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笑不得是“清明”
哭笑不得是“清明”,
踏青扫墓尽出城。
纸灰却被春酒染,
行人衣上柳痕青。
上面这首《竹枝词》,亦庄亦谐,却很能说明清明节的特点。踏青和扫墓本是一喜一悲,此时却被强行捏合在一起,让人不禁疑惑不已。其实并不是中国人言行不一。它们的产生是有各自的历史原因的。
据说,大禹在北方疏导九河入渤海后转战南方,开辟了五湖水系,彻底驯服了长江。也就是李白诗中说“杀湍堙洪水,九州始桑麻”。人们又回到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中。时值天高日清,万物皆显,“田鼠伏,野雀出”,于是大家定此日为“清明”。
然而清明踏青的实际历史却比大禹的时代还要久远。这与另一个古老的习俗“改火” 有关。在十多万年前的穴居时代,钻燧取火不易,火种还是相当宝贵的“圣物”。一般被保存在山洞的最里面,由长者负责看管。火种一旦熄灭,将是该部落消亡的预兆。这在千年前的中亚拜火信仰中还能见到其余绪。
严冬过后,洞中灰烬过多,必须移火出洞,再行清理。此为“改火”。因无新火可用,所以只能冷餐。逐渐形成了清明寒食特殊的饮食习俗。这在山西、陕西甚至福建等地都有明显的例子,老百姓会准备青团面燕,以备清明。
而山东地区好用凉馍冷鸡蛋作为清明伙食。而这也就不难解释古时封建王朝将“赐火”作为一件大事来对待。“日暮宫中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韩竑的诗句足以打动皇帝,可见唐代清明赐火的隆重。
与之相比,扫墓更是一桩千年谜案。众口皆云是为了纪念屈死绵山的晋国志士介子推。可实际上,在《周礼》中并未规定祭祀的日子。古人祭祖常常是不循时日,任意出行的。全国只有山西一省在唐之前沿袭着清明祭祀的习惯。而其余各地却并未见到明文记录。但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下达明诏“寒食上墓”后,清明扫墓却一下子成了全国性的活动。
究其原因,无非是唐玄宗的私心作祟。他御宇多年,对身边的臣子充满了疑虑。特别不放心的是自己的众多子孙会不会重演祖先的“玄武门之变”。于是一面兴建“十王宅”、“百孙院”,不让自己的儿孙就藩离京,以便监视。一面提倡“孝道”,在花萼楼与亲人上演兄友弟恭的好戏。他将死去千年的介子推重新包装并隆重推出,无非是要儿孙们做忠臣孝子,自己好稳坐龙椅。这种治术在“以孝治天下”的清朝得到无限加强,才最终形成了中国人清明祭扫的文化习俗。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