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仿写+绘本+技法+乱挠痒痒的章鱼
本文作者:陆生作
本文原创,版权保留,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出处
《乱挠痒痒的章鱼》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绘本。
读懂了这个绘本,就能掌握它的写作技法,轻巧地进行仿写,写出好玩的故事。
往下读之前,最好能去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过一遍,有助于理解。
【一】特点+情节
对作者来说,构思这个故事的起点,是这句话:一个游得飞快的,能潜入深海的,身体软软的,还能喷墨汁的章鱼。——这是章鱼的4个特点:游得快,潜得深,身体软,能喷墨。
抓住了特点,章鱼就成为这个故事不可替代的主人公。
很显然,这些特点是要巧妙地用在故事中、成为故事发展情节的一个部分。
1.章鱼遇上一个问题,用“游得快”解决了。
2.章鱼遇上一个问题,用“潜得深”解决了。
3.章鱼遇上一个问题,用“身体软”解决了。
4.章鱼遇上一个问题,用“能喷墨”解决了。
1+2+3+4,故事是不是就长起来了。
【二】故事动力
用上特点还不够,——不能为用特点而用特点,必须给章鱼一个展现这些“特点能力”的动力。在绘本中是章鱼把贝壳的珍珠吓跑了。——这就有动力了,是章鱼弄出的麻烦,它得去解决啊,在找珍珠的过程中,它遇上了上面讲到是4个问题,并用自己的特点能力一一解决。
在找珍珠的前后,是章鱼不同的两面,之前是闯祸,之后是发现自己。这中间是章鱼的一个改变,故事的一个转折。
为了表现章鱼的闯祸,乱挠痒痒,它遭到了海星的“住手!”,螃蟹的“走开!”,然后就在贝壳这里惹了祸——在写作上,还是1-2-3的法则,“事不过三”。
【三】趣味+教育+审美
我上面的分析,可以看作是构思这个故事的过程。从主人公的特点入手,一步步倒推,直至整个故事完整呈现。写的时候,顺着写下来,简单。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呢?
故事总有背后的道理。
对儿童来说,首先是故事的趣味。对老师来说,要寓教于乐,要发现故事的教育意义;要透过现象见本质,学以致用,文学艺术的审美(技巧+“意念”)。
仔细思考下面三条内容,结合《乱挠痒痒的章鱼》这个绘本,收获一定大大的。
一、文学艺术,应该包括语言文字本身的运用技巧,和以语言文字为媒介表现出来的“意念”两方面。
二、写作两个问题:1.你想表现什么?2.你将采用怎样的方法和技巧?
三、文学的价值在技巧,而不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