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失独后

在“计划生育”执行三十年后,“失独问题”终于不可避免地摆在了人们面前。当年的某“计生红旗县”,据说曾长期把人口增长率控制在百分之二以下,如今却不得不负担起2000余名“失独老人”的赡养事宜。县里通过财政统筹,给每个老人争取到据说是全省最高的每月700元补助。但相对于他们心中巨大的情感空洞来说,这区区700元又能弥补什么呢?

在更强调“多子多福”的古代农业社会,那些面临“失独”困境的老人们又有着怎样的“艰辛往事”呢,让我们来尝鼎一脔,稍作了解吧。

中国最早也是最有名的“失独者”非吕后莫属。虽然刘邦的子女甚多,但和吕后只生下了汉惠帝一人。对此,吕后没有什么怨言。因为儿子即使只有一个,但毕竟是根正苗红的嫡子加太子。她可以对丈夫的移情别恋隐忍多年,可以任由戚夫人在后宫中咄咄逼人。直到年纪轻轻的汉惠帝因病早夭,她才发现“独子”其实正是自己最大的“软肋”。

吕 后

在惠帝的丧礼上,吕后“哭而不泣”,举动很是反常。这引起了张良十五岁的儿子张辟强的注意。他连夜拜访宰相陈平,说道:“太后只有先帝这一子,可却临丧无泪。说明她心中对你们这些顾命老臣很不放心。请您赶快重用吕氏亲族,为太后释疑!”陈平没过丧期便推荐吕产、吕禄作为南、北军将领。果然,消除后顾之忧的吕后马上显露出一个“失独母亲”的真性情,泪如泉涌,几乎要哭倒在惠帝的棺椁前。

相对于“失独母亲”的撕心裂肺,“失独父亲”所表现出来的“阔达知命”其实更是种深刻而无言的悲哀。这种“悲哀”仿佛深不见底的“马里亚纳海沟”,令所有窥伺者难测深浅,过目不忘。

西晋初,名臣魏舒便是诸多不幸者之一。此人出身贫寒,但“身长八尺二寸,姿容魁伟”。再加上记忆力超群,曾用“百日之期”,将别人皓首难穷的经书背了个滚瓜烂熟。而且此人办事深沉稳重,总是先做后说。这在崇尚“清谈”的魏晋官场真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珍宝”。难怪晋武帝司马炎下朝时每每目送他离去,且不止一次对群臣赞道:“像魏舒那样的人才配做群臣领袖!”

魏 舒

但他的家庭生活却极其不幸——连娶三房夫人全都先后病死。自己只有一子一孙,也都先魏舒而去。这让他人生的最后三十年全在形影相吊中度过。史书上没有记载他心中的“感情独白”,但从一件小事上我们似乎可以感受一下魏舒心中的“彻骨之寒”。陈留人周震多次被官府“征辟”,每次聘书刚一写好,负责察举的官员就会离奇死去。

一来二去,周震大名在外,人们都半真半假地称他为“杀公缘”(“杀死领导的秘书”),没人敢再举荐。可时任司徒的魏舒却一力承担,向皇帝推举周震。人们问他难道没有顾虑吗?魏舒撩髯一笑,说:“像我这样的人还会怕死吗?”对孑然一身的魏舒来说,“死亡”才是和妻儿团聚、彻底解脱自我的唯一手段,这真让人唏嘘不已呀。

鉴于魏舒“于告老之年,处穷独之苦”。还算是体恤大臣的晋武帝为使其“散愁养气,增滋味品物”,特赐他四马安车、钱物百万、几案手杖、明珠侍从,甚至连魏舒睡觉时用的被褥都由大内尚方全套制作。时人认为魏舒的际遇一时无两,是魏晋百余年间最幸运的“三公”之一。可宋代文学家王楙在《野客丛书》中却用“无聊”二字来概括魏舒的晚年生活,真可以说是魏司徒千年后的“知音”呀!

人们常说“哀莫大于心死”,我却要说“哀莫大于'失独’”。我看,这个说法在中国是没人能反驳的了。

责编 / 西子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