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20-01-15
上以王莽首发大奸,称其忠直;王根因荐莽自代。丙寅,以莽为大司马,时年三十八。莽既拔出同列,继四父而辅政,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诸贤良以为掾、史。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其饰名如此。
【译文】皇上因为王莽首先揭发淳于长的奸恶,称赞他忠心正直;王根因而保荐王莽代替自己。二十六日,任命王莽为大司马,王莽当时三十八岁。王莽既然超出同列受到提拔,继四位伯父叔父,成为首辅大臣,就想让自己的名誉超过前人,于是克制自己的欲望,刻苦修养,自励不倦。聘请四方贤良的人才,作为掾属、长史协助自己处理政事。皇帝的赏赐和封国的收入,全部用来供养名士,他越发简朴节约,母亲病了,公卿大臣都派夫人去探病,王莽的妻子出来迎客,衣裙长不拖地,穿着刚刚蔽膝的布围裙,看见她的人,还以为是下人,询问之下才知道是王莽的夫人,都惊呆了。王莽伪饰作假、巧取虚名竟达到如此地步。寻常人取得一些成就,往往沾沾自喜,开始翘尾巴,生活开始奢侈起来,工作开始霸道起来,私生活开始丰富起来。这是人之常情,就好比项羽说的:“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如果发达起来了还能不尽情享受人间繁华,那奋斗将毫无意义。王莽的成就,超过了他王家的叔叔伯伯,却越来越恭谨,越来越轻财,越来越克己。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王莽的志向远没有实现,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高官厚禄并不是他的追求,他无意于此,他有更高远的志向。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依我看,倒过来看也是成立的,心怀大志者往往是非常淡泊的。因为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并非这种人的追求,这种人对于功名利禄的需求非常低,并不讲究个人享乐,而是一心一意的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国而奋斗不息。一个人开始注重享乐,则说明已经基本志得意满,开始享受成功的果实了。
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其饰名如此。
这篇材料,如果单单看前面的记载,王莽确实是个克己奋斗的人,可史学家却在背后酸溜溜的加上一句:其饰名如此。意思是王莽所有的恭谨节俭都是装的,都是为了设立政治形象而搞的政治表演。我认为,这完全是史官的抹黑,是诛心之论。为什么?因为如果是装的,则需要长期压抑自己的感情,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种暂时对自己欲望的妥协,会非常难受,一旦自己的政治目的达到后,欲望将会爆发出来,空前强烈。纵观王莽的一生,就算是王莽建立新朝,作为皇帝,富有四海,已经没有人能阻止王莽,可王莽仍然没有注重个人享乐,仍然在搞社会改革。如果王莽贪图享乐,在当上皇帝以后,完全可以尽情享乐了,没有必要再装样子。王莽的一生都是奋斗的一生,这样一个前后高度一致,把恭谨节俭贯彻一生,就算当上皇帝也初心不改的人,却成了史家眼里的伪君子。要我说,王莽是真的非常不注重个人享受,他并不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心中有政治,只有达成了自己的理想,才能带来内心的喜悦,个人享乐对于王莽来说真的不值一提。如果不是这样,王莽当上皇帝以后,就该穷凶极欲了。那么,既然王莽如此高洁,史官常称客观,为什么要黑王莽呢?以至于影响后世对于王莽的评价,一个理想主义者却被屈辱的定在历史的耻辱架上,失败以后头颅被涂上漆,被历代政权所收藏。史官黑王莽,因为王莽是历史上篡权上位的,得位不正。比如说后世同样靠篡权的司马宣王父子,一样被史官黑的体无完肤。而同样靠陈桥兵变上位的赵匡胤却没有被黑,这是为什么?因为宋朝对读书人实在是太好了,史官本身就是读书人出身,都是精神宋朝人,怎么会黑赵大、赵二呢?而王莽这种人,在政治上是必须黑的,修史大多在王朝的强盛时期,史书写出来了大都要给皇帝过目,如果在史书上称赞王莽,那就是推崇篡位者,而一个强盛王朝的统治者,出于稳定需要,是绝不会容忍史官推崇篡位者的,这无异于鼓励别人篡自己的位置。所以推崇王莽的史书,是通不过审核的,只有政治正确的日常黑王莽,史书才能通过审核。第二点则是王莽侵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为什么说王莽侵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因为王莽想要土地收归国有,恢复井田制,这意味着什么?西汉末年、新朝初年,由于长期的外戚专权,土地兼并已经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现在王莽却要把土地从兼并方手里收回来,恢复井田制,重新分配土地。这就是跟地主阶级过不去,人家凭本事兼并来的土地,凭什么把收归国有?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等同于让地主阶级把肉从嘴里吐出来,比登天还难。而古代的读书人和地主阶级,是高度重合的两个群体,地主阶级往往是耕读传家,也只有富裕的地主阶级才能够脱产培养读书人,所以史官就是地主阶级,史书就是地主阶级写的。王莽这样一个要地主阶级命的人,岂能不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