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39.神阙(任脉)

别名

脐中、气舍、脐孔、气合、维会、命蒂。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素问·气穴论》,原称“脐中”,《外台秘要》始名“神阙”。

脏俞五十穴,腑俞七十二穴,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中膂两傍各五,凡十穴。大杼上两傍各一,凡二穴。目瞳子浮白二穴。两髀厌分中二穴,犊鼻二穴,耳中多所闻二穴,眉本二穴,完骨二穴,项中央一穴,枕骨二穴,上关二穴,大迎二穴,下关二穴,天柱二穴,巨虚上下廉四穴,曲牙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解二穴,关元一穴,委阳二穴,肩贞二穴,喑门一穴,脐一穴,胸俞十二穴,背俞二穴,膺俞十二穴,分肉二穴,踝上横二穴,阴阳跷四穴,水俞在诸分,热俞在气穴,寒热俞在两骸厌中二穴,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

定位

在腹中部,脐中央。

释义

神,人之元神与脐神。脐神亦指人身之元神。

阙,宫阙,门观;又同缺,空的意思。

神阙,元神出入之处与所居之宫阙;脐为腹之缺,故神阙有如元神出入之缺口。

人身以神志为最贵,本穴为心肾(心藏神、肾藏志)交通之门户,故称神阙。

穴当脐孔,脐为先天之结蒂,是处胎生之时,连系脐带,以供胎儿之营养,故又名为命蒂。

《道藏》谓:“脐为后天之气舍。”故又名本穴为“气舍”。因足阳明经更有气舍,故本穴只称神阙而不称气舍。

经典论述

《针灸甲乙经》

脐中:神阙穴也,一名气舍,灸三壮,禁不可刺,刺之令人恶疡溃矢出者,死不治。

水肿大脐平,灸脐中,腹无理不治。

肠中常鸣,时上冲心,灸脐中。

绝子,灸脐中,令有子。

《针灸大成》

神阙一名气舍  当脐中。《素注》禁针,针之使人脐中恶疡溃,屎出者死,灸三壮。《铜人》灸百壮。主中风不省人事,腹中虚冷,伤败脏腑,泄利不止,水肿鼓胀,肠鸣状如流水声,腹痛绕脐,小儿奶利不绝,脱肛,风痫,角弓反张。

徐平仲中风不苏,桃源簿为灸脐中百壮始苏;不起,再灸百壮。

神阙  主百病及老人、虚人泄泻如神。又治水肿鼓胀,肠鸣卒死,产后腹胀,小便不通,小儿脱肛。

神阙  当脐中。禁针,针令人脐中疡溃,屎出者死。灸百壮。

阴症伤寒:灸神阙二三百壮

泻痢:神阙

神阙、风池、百会、曲池、翳风、风市、环跳、肩髃。皆可灸之以疏风,针之以导气。

功效主治

回阳救逆、开窍复苏、利水固脱之功。

主治:水肿,肠鸣泄利,绕脐痛,脱肛,痫证,腹痛,肠鸣,中风脱证,小便不通,不孕不育等。

临床应用

本穴居全腹正中,为阳居阴位,故喜熨灸而忌针刺。《甲乙经》卷三谓:“脐中,禁不可刺。”

首先,灸,是绝对可以的。

关于针刺,古代医家多主张神阙禁刺。但是随着中医药事业创新及发展,大部分医家认为脐针不仅可以提高免疫力,而且抗氧化、抗衰老。近几年流行的太极六合针法,也与脐针有很大联系。

其他方法:中药贴敷也是可以的。

拔罐:很多医家使用神阙拔罐,来治疗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

现代研究

隔盐灸神阙,可提高正常小鼠脾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水平,针灸神阙穴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预告

水分

(0)

相关推荐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00)——天枢穴

    天枢这个穴道很好找,就在肚脐的旁边,旁开两寸就是天枢穴,左右各一穴,共两个穴位.天枢穴是大肠的募穴,什么是募穴? 募穴就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三二)

    现在来介绍最大的一个穴,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穴,神阙穴.<针灸大成>上很多的治症,不需要记住,读过就好,看着都很像,很不好记,主要就是提出一个重要的观念. 神阙穴很好找,找不到神阙穴就不用 ...

  • 建议收藏:针灸百症赋注解汇总(下)

    无论您远走何方 针灸百症赋注解<聚英> 承淡安注解 郭海涛再注 04 精神症状 梦魇不安,厉兑相谐于隐白. 承氏: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厉兑.隐白殆泄胃经之热,以安其胃也. 海涛:梦魇不安 ...

  • 神阙(CV8)

    穴位分寸歌神阙位于脐眼中,回阳救脱治中风:肠鸣腹痛脱肛泻,水肿风癫淋痢同.[中文名称]神阙 [中文拼音]Shénquè[外文缩写]CV8[穴名出处]<针灸甲乙经>[别      名]脐.脐 ...

  • 百会(GV20)

    穴位分寸歌[中文名称]百会 [中文拼音]Baihuì[外文缩写]GV20[穴名出处]<针灸甲乙经>[别        名]巅上.三阳五会.三阳.五会.顶上.泥丸宫.天满.维会.[穴名解释] ...

  • 无影针灸:行针灸要诀歌

    行灸之要在守神      目无外视不分心        持针似锥势如焰       心无内幕待贵人 疗疾先定上与下      次定穴位高低分        头上有疾足之取       左之有病而右医 ...

  • 「针灸」31.会阴(任脉)

    别名 屏翳.平翳.金门.海底.下极.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素问·气府论>. 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八穴:喉中央二,膺中骨陷中各一,鸠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以下至横骨六寸半一,腹脉法也.下阴别 ...

  • 「针灸」33.中极(任脉)

    今天的篇幅有点小长,但是知识点多,大家好好消化,尤其加粗加红的字,是重点. 别名 气原.玉泉.气鱼.膀胱募.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素问·骨空论>.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 ...

  • 「针灸」38.阴交(任脉)

    别名 少关.横户.少因.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难经·三十一难>. 三十一难曰:三焦者,何禀.何生?何始.何终?其治常在何许?可晓以不?然: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 ...

  • 「针灸」43.中脘(任脉)

    别名 上纪.胃脘.大仓.太仓.胃管.中管.胃募.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根结>. 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胸剑联合到肚脐是8寸,取两点连线 ...

  • 「针灸」48.膻中(任脉)

    别名 元儿.亶中.胸堂.上气海.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根结>. 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 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需要注意: 妇女取穴, ...

  • 「针灸」50.紫宫(任脉)

    别名 无.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 紫宫:在华盖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任脉气所发.仰头取之.刺入三分,灸五壮. 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2肋间. 释义 紫,尊贵的颜色. 宫 ...

  • 「针灸」30.任脉

    循行 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kē,下巴)部: 1.起于中极之下 2.以上毛际 3.循腹里,上关元 4.至咽喉 5.上颐 6.循面 7.入目 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上行于阴毛部,向前沿腹正中线上行 ...

  • 「针灸」2.长强

    昨天,我们学习了督脉,它循行于后正中线上,为诸阳之会,可调节六阳经的经气. 这条经脉共28穴,今天学习这条经脉的第一个穴位--长强 穴名释义 长:与短对言,长大,旺盛. 强:强盛. 督脉为诸阳之会,自 ...

  • 「针灸」4.腰阳关

    今天进入针灸学习的第四天. 有网友私信我,问我有没有推荐的针灸学习教材,这里推荐一下邱茂良老师主编的五版教材<针灸学>,大家可以从各网站买,淘宝网.当当网等等,这些地方都有卖. 现在进入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