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已经埋伏数小时,陈赓报告敌骑兵向我包抄,徐向前如何处置?
《孙子兵法》强调“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要求作为指挥员必须有勇有谋,在关键时刻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是作战取得胜利的根本所在。我军的徐向前元帅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指挥员。
1938年3月31日的华北平原还是寒气袭人,在河北省涉县西南响堂铺的一间民房里,忽然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原来这间房子是129师前方指挥所,电话是386旅陈赓旅长打来的。他向徐向前副师长报告最新情况:
“772团报告,东阳关之敌200余人进至马家峪,长宁东南高地有敌骑兵,向我侧后运动。”
陈赓请示徐向前:是不是把主力撤回到庙上村、鸭儿山去截击敌人?
其时全面抗战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年头。八路军129师在刘伯承师长的带领下在神头岭打了一个伏击战,紧接着刘伯承决定在响堂铺再打一个伏击战。而响堂铺的地形比神头岭更理想,公路几乎就是一条小河的河滩,碎石满地,汽车不便行驶。路南是高山,多悬崖峭壁,不易攀登。路北为起伏高地,多谷口,利于隐蔽和出击。在这里伏击,兵力好展开,进退两便。
1938年3月21日,刘伯承到沁县小东岭八路军总部开会,接着参加东路军将领会议。因此他决定这场伏击战由副师长徐向前指挥。1938年3月30日夜,徐向前率师主力3个团在响堂铺周围设好了伏击圈,部队已经在寒冷的阵地上埋伏了八九个小时,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只等敌人钻进我军的口袋。
陈赓忽然打来的电话使徐向前处于艰难的选择中。如果情报有误、敌人没有发现我军企图的话,撤退就将浪费一次难得的作战机会;如果真是敌人发现我军企图、我军不撤退的话,将会使我军陷入不利的境地。徐向前曾是红四方面军战神级的人物,打过很多大仗恶仗,面对陈赓的报告,他没有慌乱,并冷静下来认真的分析:
如果是敌人发现了我设伏行动而将计就计,包抄后路,那是很危险的,这就必须马上撤出伏击阵地,放弃这次战斗另作他图;如果不是这样,敌人的行动是另有目的,或者只是一种巧合,而我军已埋伏数小时,如果急于撤出伏击阵地,就要失去一次有利的战机,失掉一次胜利的机会。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徐向前又俯下身去,认真研究着地图,并思索情报可能泄露的环节,但他肯定没有哪一个环节出错。最后他果断地得出结论:
此情报不可靠。如果敌人真的发现了我军在此地组织伏击行动,决不会只派这么一点兵力前来“打草惊蛇”或“自投罗网”,肯定会以大部队来围攻,所以,敌人很可能是另有他图,他拿起电话指示陈赓:
“没有我的命令,原计划不得变更,部队不能动,要严密埋伏,不得暴露,情况先不要向下传。”
下达了命令后,徐向前又严肃地对参谋人员讲:
你们应该注意,在敌情没有完全搞清楚之前,不要向邓政委报告。我们在前面,不要向邓政委报告不明白、不确实的情况,给邓政委出难题。然后,徐向前派出侦察人员到东阳关和苏家峧方向去探听虚实,并反复叮嘱他们,一定要把情况搞确实,快去快回。大约两个小时后,侦察参谋返回指挥部,把情况真正搞清楚了。原来所看到的“敌骑兵”实际上是几头驮着重物的驴子,由老百姓赶着向北去了。
接到报告后,徐向前松了一口气,并命令部队按照原计划组织作战行动。最后响堂铺战役进展顺利,重创了日军,我军共毙伤日军森木少佐以下400余人,180多辆汽车东倒西歪,满目狼藉,全部被摧毁,日军第14师团山田辎重队两个汽车中队遭到毁灭性打击。
战后,129师在战斗总结中指出:“特别是在后路上的苏家峧,风传有敌人到来,我们老练的高级指挥员能沉着判断其不确实,而未放弃这次胜利的战斗。”