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战术区伤员搬运转移

战术区伤员搬运转移是美军单兵自救互救培训的重要内容。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位是战场(尤其是战术区)伤员能否得到有效救治的关键。如果处于敌人的火力之下且战术情况允许,首先应采用止血带控制致命性大出血,然后迅速转移伤员或自行转移至安全区域,进行进一步救治。

在试图营救伤员前,首先要在制定一个安全可行的转运计划。不要试图在火线区采取更多的救治措施,正确的救治措施可能会变成糟糕的战术行为(Good Medicine can be bad tactics)。记住,开阔地域虽然利于伤员转移,但也处于敌方火力范围或监视之下。

如果伤员能自行移至安全地点并实施自救,冒险营救就完全没有必要。


拖拽伤员可适用于短距离内的伤员转移。

单人拖拽(One Person Drag)。单人拖拽往往采用蹲伏技术,可以让救援人员和伤员保持一个低位或侧位行动,减少火力下的暴露。但由于会消耗较大的体力,只能用于有限距离的伤员转运。

双人拖拽。对于救援人员来说,这是一种更容易的技术,而且移动速度要快得多,但相对于单人蹲伏拖拽,这种高姿行动方法会让救援人员更容易暴露于敌人火力之下。

拖拽法的缺点:

1.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将一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移动到一定距离,因此仅适用于短距离转运。

2.营救人员较易暴露。

3.伏身弯腰转运伤员可能会使救援人员正面的防弹装具不能较好的发挥保护作用,并将更多的躯干暴露在敌方小型武器火力之下。

4.伤员身上没有合适的地方来进行拖拽转运。

战场实例

在火线阶段且没有携带(或运用)武器条件下,一名海军陆战队伤员前去营救另外一名被击中倒地的伤员,试图在交战过程中把他转运至安全地方。

由于没有采取防卫手段,防弹护具朝向伤员,没有起到保护作用且整个人处于高位姿势,身体整个暴露于敌方火力范围下,结果这名营救人员不久后也被敌方枪弹击中。

此时,第三名海军陆战队队员(中间者)赶来,试图营救转运最初那名严重受伤的伤员。

后面赶来的两名队员共同拖拽最初那名伤员。

第二位陆战队员(左边)在与另外一名陆战队员在拖拽伤员时,不幸被敌方子弹击中,但没有伤到要害。

被击中的第二名陆战队员立即倒下掩护。

结果,第三名陆战队员也不幸中弹了,跟要营救的伤员一同倒在了战场上。


经历类似上述血的教训后,美军发明了专门的伤员拖曳装备:

一是拖拽背带(Dragon Harness)。执行作战任务时穿戴于个人的防弹衣下,环绕身体躯干和下肢。两个手柄滚动并存放在伤员的脖子后面,随时准备就绪。一旦伤员受伤倒下,队友可立即展将其开并抓住伤员的移动。

二是拖拽手柄(Dragon Harness)。是一个可以连接到伤员装具上的拖拽带。将扣环连接到士兵的防弹衣上或将其包裹在其下部四肢。

三是突击救援系绳(鼠皮带):其最大特点是,一端通过卡扣连接到伤员身上,另一端固定到救援人员皮带上,从而无需救援人员用手去拖曳伤员,因而可以使用在拖拽过程中手持武器进行防卫。

四是拖运担架:一种可用于帮助伤员运动的装置, 大大减少了地面拖拽伤员的摩擦。

Hawes搬运法。单人徒手搬运,类似肩扛搬运法,伤员靠在救援人员肩背部,救援人员一手从对侧肩部抓住伤员前臂,另一手持枪防卫。

美军士兵在练习Hawes搬运法

Manual 搬运法。双人徒手搬运。两个人互相支撑搬运——两名救援人员分别将伤员的手腕握在各自外侧的肩膀上,稍向前倾托举伤员进行转运。

基于战术情况,也可以选择使用其他单人和双人伤员搬运法。但救援人员在使用前必须充分练习。


下面介绍下使用担架转运伤员。

SKED担架,是美军广泛应用的一款软式担架。具有紧凑、轻便等特点,可用于陆地或水上搬运伤员。

Talon 担架,一种紧凑型折叠担架,其尺寸小,比传统担架更容易装入车辆。

在采用四人担架搬运伤员时,现场的医务人员如医护兵应位于伤员的右肩侧位置,以利于观察评估伤员,如果现场没有医护兵,那这个位置由战斗救生员来代替。

Talon 担架使用方法。

如果伤员有可疑的头部,颈部或背部(胸腰椎)受伤,在伤员被放置在担架上之前,应在担架上放置一块长型脊椎板,以保护脊椎。


简易担架

在有些时候,当伤员需要转运至集伤点,但是没有携带制式担架的时候,可以考虑利用手头可用物品如衣物制作一个简易担架。图为用衣服外套和木棍制成的简易担架

图为用帐篷撑杆和毛毯制成的简易担架。

也可以使用雨衣制作简易担架

关于美军担架的详细介绍,可参阅往期文章军用担架,战场上托载伤员的生命方舟。最后请记住,拖拽搬运伤员不是生拉硬拽,请学会在合适的战术背景下,运用正确的拖拽法救人,保护伤员,同时保护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