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就地过年”的“行走之旅”
中国网的一位资深编辑今天在朋友圈发了信息:史上最“冷清”春运开场!往年是人山人海一票难求,今年直接成了专列!疫情之下,最惨春运来了!
受全国疫情影响,为了降低新冠病毒的传染,在国家“非必要不回家”返乡过春节的倡导下,许多在外打工工作的游子舍小家为大家,为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防疫大局,应该值得我们点赞!
根据报道,1月28日,春运第一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00万人次,同比下降66%,铁路部门计划安排开行旅客列车6595列,比2020年春运首日减少3307列,下降33.4%,人数的下降直接导致了各大火车站变得冷清,当然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与大家共勉!
今天的《文学报》公众号发表文章说:“年越来越近了。中国人的年更重精神,更重情趣,是俗有俗,雅有雅。俗和雅加起来,才是真正的生活。”
那么,怎样让春节过得“文雅”呢?尤其是怎样让本来回家乡过年的年轻白领现在大都市“就地过年”少一些“独在异乡为异客”的
感受呢?
从安徽来上海已有10年的朋友发来一则“就地过年”的想法,读来十分感人:
2021,我想为上海做点什么
策划上海人文健康徒步之旅这场公益活动,是我内心里一直想做的事。然而让我迫切想在春节期间把这个想法变成实际行动的导火索,是这阻挡了我们回家的脚步的疫情。
与朋友、客户的聊天中,几乎都在说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了。大家的语气中有着深深的无奈和遗憾。
对家乡的依念,除了有最爱的亲人,也还因为那里有我们熟悉的味道,有我们跟记忆的链接。想想我自己,到上海10年,依然很难很好的与这座快节奏的城市产生很好的链接,缺少了一种归属感,她变成了像是一种过渡,过渡春节到春节的时光。
一直生活的城市,为何一直是漂泊的感觉,仅仅因为房子是租来的吗?人们内心的归属感究竟来源于哪里?我想更多的是因为没有让自己的心和这里产生链接!走过的弄堂,很别致,路过的建筑,很宏伟,但我们不知道她们的故事,不了解她们的历史,所以勾不起我们的记忆;再次路过时,形同陌路,激不起内心一点涟漪。
相信来上海打拼的人们,平日里,总是行色匆匆。不能回家过年,感性里有很多不能与家人团聚的遗憾,理性中也意味着难得有几天我们慢下来了,有更多空余的时间来看看我们一直奋战的这座城市。
我来上海10年了,我对上海了解多少?我对上海的历史了解多少?我对上海的文化了解多少?我真的很惭愧自己知之甚少。
我向往着魔都的繁荣,感受着魔都的包容,也希望去了解魔都她的文化,她的底蕴,热爱,需要深深了解。
人文、历史一直是被记录在书上,书上读来终觉浅。而人文、历史更是在我们身边,在我们脚下,我希望能在徒步当中,边走边去感受我们生活的城市,更真实与她产生链接,深深欢喜,让心灵栖息。
读书有与他人智慧,与自己内在的链接;健康徒步,邀志同道合朋友,与城市建筑,与人文自然的链接,发现身边的美好,爱上上海,感受当下。
晚上,在虹口德必运动园区的“行+旅行”的咖啡馆,与几位资深的旅行社朋友谈及此事,他们都十分认可和称赞春节期间开启“行走之旅”的创意与情怀。
有本市主流媒体编辑说:现在上海徒步太多了,据说有400个组织。他们今天的直播正好在做“聊聊上海的石库门”。
我们及几位资深旅游社老总朋友认为:上述想策划组织春节期间人文行走之旅活动的构想,与往常相比有不同的鲜明特点:
组织参与的对象聚焦于“就地过年”的非本市户籍的外地中青年白领,他们平常在上海忙于事业,步履匆匆,这次可“慢”下来细细体验和欣赏自己的心灵和这座城市的人文共鸣;
组织行走之旅的目光关注主要不仅局限于风景,而是更关注行走沿途的人文故事,包括沿途的咖啡馆、书店、文创园区、社区、街区等,可以发现他们平常疏忽或不易观察的事物等;
组织行走之旅的任务不仅是走马观花,放松心情,而是将行走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更是通过行走来充分表达生活创业在这座城市十多年来的社会责任:2021年,我想为上海做点什么?
有资深文创专家评价这样的行走之旅设想:行走生活,知觉自我;发现美好,呈现爱心。跟着心发现美。
对于这样的有着对上海“魔都”深厚感情,迫切想融入大上海的“就地过年”文创,社会机构可以结合自己人文资源予以积极支持和多方合作。如:
黄浦江的浦东滨江经典沿线,包括沿途的美术馆和滨江驿站等;
苏州河外滩源到成都路九子公园沿岸人文,包括对岸的四明仓库等;
从田子坊到建业里的石库门、老洋房街区的沿线,包括最早的八号桥文创园区等。
这种路线设计根据疫情的减缓,还可延伸到美丽乡村,或者长三角等区域------。
这样的能反映上海“世界会客厅”及体现“江河文化”的精品路线还有很多很多。
然后,通过这样的人文之旅行走,发挥自媒体文字、视频号、抖音等,多形式、全方位来表达行走者独特的内心感受以及沿途的人文传播,让生活在这座城市广大市民更增强对城市的热爱。“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仅体现在城市更新上,更体现在市民们的主动积极参与,能与城市共享新时代美好的未来。
行文至此,有刚才一起讨论的朋友发来一则感受:
2021,感谢有你留在上海
往年,每到春节前夕,上海总会在突然间冷清了许多。那时,我才豁然察觉许多为之打拼了一年的陌生人又暂时性离开了他们的“第二故乡”。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匆匆忙忙离去的你们,尚来不及听到一句发自肺腑的诚挚道谢。
上海的节奏太快了!
毕竟,这颗东方之珠吸引了无数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于全世界各行各业的精英们为之奋斗。
上海的竞争太激烈了!
故而,它被冠以了“魔都”的称号。
可正是因为这超快的节奏,这激烈的竞争,还有你们这些充满了梦想的“新上海人”,上海才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并且,变得越来越美!
上海的美属于每一个人!
2021,当疫情打乱了我们的节奏,何不去慢慢的品味、慢慢的发现这座城市的独特之美呢?
同一片星空下,徒步穿梭在别致的弄堂里,听一听里弄故事,聊一聊石库门文化。或许,它的历史还会勾起你记忆深处最温馨的画面。
倘若有缘,兴许你我会在不同的街角仰视着同一幢雄伟的建筑。换个心情,彼此或都会为它的繁荣而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2021,感谢有你留在上海!
因为,我知道,你的留下正表达了对这座城市深深的热爱!
你们的留下,让上海这座城市一如既往的充满了生机!
2021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