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人没好报?其实是做好事的方法不对。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20-08-14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安皇帝 建光元年 公元121年
初,汝南薛包,少有至行,父娶后妻而憎包,分出之。
包日夜号泣,不能去,至被驱扑,不得已,庐于舍外,旦入洒扫。
父怒,又逐之,乃庐于里门,昏晨不废。
积岁馀,父母惭而还之。及父母亡,弟子求分财异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财。
奴婢引其老者,曰:“与我共事久,若不能使也。”
田庐取其荒顿者,曰:“吾少时所治,意所恋也。”
器物取朽败者,曰:“我素所服食,身口所安也。”
弟子数破其产,辄复赈给。帝闻其名,令公车特征,至,拜侍中。
包以死自乞,有诏赐告归,加礼如毛义。
【译文】当初,汝南人薛包,从小有孝行,自从包父娶继妻后,便开始厌恶薛包,让他分出去自立门户。
薛包日夜哭泣,不肯离开,以致遭到毒打,不得已,就在房外另起小屋,每日清晨为包父家洒扫庭院。
后来包父大怒,彻底将他逐出家门,薛包便把小屋改迁到村口牌坊下,每日清晨傍晚回家请安,从未废止。
一年多以后,父母感到很惭愧,就让他回去了。及至父母去世,侄子要求分割财产并搬出去居住。薛包无法阻止,便开始分配财产。
薛包挑出年老的奴婢,说:“他们和我一起共事很久了你使唤不动。”
田地房舍则挑选荒芜废弃的,说:“这是我年轻时的产业,舍不得丢掉。”
家具则选择朽坏的,说:“这些是我平时使用的,用习惯了。”
侄儿屡次破产,薛包总是予以赈济。安帝听到他的名声,便让公交将他单独征召入京,到达后,任命为侍中。
薛包以死请辞,皇帝下诏赐准他辞官回家,享受尊礼如同从前的毛义。
【解析】这篇材料,讲的是薛包因为孝行、善行,最终被朝廷征辟为侍中的事,薛包最终没有应征。
可是现实却不是这样,现实往往是好人没好报,坏人活得滋润。
比如说丛飞,拼命工作,省吃俭用,累得重病缠身,负债不少。然而,一些接受捐助的人在得知恩人身患重病住院时,不仅没有伸出援手,反而质问他为什么不再资助。
又比如说孙俪,资助了贫困大学生向海清4年,定期为他打钱,向海清不仅没有感激他,反而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写了一篇长文,控诉孙俪,认为对于明星来说,这点钱不算什么,应该给他多花钱。引起了轩然大波。
为什么善行却得不到善待?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一、授人以渔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衣食足而知荣辱,一个人但凡落到需要靠别人施舍度日的地步,往往处于极度的贫困,在生死线上挣扎,大多数这样的人,是很难讲什么礼义廉耻的。
由于常年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他们的是非观念,早已经被几两碎银碾压得面目全非,所以中国有句古话,叫救急不救穷,穷困潦倒并非困难,而是疾病,如果不解放思想,改变观念,不是靠施舍可以挽救的。
这样的人,本该被社会淘汰,去救济一个本该被环境淘汰的人,本身就是逆天而行。
这样的人,突然抓到一根救命稻草,往往就以为抱到一条大腿,妄想别人把他带出贫困的泥潭,就像一个溺水者,本能的不愿放手,往往还要把施助者拖下水。
可是别人最多也就推一把,自己不努力,又有谁能带得动呢?教会他们游泳才是最重要的啊。
就好比丛飞救助的那些孩子,很多都有家长,以及孙俪救助的那个大学生,早已能够勤工俭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他们早点自食其力是可以的。但这样长期救助,是非常不合理的。自助者天助,他们自身不努力,谁也救不了,不如早点被社会淘汰,下辈子投胎个富贵人家。
二、羊毛出在猪身上
扶贫救弱,乐善好施,以德报怨,不应该奢求回报,有当然好,没有也是大概率事件。
就好比薛包,出了名的孝顺父母、善待亲属,把家里的优质资产全部分给侄子,侄子给了他什么?什么都没给,不仅没给,还多次破产,要他多次救助。
但羊毛是可以出在猪身上的,就好比薛包,侄子要求和他分家,他把优质资产都给了侄子,自己留下的全是劣质资产,为什么还可以多次救助侄子?
这就说明薛包的资产在不断地增值。为什么薛包手上的劣质资产可以不断增值,而他侄子坐拥优质资产却多次破产?
因为薛包的人设很好,小富靠勤劳,中富靠智谋,大富靠德行。这样厚道的人,虽然在救助弱者上吃了亏,但在生意场上,大家更愿意相信他,更愿意和他做生意,因为觉得安全可靠,所以薛包的资产能够不断地增值,有能力多次救济破产的侄子。
很多人做好事是想着救助者的回报,这个思路是错误的,救助者能够给出足够的回报,这种情况寥寥无几。更多的是考虑羊毛出在猪身上,通过打造自己的可靠性,来增值自身的信用,信用增值了,自然更容易取得成就。
(0)

