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在岁月边上的古宅

来源:衢州晚报 2019-10-18 09:39

郑庆霆

村庄不大,仅300余人口。30年前,它叫石岗村。后来,各家各户将村庄前面的小山包全种上了柑橘,小山包土名叫橘岗山,因此,小村庄被官方命名为橘岗村。

巴掌大的村庄没给人留下多少可驻足的看点,但散落在小村庄里的民居古宅,倒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古宅共有三座,一座挨一座,相依相偎,仿佛风雨春秋、滚滚红尘里厮守相爱的伴侣。古宅通身泛着苍老的气息,如同浑浊眼神的老人,期待着鲜花和笑声。

东侧的古宅,村里人都叫它“五家房”,西侧三间这座古宅则称为“主大屋”。两屋后面还隐藏着一座叫“香火房”的小屋。“五家房”与“主大屋”间,至今还完好地保留着遮风挡雨的亭台。亭台一角,安然地躺着一块平整光滑的大石头,供村人休憩之用。

这弹丸之地并不安静。怀抱婴儿的小媳妇,手捧茶杯的老大爷,还有端着饭碗的老娘们、光着膀子的中年汉子们,都喜欢一窝蜂地在这儿凑闹打趣,谈天说地。这当中,不乏年长的“乡村秀才”,说古道今,道出了古宅的些许故事。

村里长者说,古宅已有100多年历史。屋子的主人叫陈炳荣,是富甲一方的开明乡绅。早年以营地为生,家有田地百顷。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个年代,他与其他地主迥然不同。他为人低调谦逊,待人接物自有大家风范,并乐善好施,常接济贫苦人家,因而深受乡民尊敬。

陈炳荣身材魁梧,体魄健朗,膝下有七子二女。虽为地主,但教子有方,田间劳作率身垂范,必带子女一同下田,拔秧、插秧、割稻打稻等农活样样在行。他雇长工拔秧时,在雇工没动身前,自己趁早挑着畚箕下田拔秧。不到一个时辰,满满一畚箕担的秧苗摆在了田埂上。等雇工到了秧田拔秧时,却不见人影,此时的他已悄然回家,手捧茶杯,悠然品茗了。雇工当然明白事理,岂敢怠慢,出工不出力只怕会丢了饭碗呀!陈炳荣的务实勤劳、精明能干在此可窥见一斑。

作为人丁兴旺、家道殷实的地主之家,陈炳荣心胸宽阔、心怀慈悲。他曾慷慨解囊,铺就橘岗村至后王坂村约1000米长的鹅卵石路,这条路是从前往返柯城区至江山市的唯一途径。他的这一义举,成为那个年代受人尊敬的“网红”人物。

陈炳荣同样也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人。日军铁蹄肆意践踏家乡时,有一次,国民党革命军官兵约100余人行军路过橘岗村。陈炳荣连忙吩咐家人,特地泡制了一大缸茶水,跑到门外招呼官兵在此歇脚,并亲手为每位官兵一一端上茶水,官兵非常感动。事后,陈炳荣说,不管是谁,只要能打日本鬼子,就值得尊敬。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的是一腔家国情怀。

时光易老,岁月无痕,一座小村庄,三座古宅,演绎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古宅似一本泛黄的日历,一页一页地撕去,在岁月的边上,就这样静静地沉睡,静静地躺卧在小山村的村口。古宅越来越老了,故事也越来越老了,却会流传得越来越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