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抗大在浆水故事系列(二)

文/王子兴

1937年7月,抗大供给处处长张济民,以及供给科长陈敬石、会计邹家尤,从山西武乡县下山,找到在山西武乡县饭馆认识的张庆,在河东村张庆家院子里住下了来帮助张庆建立了“德庆祥”贸易货栈。经营起收花生,收核桃,收酸枣的营生。他们建立了榨油坊,枣仁加工作坊,生意逐渐兴盛起来。
1938年,生意越做越大。1939年又养了三、四十口猪,喂了一年长到一百多斤还不让杀。直到1940年抗大来了,才把猪拉走。
1940年11月,抗大正式迁入浆水。河东村张庆的“德庆祥”贸易货栈,正式改名为“抗大供给处”。当地群众才知道张济民他们是八路军抗大干部。抗大学员2551名,加上学校教师共3000多人,分散住在浆水一带周边四十多个村庄,几乎各村家家都住着抗大学员。老百姓知道是自己的亲人,都腾出最好的房子让抗大学员住。但是老百姓条件也差,抗大学员只能几个人挤在一个土炕上。
住在河东张庆家的供给处可忙坏了。他们把1937年建立货栈以来,经营的收入,都买了粮食。粮食在本地买不到,他们就到山西买。张庆仍然是货栈的经纪人,他组织河东村可靠人员,到山西昔阳财主家里买玉米,雇牲口拉回来,到山西左权(当时叫辽县)买核桃,回来加工打油,到几十里地外收酸枣加工枣仁卖钱。
这时候出现一个问题,粮食仍然供应不及。3000多人,每天要消耗大量粮食,光靠供给处有很大困难。首先是资金周转没有那么快,再说,老百姓粮食也不是太丰裕。养一个部队(学校)3000多人仍然很吃力。抗大学员也只能“糠菜半年粮”,吃野菜,吃糠炒面拌柿子等等充饥,有时候仍然还会饿肚子。
抗大领导何长工(教育长)、张际春(政治部主任)、滕代远(副校长)、罗瑞卿(副校长)等同志按照党中央毛主席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方针,开始了上山开荒的活动。一时间,抗大学员在各地寻找荒山坡,与当地村庄达成协议,开始了大规模刨地开荒运动。
1941年春天,邢台县委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积极配合抗大工作,研究帮助抗大开荒问题。县长李庆伟派一个县政府干部叫李东方的来到安庄村,找到安庄村党支部书记郑有军商量开发虎天垴一事。郑有军当即表示同意,于是,李东方和郑有军一同找到村长刘永成,刘永成也表示同意。随后,何长工、罗瑞卿、滕代远、张际春四人跟随郑有军、刘永成一同上到安庄村虎天脑。举目四望,黄草连天,葳蕤茂盛。再看脚下,全是红粘土。草这么肥,肯定适合种植庄稼。
随后几天,何长工四次上山,把山上转了个遍。最后终于敲定,开发“虎天垴”。几千名抗大学员找来镢头、铁钎,一个月时间,开垦出几十亩梯田。所谓梯田,就是把荒草地打开,把地里翻出的石头垒成堾,平整出阶梯型土地。看到安庄村后虎天垴一条条梯田,校领导十分高兴。
地有了,都是旱地,肯定浇不上水,只能种旱季作物。何长工找到安庄村支书郑有军,探讨种什么合适。郑有军说:“旱地,种谷子最合适。谷子最耐旱,只要破开苗,锄了草,不用上粪也能生长。”“俗话说'锄地如上粪’,多锄几次就有了。”
何长工又说:“种子怎么办?”错过了种植谷子的时节,不知道村民还有没有谷种?郑有军和村长刘永成就分头去农户家里找剩下的谷种。转遍了整个村子,各家只留存了斤斤把把的谷种,但群众都捐献出来了。总共找来没几斤,还是两样谷种。谷种名称现在许多人不知道,一样叫“瓦翁里”,一样叫“牛毛黄”。瓦翁里是高产谷子,牛毛黄是好吃谷子。
种子显然不够,再到别的村找吧,因为已经过了种植时节,他们也没有找来多少谷种。为了节约种子,郑有军就按照村民常用的办法,从河滩筛来细沙,与谷种掺在一起,拌匀。从村里找来种地能手帮忙。
第一天找好谷种,当天夜里就下了一场雨。郑有军高兴坏了,起了个大清早,跑到前南峪找到何长工,说“今天赶墒种地吧,正好下了雨,老天这是有意照顾咱们。”何长工也十分高兴,吩咐人员去种地。抗大学员没有当地的种地经验,郑有军便安派村里几个种地把式,拉犁、扶犁、撒谷种。一会儿,抗大学员也学会了,就按照村民手法,开始种地。由于谷种里掺了沙,种起来一粒谷子也没有浪费,长出来的苗稀稀拉拉,不用破苗(间苗)。
谷子种完了,还有很多空地。何长工带领学员种上了“蔓菁”、“红萝卜”、“白萝卜”、“北瓜”、“大葱”等等。当年,虎天垴上谷子果然又粗又壮,丰收在望,抗大学员们都感谢安庄村群众的大力支持。他们把谷子收回后,谷秸秆(老百姓叫它干草)铺了炕,而碾下来小米后的谷糠磨成面,用柿子拌着吃炒面,一点扔头也没有。而且有了蔬菜,蔓菁条,蔓菁块,红萝卜块,白萝卜条,成了抗大学员调剂生活的佳肴美食。秋后,抗大学员继续开发荒山,到第二年,开发出几百亩梯田。
滕代远说“不知道有多少亩啊?”,何长工说:“估计至少一百五、六十亩吧。”因为无法丈量,只是估计。其实,有三百亩以上。
为了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战略方针,执行中央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指示,不给人民群众增加负担,抗大学员不仅在虎天垴开了荒,还在其他学员住的村庄周围开垦了荒地。首先是在边缘地带,不影响村民生产的地方,比如高山上,荒山野岭的地方。马庄沟村马头崖山顶上开了30亩(此处全部种成了马铃薯),安子垴山顶上几十亩,桃树坪山上几十亩,山西岭头次序沟村山上开出一百多亩。各处开荒种地,弥补了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减轻了供给处的工作压力。
抗大在浆水办学共二年零两个月,为全国各地抗战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在1943年1月撤回延安办学。建国后,安庄村后虎天垴上几百亩地成为“浆水中学”农场,供学生劳动学农,一方面学到了劳动知识,另一方面增强了体质,得到了锻炼。一直到七十年代末,这些开垦的土地又归于安庄村,现在都栽上了板栗树。
但是,抗大在浆水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艰苦奋斗精神永远留在了浆水人民心里。

【作者简介】 王子兴,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寨沟村人。七七届邢师毕业,后在河北教育学院脱产学习二年,大专学历。参加工作后,在浆水中学工作六年,后在冀家村乡工作三十多年,副科级公务员,现已经退休。爱好读书,喜欢写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