相关推荐

  • 《红楼梦》中,史湘云为何经常被接来送去的?

    这个题目,实际是两个三个问题:1.湘云为何经常"来"?2.湘云为何经常"去"?3.湘云为何不能久居一地? 先说"来".湘云是贾母娘家的侄孙女 ...

  •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仍然没效果,因为你做笔记的方法不对

    上学期间,我们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一个好成绩,所以老师教的做读书笔记的方式是以记忆为主的. 但参加工作以后再读书,目的就并不是为了记,而是为了应用.读书有没有效果,是以能否引发自己思考,能否把书中的 ...

  • 好人没好报?你以为在做好事,实则不懂职场伦理

    欢迎来到依典文化,今天我们讲一个,从实际效果看是做了好事,却被开除了的故事. 张经理问到了一家便宜的供应商,当时气头上,写信把原来合作的甄老板骂了一顿,还说人家是骗子.当发现那家便宜的供应商,产品根本 ...

  • 好人没好报?你以为在做好事,实则触碰了人性的暗礁

    欢迎来到依典文化,"日月照临伦理得,山川回合栋梁新.教人以意非言语,此事由家更及民".很多时候,我们在人际关系,语言行为上,容易率性而为,全然不考虑说话技巧,无意中触碰了人性的暗礁 ...

  • 论甲乙木为忌,运气差,仁慈是恶?好人没好报吗?!

    乾:乙 戊 壬 丁 酉 寅 申 未 大运丙子 流年庚子 拿到这个命盘结合时运,我当即断了这几条 2017-2018运气好,学习好,擅长数学.身材较胖,性格仁慈,但常被人欺负,平时疯疯癫癫的,一到春天就 ...

  • 好人没好报的真相!看完豁然开朗!

    编者按:有人认为,世间哪来的因果?好人命不长,坏人乐逍遥的事比比皆是.有时候表面上看是做好事没好报,做坏事反而好处多多,可实际上这里面都是有缘由和因果的.一代高僧梦参老和尚,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因果背后 ...

  • 坤甲寅:好人没好报?

    ​网友来信: 本人女,八字:癸酉.乙丑.甲寅.丙寅 (农历93年腊月17日,晚上3点多),从小到大我都生活在一个经济条件不好却温馨的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多年前,父亲就因病失去重劳动能力,家里就靠目不识 ...

  • 好人没好报的事例

    最佳答案 不是好人与坏人的问题,而是实力决定一切罢了.好与坏只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人类都是为了利益而战.你实力够了,你可以做好人,也可以让别人做好人.实力不够,做好人,会感到 ...

  • 他捐300万,去世后被嫌弃死太早:世道变坏,从好人没好报开始

    -01- "说好供他到大学,你怎么死这么早?" 2005年,37岁的丛飞被确诊胃癌晚期. 作为一个歌手,他并不算出名. 但作为一个义工,他掏空家底,用11年的时间资助了183个孩子 ...

  • 好人没好报?此文读后彻底醒悟!建议都看看!

    光绪年间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工作,深得老板信任.端午节前,老板派他去城南一带收欠款,他带上皮袋子就出发了.事情进展的还算顺利,到中午,共收得银元一千八百多块. 贾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