少;偏差超限时,通过算法,决定如何纠偏,纠偏的幅度是多少;接着通过输出电路,发出相应的电信号给这些对象,改变它们的状况,过快的就放慢,过慢的就加快,从而消除或减少偏差,使它们同步。 如果把计算机比作人的话,传感器就是眼睛,算法就是头脑,输出电路就是手脚。眼睛看清偏差大小,头脑决定纠偏方式,手脚做出相应的纠偏动作。 如果头脑决定的纠偏量是一,但手脚又粗又大,一动就是十倍、二十倍的幅度,那可怎么纠偏? 提升第一天意外情况的原因就在这里。本次提升器采用变频控制,算法根据提升实际工况得出的最小纠偏量是±0.1Hz,可是变频器输出的单位增量却是±2Hz,20倍。也就是说,在这里,纠偏是细活,对应的却是粗手,要么不动,一动就是一大把,粗手怎么干细活? 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面临的却是“只有粗手”的现状。造成这一现状有诸多原因。一、本提升采用泵站变频控制,虽然这并非新技术,但我们是首次应用,缺乏经验,竟用有级变速。我曾多次提出要无级变速,未果,如果当时坚持成功,那就可以精细控制,就是“巧手”而非“粗手”了(有了此次教训,后续工程变频器全都改用无级变速)。二、自1996年东航双机位机库工程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我们对计算机控制钢结构整体安装技术已是驾轻就熟,这次有点大意了,事先没有做带载动态试验,如果做了,就会发觉有级变速是不适用的,2Hz的调节量也太大了。(想当初,有说 5Hz也可以的,真要那样,岂止是粗手!) 现在,不是“箭在弦上”,而是“箭已射出”,提升已经开始了,再要在硬件上将“有级变速”改为“无级变速”,难了,也就是说,面对细活,只有粗手,怎么办? 我突然灵机一动,想到计算机上常用的“分时”方式。如果将一个液压行程的时长分为若干时段,部分时段纠偏,部分时段不纠偏,不就等效于缩小纠偏量了吗?例如,半数时段输出 2Hz,半数时段不输出,那么就整个行程来说,就是 1Hz了。考虑到液压行程的时长会随油缸速度而变化,而长度却是相对不变的,便改用“分程”的方式,将一个行程分为若干小段,再行分配。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立刻在控制软件里增设“液压增益”功能,将液压行程分为4段,可以分别做1段、2段、3段的2Hz纠偏,等效于0.5、1.0、1.5Hz的增益,粗手可以尝试做细活了。 也许有人会说,你胆子真大,现场实施过程中也敢改软件,万一改错了,或者此处改的影响他处,出现“跷跷板”怎么办?这个我是早有准备,在编程时采用了面向对象、模块化等方法,每个局部的变量都与全局隔离,类似船舶隔舱效果,杜绝“跷跷板”,而且每次修改全部完成后,都做全程测试,确保万无一失。 第二天凌晨四点,我合上笔记本电脑,躺下,合眼……七点钟就从床上一跃而起……到了提升现场后,向吴总汇报了软件修改情况,更新了总控站和各分控站PLC(下位机)程序,请许勇在控制台监控器(上位机)的人机界面上做了相应修改,然后进行全套空载测试,确认安全无误后才开始天线桅杆的提升。 在提升中,新增的液压增益功能发挥了作用,计算机同步控制正常运行,第一天发生的控制系统超调、欠调现象很少再出现。但是“四分程”将最小调节量由2Hz等效缩小为0.5Hz,看来还不够,所以提升过程中我们还是盯着监控屏幕不敢松懈,惟恐再出现较大偏差。第二天晚上,我进一步修改软件,将“四分程”改为“八分程”,最小调节量进一步等效缩小为0.25Hz,第三天提升的同步控制效果非常好,全程“自动驾驶”,完全不用人工干预了。 在第二、三天提升时,还根据吴总指示,将吊点高差控制改为吊点负载控制(控制系统设置有多种控制方式,因此这一变动无需改软件,只需在监控屏上改变系统设置就可以了)。由于天线桅杆的结构是左右前后对称的,四组提升器的负载是均等的,再加上雨天条件下负载传感器比长度传感器可靠,因此改用负载控制,同步效果更好。 粗手终于做成了细活。第三天在风速平均12.8m/s、间歇达到16.8m/s的情况下,提升中的天线桅杆仍然保持着很好的垂直度,提升负载偏差<=0.3Mpa,提升高度偏差<=3mm,提升速度也从第一天的3.3米/小时,第二天的4.4米/小时,提高到4.6米/小时。以下三图清晰地反映了这三天提升质量分别是一般、好、很好,现场风速则是相反:小、中、大。 第三天还遵照吴总的要求,在控制软件中增加了“点动提升”功能,用于天线桅杆提升完成后的定位微调。天线桅杆的定位工作非常顺利,桅杆垂直度1/5000,顶端偏移量20-30mm,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注:广州塔天线桅杆提升安装的成功,是项目部全体同事的共同成就,本文只是笔者个人经历的回忆,难免错漏,更不能代表该项目的全部情况,特此说明。
吴欣之总指挥和同事们在总控室观看分析天线提升实况 ▼
天线提升控制系统的监控界面 ▼
天线提升的三维仿真监控器GZ3D,由上海机施公司和威英软件公司合作研发 ▼
天线桅杆提升中的广州塔 ▼
天线桅杆提升完成的广州塔 ▼
天线桅杆提升完成,总控室同事欢呼庆祝 ▼
上海建工集团领导视察总控室 ▼
广州塔天线桅杆安装就位仪式 ▼
广州塔天线桅杆安装成功的庆祝宴会 ▼
广州塔业主方领导和上海建工吴欣之副总工在庆祝宴会上致词 ▼
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